APP下载

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否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

2024-11-06王凯赵燕甘畅刘美伦谭佳欣

华东经济管理 2024年11期

[摘 要: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是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溢出效应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直接效应、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东部地区以及省会城市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强;从影响机制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溢出边界效应。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城市包容性增长;双重差分;空间溢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24)11-0030-11 ]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y Foster Inclusive Urban Growth?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WANG Kai1, ZHAO Yan1, GAN Chang2, LIU Meilun1, TAN Jiaxin1

(1. College of Tourism,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48, China)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y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represents a pivotal strategy for promoting inclusive urban growth. Utilizing panel data from 279 Chinese cities spanning the period from 2008 to 2021 and employ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a mediation effect model, and a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model,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direct effects, impact mechanisms, and spatial impact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tegration policy on inclusive urban growth.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ignificantly promotes inclusive urban growth. This conclusion remains robust following a series of stability tests. Heterogeneity tests reveal that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y exerts a stronger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astern regions and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Regarding the impact mechanisms at play,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y fosters inclusive urban growth by enhan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advancing and rational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s. Further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y has a positiv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n inclusive urban growth, with evident spillover boundary effects.

Key words: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y; inclusive urban growth;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spatial spillover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包容性增长作为追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新型经济增长理念,以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为核心要义[1],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方针[2]。自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江经济带成为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的主战场[3],因此系统探究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那么,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否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影响机制如何?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厘清上述问题对加快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助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由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首次提出[2],随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学者们主要从经济增长[4]、收入分配[5]、成果共享[6]等不同角度剖析包容性增长的内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将关注点聚焦于包容性增长的度量方法。有学者运用单一模糊综合评价法[7]、广义Bonferroni曲线[8]等方法衡量包容性增长,亦有学者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机会公平三个维度构建包容性增长评价指标体系[9-11]。此外,学者们还对包容性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表明金融发展[12-15]、基础设施投资[16]、旅游发展[17]等因素均能对包容性增长产生影响。由于经济可持续增长需要国家政策引导以跨越高质量发展门槛,故政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有学者认为金融改革政策可以促进包容性增长[2],亦有学者认为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增进民生福祉[18]。但总体而言,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仍然相对匮乏。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单因素影响,鲜有文献从政策评估视角探析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传导路径。同时,鲜有学者将区域一体化政策与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效应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尤其缺乏对区域一体化政策空间边界效应的探究。鉴于此,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溢出效应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直接效应、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①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机会公平三个维度构建城市包容性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梳理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拓宽城市包容性增长的认知视域;探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政策效应,丰富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学术成果,并为经济学领域的政策研究提供崭新视角。②深入挖掘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传导路径,揭示区域一体化政策作用于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内在机制;从空间溢出边界切入,探究区域一体化政策空间溢出效应的最优距离阈值,拓展区域一体化政策空间效应的研究广度和深度。③基于城市区位和城市行政级别的视角,科学评估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异质性效应,为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提供丰富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二、政策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政策背景

长江经济带覆盖沪、苏、浙、皖、赣、鄂、湘、渝、川、云、贵11个省市,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这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在2014年正式开始施行[19-21]。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见,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于推动区域协同融通、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

(二)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城市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旨在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均等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性、普惠性与共享性[9]。参考已有研究[11,22],本文将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概括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机会公平三个方面。经济增长是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基础,其为城市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促使社会成员从经济发展中获益[23];收入差距是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重点,是经济增长的成果在个体分配中的最终结果[24];机会公平是城市包容性增长的核心,促使社会成员在就业、教育、医疗等非收入领域获得公平享有成果的机会[25]。

(三)研究假设

1. 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直接作用

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够弱化城市间的行政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使区域间形成功能互补、协同融通的网络化体系[19]。具体来说,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增长效应。区域一体化政策主要通过产生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整合零碎分割的单一市场,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要素的流通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26];另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政策弱化了城市间的边界效应,增加了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企业只有快速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获得更多超额利润。由竞争效应带来的优胜劣汰可以促进要素资源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部门,改善资源错配问题,释放经济增长潜能[27],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

(2)收入差距效应。根据区域经济理论,要素流动是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渠道[28]。区域一体化主要通过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相对变化实现生产要素再配置。当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时,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29]。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打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畅通生产要素流动通道,使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辐射与扩散、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大幅提升,从而缩小收入差距[30],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

(3)机会公平效应。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居民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异地结算机制的衔接,深化就业、教育、社保等多方面的跨区域合作,保障低收入群体同等享受基础性公共服务,彰显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协同性与共享性[29]。综上,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保证机会公平,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够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

2. 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间接作用

(1)技术创新效应。现有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可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31]。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本质在于通过弱化贸易和行政边界,强化空间关联和城际产业[32],促进创新要素在城市间的自由流动,改善要素扭曲和资源错配。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政策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通过节约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创新要素组合、开发新资源等方式产生成本效应,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沟通成本和学习成本[33],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34]。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增加产品多样性、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形成品质效应[33],推动产品生命周期更迭,扩大市场份额以增加均衡产量。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生产社会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得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同时,创新活动为劳动力市场释放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充分就业,有助于促进共享经济增长[35]。共享经济在民生领域快速发展,实现了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共享,助推城市包容性增长水平大幅提升[34]。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

(2)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结构升级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更迭来实现的,是产业结构从低到高的动态演进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产业素质和协调产业联系[36]。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提供公共基础设施降低入驻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企业经营向成本更低、市场潜力更大的城市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量”;另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促使负外部效应内部化,促进产业链延伸,通过价格信号致使生产要素流向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质”[37]。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基本要素和发展空间。同时,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联动效应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38]。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过程中,伴随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其带来的“结构红利”为城市经济发展培育了新增长点[22,32]。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对不同经济领域的生产部门采取优胜劣汰,催生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行业,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39]。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和假设4。

H3: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

H4: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

3.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一体化政策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城市包容性增长,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城市包容性增长[40]。区域一体化政策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可以打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通过扩散效应推动技术、知识等要素向周边城市溢出,为周边城市带来丰富的知识积累、优质的生产要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充分释放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41]。然而,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提出的距离衰退原理,客体影响力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可能存在距离衰减规律。知识、技术的真实性与创新性在溢出的过程中,由于距离的增大导致信息扭曲与冗余,出现损耗性传递,获得的时间也会因为距离增大造成滞后与延迟[42]。此外,区域一体化政策虽能弱化行政边界效应,但在“地方保护主义”和“要素流动障碍”的约束下,难以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导致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受到行政边界效应的约束,呈现空间衰减特征[43]。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5和假设6。

H5: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H6: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最优距离阈值,超过临界点后呈现距离衰减态势。

综上,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1.双重差分模型

双重差分模型(DID模型)用于计算实验组与控制组在政策干预下增量的差距,是评估政策的最佳方法[44]。本文将区域一体化政策近似看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将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作为实验组,其余172个城市作为控制组,运用DID模型探索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净效应。模型设定如下:

[incluit=α0+α1didit+α2Xit+μi+λt+εit] (1)

其中:i代表城市;t代表年份;incluit为城市包容性增长;didit表示区域一体化政策的虚拟变量,若i城市在t年属于政策覆盖地区,则didit=1,若i城市在t年不属于政策覆盖地区,则didit=0;Xit为控制变量;μi为个体固定效应;λt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α0为常数项;α1为区域一体化政策的估计系数;α2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

2. 中介效应模型

为进一步探究区域一体化政策驱动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本文参考江艇(2022)[45]的做法,根据江艇提出的关于机制变量识别建议,采用“两步法”验证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当中介变量在理论上与被解释变量具有因果关系时,可以构建如下模型以验证中介效应的存在:

[incluit=α0+α1didit+α2Xit+μi+λt+εit] (2)

[Mit=β0+β1didit+β2Xit+κi+θt+νit] (3)

其中:Mit为中介变量,即技术创新水平(tech)、产业结构高级化(tsu)和产业结构合理化(tsr);β0为常数项;β1为区域一体化政策的估计系数;β2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κi为个体固定效应;θt为时间固定效应;νit为随机扰动项;式(2)与式(1)保持一致,为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式(3)为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中介变量的影响。

3. 空间溢出效应模型

区域一体化政策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可能会对周边城市的包容性增长产生影响,故参考周文义和陶一桃(2023)[46]的研究,运用空间溢出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效应。模型设定如下:

[incluit=γ0+γ1didit+γ2Xit+ρ∑ni=1Wdidit+ρ1∑ni=1Wincluit+ρ2∑ni=1WXit+ηi+τt+ωit] (4)

其中:W为地理距离空间矩阵;Wdidit为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空间滞后项;Wincluit为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滞后项;WXit为控制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γ0为常数项;γ1为区域一体化政策的估计系数;γ2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ρ为核心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ρ1为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滞后系数;ρ2为控制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n为城市总数;ηi为个体固定效应;τt为时间固定效应;ωit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城市包容性增长(inclu)

基于上述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9-11,22-25],本文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机会公平三个维度构建城市包容性增长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先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然后利用改进的熵值法客观确定各指标权重,再通过线性加权法测算城市包容性增长综合指数[47]。具体见表1所列。

2. 核心解释变量:区域一体化政策(did)

区域一体化政策虚拟变量是由城市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交互生成的。参考王凯等(2023)[19]、张治栋和胡爱燕(2022)[20]的研究,本文将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起始时间。

3. 中介变量

本文中介变量包括技术创新水平(tech)、产业结构高级化(tsu)和产业结构合理化(tsr)。技术创新以城市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进行表征[11],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层次指数进行表征[48],产业结构合理化以泰尔指数进行衡量[49]。

4. 控制变量

为减小遗漏变量带来的误差,本文选取一系列控制变量:①政府干预程度(gov)。政府适当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以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GDP比重进行表征[1]。②固定资产投资(invest)。固定资产投资可用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提高城市包容性增长水平,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GDP比重进行表征[16]。③城镇化水平(urb)。城镇化发展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进行衡量[1]。④人口发展水平(pop)。人口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集聚情况密切相关,以人口密度进行表征[50]。⑤对外开放程度(open)。对外开放是引进外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进行衡量[11]。

(三)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时段为2008—2021年,由于剔除了拉萨、昌都、普洱、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等在研究时段数据严重不足的城市,最终以2008—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作为实验组,其余172个城市作为控制组。数据来自2009—202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城市2008—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部分缺失的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将其补充完整。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所列。

四、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基准回归结果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直接效应,本文采用逐步增加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基准回归。由表3模型1可知,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121,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在加入控制变量之后,表3模型2至模型6 did的估计系数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再次证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H1得以验证。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打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共建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由模型6可知,政府干预程度(gov)、固定资产投资(invest)和城镇化水平(urb)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可通过缩小区域差距促进机会均等化,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对外开放程度(open)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其对城市包容性增长具有负向作用。然而,人口发展水平(pop)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短期人口的增长引致的就业需求增加导致部分群体利益恶化,难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无法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水平提升。

(二)平行趋势检验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估计的前提是需要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否则政策效应的估计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因此,本文借鉴裴尔洁和张治栋(2024)[51]的做法,采用事件分析法进行平行趋势检验,模型构建如下:

[incluit=φ0+∑7k=-5φ1didit0+k+φ2Xit+μi+λt+εit] (5)

其中:k的取值范围为-5≤k≤7,分别为城市未实施区域一体化政策前5年、实施区域一体化政策当年以及政策实施的后7年。为避免共线性问题,本文选择剔除-1期。

由图2可知,在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之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估计系数均不显著,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在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当年及以后,区域一体化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且呈稳步增长趋势,意味着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且正向影响持续增强,亦证明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政策效应是有效的。

(三)稳健性检验

1.安慰剂检验

为消除不可观测的未知因素对DID模型回归结果造成的误差,参考王凯等[19]的做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安慰剂检验。在研究样本中随机抽取107个城市作为实验组,剩余城市作为控制组,进行DID估计。继而重复1 000次随机抽样实验,得到图3的安慰剂检验结果。由图3可知,绝大多数系数不显著,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次,基准回归的真实系数为0.075,该数值与抽样1 000次得到的安慰剂检验系数相差甚远,充分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实验组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并未受到未知因素干扰,证明基准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2. PSM-DID检验

由于研究样本中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存在系统性差异,故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稳健性检验。本文将控制变量作为匹配变量,先后采用近邻匹配、核匹配和卡尺匹配三种方法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得到匹配后的研究样本后,继而进行PSM-DID估计。由表4模型1至模型3可知,did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系数基本一致,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够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结论具有稳健性。

3. 其他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检验。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已有做法,将城市地形起伏度作为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工具变量[52]。选取理由如下:其一,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城市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高,加大了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难度,影响了区域一体化建设,满足相关性假设;其二,城市地形起伏度是一种地理特征变量,与城市包容性增长不存在直接关系,满足外生性假设。由于城市地形起伏度是一种不随时间变化的截面数据,故参考徐玉冰和王晶(2024)[47]的研究,将地形起伏度与时间虚拟变量的交互项作为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见表4所列。由表4模型4可知,Kleibergen-Paap rk LM统计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不存在识别不足问题。Kleibergen-Paap rk Ward F统计量大于Stock-Yogo弱识别检验10%水平上的临界值,说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进一步地,did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排除内生性问题对模型估计的干扰之后,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2)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在DID估计中,其他政策是否在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中形成干扰?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借鉴敬莉和孙哲远(2023)[53]的做法,将2013年国务院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重合区域(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云南省)进行剔除,将长江经济带其余87个城市作为实验组,进行基准回归。由表4模型5可知,did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剔除了“一带一路”政策之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未受到其他政策的干扰。

(3)缩减样本。由于直辖市是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资源优势。借鉴王凯等(2023)[54]的做法,将实验组的直辖市剔除再进行DID估计。由表4模型6可知,did的回归系数为0.072,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证明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分析

(一)异质性分析

1. 城市区位异质性

考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政策效应的作用强度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故本文将研究样本划分为两大区域,探究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效应。在279个城市中,位于东部地区的城市有99个,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有180个。东部地区将长江经济带中的25个城市作为实验组,其他城市作为控制组,同理中西部地区将长江经济带中的82个城市作为实验组,其他城市作为控制组,继而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大区域中分别进行异质性检验。由表5模型1和模型2可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一体化政策估计系数分别为0.137和0.056,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均可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且促进效应呈现“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组间系数差异进行费舍尔组合检验。由表5可知,组间系数差异检验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再次证明了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即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城市包容性增长效应更强。究其原因:位于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基础雄厚,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占据先天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城乡差距较大等原因造成政策效应强度弱于东部地区。

2. 城市行政级别异质性

由于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行政等级,行政等级的不同通常意味着基础设施和发展水平的不同,致使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可能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借鉴王颖和周健军(2021)[55]的做法,本文将研究样本划分为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进行异质性检验。表5模型3和模型4的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政策对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的包容性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更有利于省会城市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提高。同时,组间系数差异检验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再次证实了城市行政级别异质性结论是显著成立的。其原因在于:省会城市具备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产生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更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而非省会城市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方面不如省会城市,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强度相对更小。

(二)影响机制分析

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见表6所列。模型1是“两步法”中的第一步,即不含中介变量时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总效应。由模型1可知,did的影响系数显著为0.075,再次证明了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够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模型2、模型3与模型4分别检验了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从模型2可以看到,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估计系数为0.020,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机会均等化,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H2得以验证。由模型3和模型4可知,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063和0.028,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显著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优胜劣汰催生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产业,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城市包容性增长水平得以大幅提升,H3和H4得以验证。综上,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在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传导路径。

(三)空间效应分析

在进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之前,先借助GeoDa软件计算得出2008—2021年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全局莫兰指数值。由表7可知,所有年份的全局莫兰指数值均显著为正,说明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继而进行LM检验、Wald检验、LR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为最优选择。

由表8可知,did和Wdid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促进本地与周边城市的包容性增长。同时,进一步结合偏微分的分解结果可知,从直接效应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促进城市包容性增长。从间接效应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空间溢出系数为0.172,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本地城市的区域一体化政策越强,越能促进周边城市的包容性增长,H5得以验证。

空间经济学理论认为,溢出效应可能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出现空间衰减特征,故参考张浩然和衣保中(2011)[56]的做法,在20~600 km范围内,每隔20 km进行一次回归估计,以验证H6是否成立。由图4可知,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系数在研究范围内为正,其演变趋势可划分为三个区间。

第一区间为20~140 km。空间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强,在140 km处达到最大阈值,估计系数为0.201,这一区间是空间外溢的密集区。第二区间为140~480 km。在140 km之后,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在480 km处估计系数下降至0.040,空间溢出效应变得十分微弱,H6得以验证。第三区间为480~600 km。自480 km之后,溢出系数不显著,表明480 km是空间溢出的最大衰减边界。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溢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直接效应、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②异质性检验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东部地区以及省会城市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强;③机制检验表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区域一体化政策驱动城市包容性增长水平提升的重要传导路径;④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溢出边界效应,在140 km处达到最大溢出,在480 km处达到最大衰减边界。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释放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内在潜力,扩大政策试点范围。位于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应把握时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经济效应,增进民生福祉。同时,应建立区域一体化政策的“试点—扩散”机制,将该政策推广至其他未试点城市,促进城市间均衡发展,提高城市包容性增长水平。

第二,重视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效应差异,构建异质性发展机制。位于东部地区的城市和省会城市应提高区域一体化政策的辐射带动势能,加强区域间的资源互通、信息共享与市场联动,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和非省会城市应构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加强城市间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推动区域一体化赋能城市包容性增长的政策效应向更高水平迈进。

第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应实施人才引进、人才激励等措施,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科技人才,增强创新要素的高效交流,形成城市间技术创新协作网络,促进经济跨越式增长;另一方面,应调整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兼并,实现产业的差异化竞争和梯度转移,形成区域一体化政策的产业链,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赋能效应。

第四,突破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溢出边界效应,增大红利溢出半径。在区域一体化政策背景下,应坚持长江经济带“一盘棋”思维,以核心城市为轴,推动生产要素由点及面向周边城市扩散,发挥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包容性增长。同时,应构建跨区域的“联动机制”,突破地理阈值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通,扩大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包容性增长的红利溢出半径,让更多城市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

参考文献:

[1]胡宗义,张青,李毅.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9):5-11.

[2]梁洁莹,刘小勇,张展培.金融改革与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38(4):39-54.

[3]杨艳林.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3,39(13):74-78.

[4]黎蔺娴,边恕.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包容性增长的识别与分解[J].经济研究,2021,56(2):54-70.

[5]杜志雄,肖卫东,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4-14,25.

[6]范永忠,范龙昌.包容性增长理念及现实意义[J].理论与改革,2010(6):85-86.

[7]朱金鹤,姜朋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疆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及评价[J].青海民族研究,2017,28(2):193-199.

[8]徐强,陶侃.基于广义Bonferroni曲线的中国包容性增长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2):93-109.

[9]林万龙,米晶.县域包容性增长测度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8):2117-2134.

[10]龙海明,王雪雯,陈一心.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43(6):2-9.

[11]赵川,程广斌,李祎.中国城市包容性增长——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J].软科学,2024,38(1):31-36,52.

[12]CORRADO G,CORRADO L. Inclusive Finance for Inclusive Growth and Development[J].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2017,24:19-23.

[13]ZHANG X,WAN G H,ZHANG J J,et al. Digital Economy,Financial Inclusion and Inclusive Growth[J]. China Economist,2020,15(3):92-105.

[14]FOWOWE B,FOLARIN E O. The Effects of Fragility and Financial Inequalities on Inclusive Growth in African Countries[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9,23(3):1141-1176.

[15]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54(8):71-86.

[16]潘雅茹,罗良文.廉洁度、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1):86-97.

[17]张大鹏,陈池波.旅游发展促进了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吗? ——来自中部贫困县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20(4):107-116.

[18]彭迪云,冯怡,李伊力.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民生福祉增进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研究[J].学术月刊,2023,55(7):61-73.

[19]王凯,邹楠,甘畅,等.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否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检验[J].旅游科学,2023,37(2):40-59.

[20]张治栋,胡爱燕.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产经评论,2022,13(3):55-67.

[21]王儒奇,胡绪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10):29-38.

[22]唐红梅,赵军.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与包容性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22,44(6):71-83.

[23]ZHOU R. Measurement and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sive Green Growth in China[J]. Land,2022,11(8):1131.

[24]周小亮,吴武林.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测度及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8):3-20.

[25]贾玮.包容性增长与中国教育公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26]王韧,周万红,贾文浩.区域一体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机制与异质性分析[J].财政研究,2022(3):37-58.

[27]丁俊菘,孟维福,汪青.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地区差异——来自合成控制法的新证据[J].软科学,2022,36(7):38-45.

[28]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9]周耿,申泉,王宇伟.跨省域一体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来自长三角的经验证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3):118-132.

[30]陈喜强,姚芳芳,马双.区域一体化政策、要素流动与居民获得感提升——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2,42(6):96-112.

[31]叶堂林,李国梁,任绍铭,等.区域一体化战略能有效提升创新扩散环节溢出效应吗?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16):77-86.

[32]王兆峰,张先甜.区域一体化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准自然实验[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6(1):36-45.

[33]安林丽,马世猛.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

[34]朱金鹤,庞婉玉.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3(4):12-22.

[35]梁洁莹,刘小勇,张展培.金融改革与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38(4):39-54.

[36]杨凤.产业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7]张凌.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1.

[38]郭艺,曾刚,魏文栋,等.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经济地理,2023,43(3):131-139.

[39]韦东明,顾乃华,韩永辉.“省直管县”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吗?[J].财经研究,2021,47(12):64-78.

[40]周正柱,李瑶瑶.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2,36(4):19-30.

[41]李俊杰,周民良,薛飞.信息消费试点政策是否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来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的证据[J].消费经济,2023,39(5):12-25.

[42]曹玉平.互联网普及、知识溢出与空间经济集聚——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0):27-41.

[43]李琳,廖斌.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影响与空间效应[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3):124-137.

[44]LI L,MA S J,ZHENG Y L,et al. Do Regional Integration Policies Matter? Evidence from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on Heterogeneous Green Innovation[J]. Energy Economics,2022,116:106426.

[45]8d7c04ebb3eec693b090092530fbbb0b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

[46]周文义,陶一桃.智慧城市建设能提升创业水平吗?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J].统计研究,2023,40(8):122-134.

[47]徐玉冰,王晶.数字化转型、要素流动与包容性绿色增长——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4,38(2):22-30.

[48]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8):79-81.

[49]袁航,朱承亮.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8(8):60-77.

[50]方福前,田鸽.数字经济促进了包容性增长吗——基于“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J].学术界,2021(10):55-74.

[51]裴尔洁,张治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华东经济管理,2024,38(2):64-74.

[52]FENG Y,LEE C C,PENG D Y. Does Regional Integration Improve Economic Resilience? Evidence from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23,88:104273.

[53]敬莉,孙哲远.自贸区设立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2023,37(4):47-55.

[54]王凯,关锐,胡鸣镝,等.数字经济与碳排放绩效:以中国276个城市为例[J].环境科学研究,2023,36(9):1824-1834.

[55]王颖,周健军.智慧城市试点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12):80-91.

[56]张浩然,衣保中.地理距离与城市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33(3):117-123,128.

[责任编辑:洪二丽]

收稿日期:2024-06-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及长效机制研究”(22BJL059)

作者简介:王 凯(1969—),男,湖南新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与低碳发展;

赵 燕(1999—),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

甘 畅(1994—),男,湖北武汉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

刘美伦(2001—),女,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

谭佳欣(1997—),女,湖南郴州人,博士研究生,通信作者,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