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实践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
2024-11-06邓乔云杨毅杨进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显著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已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垃圾分类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措施。对垃圾实施分类处置,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然而,垃圾分类的推广与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居民的接受度和政策的执行力方面。基于此,探讨如何通过社区层面的管理与政策引导,促进垃圾分类在城市中的有效实施,为未来的垃圾分类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垃圾分类;城市垃圾;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4)10-0-03
47
Study on Classified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Based on Community Practice
DENG Qiaoyun1, YANG Yi2, YANG Jin3
(1. Schoo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2. Chongqing Haoyang Wat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Chongqing 400020, China;
3. Chongqing Wulong District Land Reserve Center, Chongqing 4085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roduction of domestic wast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garbage disposal has been difficult to deal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o garbage classifi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Through the classified disposal of garbage, w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garbag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However, the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till face many challenge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residents’ acceptance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in cities through management and policy guidance at the community level,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waste classification policy.
Keyword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city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垃圾处理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公众健康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科学的垃圾管理方法,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处理量,提升资源回收率,降低环境污染。然而,尽管垃圾分类在理论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困难。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和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已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17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要求46个重点城市率先实施垃圾分类[1]。此后,相关政策和法规不断出台,各地垃圾分类试点和推广工作逐步展开。
2020年,垃圾分类政策进一步强化,尤其在上海市、北京市等大城市,垃圾分类已从政策倡导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上海市于2019年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首个地方性垃圾分类法规,明确了垃圾分类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标志着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垃圾分类的推广面临着居民参与度不高、分类标准不统一、后端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仍然不足,分类意识和习惯尚未养成。此外,垃圾分类涉及多个环节,从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到最终处理,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垃圾分类的推进难度更大,这些地区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弱,政策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2021年,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垃圾分类的目标和任务。根据该规划,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在35%以上。这一目标的提出,为各地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
总体而言,垃圾分类作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途径,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法规保障,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未来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如何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分类知识的普及,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提升后端处理技术水平,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垃圾分类将逐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科学的垃圾处置方法,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垃圾收集和处理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对垃圾的初步分类,将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分开处理,从而实现资源的重新利用。采取这种分类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分离出纸张、塑料、玻璃、金属、橡胶等可回收资源,既提高了垃圾资源的利用水平,又大幅减少了垃圾的处理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优越性,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已经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社区的良好居住环境。比如,废弃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会威胁人类健康,废弃塑料会污染土壤并危及动物生命。因此,社区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能够有效减少这些环境危害。其次,垃圾分类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了废物的二次利用。回收纸张可以保护森林,回收生物垃圾则可转化为绿色肥料。据统计,每回收
1 t废铁可造出850 kg纸,节省300 kg木材;每回收1 t废钢铁可炼0.9 t好钢,并大幅减少空气和水污染。最后,垃圾分类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修养。在实践中,社区居民不仅学会了垃圾分类知识,还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从而培养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2]。
2 基于社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迅速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处理这些垃圾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垃圾分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降低垃圾处理成本。然而,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往往面临居民认知不足、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了使垃圾分类政策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落实,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单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社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策略,不仅要从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入手,还要通过教育、激励和持续引导等措施,逐步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执行力,进而实现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以下将从幼儿教育、政策激励、持续性引导和分阶段落实4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社区力量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有效实施。
2.1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的意识应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将环保理念融入幼儿教育课程,可以让孩子们在年幼时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例如,可以开办小学生演讲比赛,主题围绕垃圾分类展开。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此外,可以将垃圾分类的知识系统地融入青少年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地参观环保设施等方式,确保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这种从小抓起的教育方式,能够为未来政策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引入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推动垃圾分类的重要手段。采取各种奖励措施,可以有效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例如,可以组织知识竞赛,参赛者通过回答与垃圾分类相关的问题赢取奖品,以此激发人们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此外,可以设立报纸回收奖励机制,居民通过积累一定数量的废旧报纸,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这种基于“环保点数”的激励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回收的效率,还能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推动政策的落实[3]。
2.3 持续性引导与政策加码
在垃圾分类政策初步落实之后,持续性引导与政策加码显得尤为重要。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不能仅依靠初期的强制措施和简单宣传来维持成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居民意识的提高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持续性引导的核心在于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宣传,使居民逐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长期价值和必要性。
2.4 分阶段逐步落实政策
分阶段逐步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同样至关重要。新政策在推广初期都面临公众接受度和执行力的挑战。垃圾分类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更需要分阶段推进,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初期阶段,可以从简单易行的措施开始,例如推广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简单分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被居民接受和执行。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和分类习惯的养成,可以在中期阶段引入更复杂的分类要求,如细化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4大类。在这一阶段,政府和社区可以通过发放分类指南、开展分类培训等方式,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政策。同时,可以引入激励机制,如积分兑换、奖励措施等,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3 启示与总结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缓解资源紧缺问题。然而,尽管垃圾分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宣传力度不足以及技术支持欠缺等问题。为此,健全政策、加大宣传、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对垃圾分类的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总结。
3.1 完善垃圾分类相关的法规
目前,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相对欠缺,这直接导致公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在公民尚未形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时,政策的贯彻落实难度极大。因此,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垃圾分类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显得尤为重要。法律的强制性不仅可以规范大众的行为,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3.2 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与监督力度
目前,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仍然不足,很多居民并不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这种认知上的不足,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混乱和低效。此外,现有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明确且完整的监督体系,无法有效监管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要想推动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同时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3.3 加强技术支持
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垃圾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且构成复杂,这对分类后的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垃圾分类的相关研究领域,应加大技术投入,研发出更加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技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垃圾分类的整体效率,还能确保资源回收利用最大化,从而真正发挥垃圾分类的环保效益。
4 结论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有效实施不仅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在社区层面,通过系统性的宣传教育、政策激励以及技术支持,可以逐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习惯。然而,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依然面临很多挑战,包括法律法规的健全、监管机制的完善以及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工作将为保护城市环境和资源循环利用贡献更大的力量,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卓慧.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科技学院,2023.
2 姚雁彬.“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低碳管理研究:时空演化、驱动因素、减排路径[D].扬州:扬州大学,2022.
3 刘晓燕.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绩效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