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构建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成长的“金字塔”通道
2024-11-06赵刚
为做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推广普及工作,为足球竞技人才打牢塔基,教育部等七部门在足球人才的纵向升学,横向流动上着重发力,出台《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以下简称《意见》),对畅通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成长给出了指导性工作方案。
一是明责。《意见》提出了“完善青少年球员成长通道”“健全足球人才培养和训练体系”“校园足球人才升学、职业化发展通道进一步畅通”。校园足球是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及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有足球天赋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上升通道;打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完善校园足球训练体系建设;与职业俱乐部、足协等多元主体协同工作,共同构建青少年成长的“金字塔”发展体系。
二是固基。首先要固定“金字塔”的足球人口基数。足球人口扩大是校园足球改革的重要成果,《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在2025年持续要建成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稳步扩大足球人口。在提高足球人口规模的同时,《意见》对基础层面的质量提出了要求。《意见》以足球课教学和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提出基础层面开展足球教学的要求,实现了足球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调发展,探索基础阶段足球教学上实现教、练、赛的经验,建立基础阶段足球高质量教学模式,为其他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教学实践案例。
三是联网。《意见》要求在区域内按高中、初中、小学 1∶3∶6 的比例,优化对口升学布局,推动地区、城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均衡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形成全国的校园足球人才发展“局域网”,再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贯通、信息共享”将“局域网”连接起来,各级学校形成合力,为选拔校园足球高水jCqMorMOCfLAqovx8+/kqtWJM7y82R5bfZpZ2EzUGgo=平人才提供扎实的基础。
四是流动。《意见》中指出:“健全校园足球人才成长体系”“完善校园足球人才招生政策,研究出台青少年球员在升学录取时跨学区合理流动政策;选取部分市县试点,允许小学生、初中生升学时随校队分别在县域内、市域内成建制流动。在部分地区中学试点组建足球特色班,允许试点学校在省域内招收具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学生中有天赋的球员可以进入校队,其中优秀的球员还会被选入特色班或者有高水平训练体系的学校,还可以参加青训中心、体校、社会青训机构高水平训练,形成了多种训练体系协同的高水平训练机制。在初中和高中升学时进行了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选材,既实现了高水平训练体系中球员的流动,也实现了高水平球员的不断集中。在选才的过程中有天赋的学生进入训练体系,而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尽可能避免被专业系统淘汰后学生失去教育机会的风险。
五是开路。在传统的校园足球人才发展中,初中是校园足球人才流失的重要学段,高中阶段校园足球高水平球队升到大学后,职业化道路基本无望,也失去了参加高水平训练的动力。针对这两个问题《意见》要求“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升学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初中学生和家长担心学训冲突导致学业受到影响,无法升入高中的顾虑。《意见》要求“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和一线队的高中生、大学生可保留学籍。有序扩大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招生BWp+T0Bq97u9PMIDbDgUcls5mXJgWaMGpRNz7gTZZIs=规模。”这解决了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升学困难,以及进入职业俱乐部与学业冲突的问题。
《意见》在解决好足球人才成长纵向升学路径的同时,还对横向流动提出解决方案。《意见》提出要建设“新型足球学校”“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办体育运动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转型为新型足球学校,建设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完全中学;研究论证‘3+4’贯通培养机制。”新型足球学校提供了高水平的训练环境,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完全中学教学体系也保证了训练的系统性。《意见》提出建立“3+4”贯通培养机制,这是校园足球人才上升的高考路径外新的探索,通过职业教育体系解决精英球员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六是融合。在赛事方面,“各级教育部门会同体育部门、足球协会在确定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时间后,制定当地各类不同青少年赛事的竞赛日历,定期发布辖区内校园足球赛事活动目录”,这两项措施从根本上扭转了青少年赛制混乱的局面,能确保“赛制稳定、层级分明、衔接紧密、安全有序的竞赛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训练中推进“满天星”训练营与中国足协青训中心合作共建,统筹布局,资源共享,能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上形成足球协会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合力。
打造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的“金字塔”发展模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意见》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也提出工作的具体要求,但要校园足球“成为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还需要相关单位的合力和各级学校努力与责任担当。相信校园足球明天会更好,校园足球青少年人才也一定会步上“世界杯”的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