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善寺,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女”

2024-11-06有德

世界博览 2024年21期
独钴之汤

热烈与宁静,入世与出世,巨大的反差足以激发人们的灵感,所以修善寺一直受到日本文人墨客的青睐,许多文学巨匠都在这里留下过深深的印记。

火一样的枫叶挂在枝头,与红色的木桥相得益彰;小径旁苍翠的竹林随风猎猎作响,与泉水和川流协奏出一段古朴的曲调……沿着名叫桂川的溪流漫步,人们总是会沉醉于修善寺的美景……

修善寺还是修禅寺?

伊豆半岛的大部分景点都在沿海地区,前往地处半岛腹地的修善寺并不方便。但只要来到伊豆半岛,修善寺是个绕不开的地方,时间紧张的游客甚至可以放弃其他景点,只来修善寺看一看。因为这里不光拥有绝美的景色,还有无可比拟的人文气息。

修善寺小镇因寺庙而得名,小镇沿着一条名叫桂川的小溪而建,溪水很浅,中间可以看到许多石头冒出头来,水打在石头上形成的白色浪花为溪流增添了几分灵动。沿着一条下坡的小路可以走到河中间的石台,石台周边用木栅栏围了起来,中间是一座四角亭子,亭中有一眼温泉可以让游客泡脚。虽然修善寺以温泉而闻名,但这个被称为“独钴之汤”的温泉却与众不同,据说这是修善寺的第一眼温泉,甚至整个修善寺小镇都是因为这眼温泉而建立的。

相传在日本平安时代,弘法大师来到这里,看到河岸上一个男孩在用冰冷的河水为生病的父亲清理身体,弘法大师于是用手中的禅杖击打河岸的石头,瞬间碎石纷飞,出现了一个大洞,温泉从洞中喷涌而出。后来,弘法大师在这里修建了寺庙,这就是修善寺的前身。弘法大师这个名字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说起他的另一个名字“空海”可能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修善寺正殿

唐朝是中日交流的一个高峰时期,很多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公元804年,空海来到中国遍访名寺,在洛阳白马寺、长安青龙寺都参访学习过。回到日本后,他创立了真言宗。为了纪念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在青龙寺和白马寺都有空海的雕像,在修善寺同样也有一尊他的石像,每年的8月21日,修善寺小镇还会举办烟花节来纪念他。

修善寺的山门正对着桂川,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

“修善寺”也被称为“修禅寺”。在镰仓时代,日本僧人永斋来宋朝学习茶道,将禅宗的临济宗带到日本,并被镰仓幕府推广,随着禅宗的盛行,修善寺也被改名为修禅寺,只不过人们已经习惯了修善寺的称呼,所以依然将寺庙连同小镇称为修善寺。而禅宗的祖师达摩在日本也是相当有名(日本称为达磨)。修善寺旁边的山也被称为达摩山,寺中还有一块巨石因为很像达摩的坐像,所以被称为达摩石。

修善寺的西侧偏殿外设有15座佛像。

穿过虎溪桥,就来到了修禅寺的山门,这里也是很多旅行宣传片的取景地,寺庙里种着很多枫树,每到深秋,火红的枫叶与古朴的寺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如果想看到更加浓烈壮观的红叶山景,就要离开寺庙向山里进发了。

芥末还是山葵?

比红叶更加红火的,是小镇一年四季都不熄灭的商业氛围。在很久以前,这个地区就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各式各样的店铺也随之发展起来,很多餐厅更是在整个日本都享有盛名。在小镇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店铺门口的桌子上放着盛满冰块的盒子,一种奇怪的绿色根茎插在冰块中。其实,这就是日本料理中常见的“芥末”,虽然国人称它为芥末,但它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芥末。

修善寺内的空海石像,每年的8月21日,小镇还会举办烟花节来纪念他。

芥末源于中国,是用芥菜的种子研磨而成的,在唐代的时候,芥末传入日本,成了一味去腥调料。由于从中国运输芥末价格昂贵,日本人便开始寻找替代品,后来人们在山上找到了山葵的根茎,品尝之后发现味道与芥末差不多,于是就将山葵根研磨成粉,与酱油配在一起作为调料,既可以去腥,还增加了丰富的味道。不过,山葵的生长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清澈而丰富的水源,并且温度要保持在十几度,收获之后还很难保存,所以即使在日本,想要吃到新鲜的山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后来人们找到了产自欧洲的辣根,但口感与味道比起山葵还是逊色很多。

修善寺附近的山中,非常适宜山葵的生长,修善寺南方的筏场有着依山而建的梯田,冰凉清澈的泉水让这里自古就是生产山葵的绝佳地点,也是夏日里避暑乘凉的好地方。新鲜的山葵成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听一位食材师傅说,山葵研磨之后的1—3分钟是最佳的食用时间,但30分钟后味道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商家将新鲜的山葵根茎插在冰水中,现吃现磨。

在修善寺小镇,山葵不光被用于传统的日本料理制作,还有一些“特色美食”。比如一家店铺就贩卖山葵冰激凌,至于是美食还是“黑暗料理”,那就看个人喜好了。不过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用山葵搭配荞麦面,很多日本游客就是为了尝一尝这道美食才特地来到这里的。

竹还是箸?

感受过小镇的热闹,沿着小溪没有几步就可以来到竹林小径,重新回归宁静。修善寺被称为“小京都”也是因为这条竹林小径与京都岚山的竹林非常相似。在飞鸟时代,箸从中国传入日本后,最开始就是用竹子制作的,为了彰显神圣,当时只有神灵和天皇可以使用。相传空海从中国回到日本后,还修建了名叫“箸藏寺”的寺庙。而在日本寺庙门口常见的舀水勺子,也是用竹子制作的。

修善寺本殿
修善寺是由空海于平安初期建立的古刹,寺内的建筑风格和图案深受唐文化影响。

修善寺外,终年翠绿的竹林小径非常安静,人们走到这里都不禁降低音量,生怕破坏了竹林与溪水的细语。走在小径中,仿佛与外面的世界就此隔绝,只能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热烈与宁静,入世与出世,巨大的反差足以激发人们的灵感,所以修善寺一直受到日本文人墨客的青睐,许多文学巨匠都在这里留下过深深的印记。

夏目漱石还是川端康成?

在寺庙对面的停车场,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对着一块板子拍照,走近才发现,这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诗碑。夏目漱石是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1984年到2004年,1000日元的纸币上就印着他的头像。所谓诗碑其实是一块大牌子,上面记载着夏目漱石著名的《修善寺大患日记》。1910年8月,夏目漱石做了胃溃疡手术后,来到修善寺修养,但胃病的突然复发让他的身体急剧恶化,几乎要撒手人寰。这次短暂的“濒死”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让这位文学巨匠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促进了他“则天去私”理念的诞生。在诗碑上还写着夏目漱石在大患之后创作的诗句:“仰卧人如哑,默然看大空。大空云不动,终日杳相同。”诗句是用汉字书写的,这并不奇怪,夏目漱石对中国诗歌有着很深的造诣,写过不少中文诗歌。在他去世后,他的女婿替他出版了《漱石汉诗文集》,在2006年出版的《夏目漱石汉诗选》中,还附带了一张光盘,里面是用中文朗读他的诗歌。

修善寺本殿的斗拱顶端雕刻着醒狮和盘龙。

在诗碑的后面就是修善寺最为知名的酒店——“汤回廊·菊屋”。出名的原因就是因为夏目漱石在修善寺修养期间,住的就是这家酒店,只不过现在看到的这家店是新址。当年他居住过的老店要向西北方深入山中,那里已经改建为夏目漱石纪念馆。老店还保持着当年的样子,里面不光收藏着夏目漱石居住期间的用品,还存有他的照片、文稿和书籍。

在镰仓时代,随着禅宗的盛行,修善寺也被改名为修禅寺。

其实,在日本的文学家中,对修善寺乃至伊豆半岛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川端康成。1926年,他发表的作品《伊豆的舞女》不仅使他一举成名,也将伊豆半岛带向了世界。由东京开往伊豆半岛的观光列车就叫“舞女号”,可见这部作品的影响之深。1968年,川端康成继泰戈尔之后成为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在中国,川端康成的作品为人熟知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AkP+h5SXoQ+jQIlxzMFPMQ==出版了国内首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包含了《雪国》《伊豆的舞女》两篇小说。许多国内著名的作家也对川端康成推崇备至,比如余华就写到过自己开始创作小说的时候深受川端康成的影响,后来同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也非常喜欢川端康成的作品。

舞女还是偶像?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作品逐渐成为大众传媒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让文学作品真正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日本,《伊豆的舞女》被6次改编成电影,而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莫过于1974年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主演的版本。这对银幕情侣是很多观众心中的“神仙眷侣”。这部电影让“伊豆”这个地名在中国家喻户晓,影片的取景地就在修善寺。

在修善寺小镇,很多年轻的情侣都在几个特定的地方自拍“打卡”,开始以为是某个不知名景点,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日本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取景地,这部剧的主演新垣结衣在中国有很多的“粉丝”,而她与男主角的扮演者星野源也因这部剧而结缘,从而步入婚姻。

山葵种植者正在清洗山葵。修善寺南方的筏场自古就是生产山葵的绝佳地点。山葵是伊豆中部地区的特色美食,商家将新鲜的山葵根茎插在冰水中保鲜,现吃现磨。

在这部电视剧风靡亚洲之后,修善寺小镇在流行文化中有了新的关于爱情的演绎:小溪上的5座小桥成了情侣要携手走过的地方,尤其是剧中出现的“枫桥”更是成了爱情的符号;竹林小径也隐去了些许感悟与沉思,成了情侣们静静感受对方心意的场所;主人公居住的酒店更是细心准备了剧集的海报作为礼物,还开放了庭院给游客参观,并且标注了剧中出现的场景方便游客“打卡”。也许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部电视剧就是属于他们的《伊豆的舞女》。也许它并没有那么高的文学造诣,也许它不会像川端康成的作品那样被历史所铭记,但却是很多人心中属于自己的青春。在若干年之后,他们能从修善寺小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与回忆,这就已经足够了。

(责编:昭阳)

在小镇南方一处窄小的山谷中,是著名的景观『旭瀑布』。这个瀑布从山顶急流而下,落差可达100米,因为在阳光照射时水花显得金光闪闪而得名。瀑布表面可以看到像蜂巢一样的六边形石柱,这是由火山熔岩急速冷却凝固而形成的。瀑布下游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桥,桥上是欣赏瀑布的最佳位置。瀑布旁的山坡被林木所覆盖,每到深秋,整座山仿佛一块红色的画布,而洁白的瀑布是这幅画中灵动的一笔,加上石桥作为点缀,一幅绝美的画卷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