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2024-11-06陈兴华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英语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读后续写是近年来高中新增题型,主要是在继续给定原文的内容,使之能够与原本自然衔接。该题型的出现将读写紧密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推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作者简介:陈兴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结合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还能在教师适宜的引导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文本理解不透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仍然存在着侧重词汇语法教学的课堂,这种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成绩的上升,但对于文本整体意义和深层次信息的挖掘引导有所忽视,使得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常常停留在表层理解,缺乏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生可能能够准确识别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但对于文本的主题、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色彩等则理解不充分,这样对于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是不利的,易出现偏题、方向歪曲、理解有误等问题。
当然,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在形成过程中,对于一些涉及特定文化、历史或哲学的内容缺乏足够的认知基础来进行深入理解。比如文本主题为西方节日,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那么在阅读时就难以捕捉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氛围,因此影响到后续写作的内容和质量。
(二)续写衔接不流畅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学生在续写部分与原文内容的衔接不流畅,通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的脱节,二是语言风格及逻辑上的不连贯。从内容上讲,如上文所述,因为学生对文本链接不透彻,当进入续写阶段,这种表面的、零碎的理解就难以支撑学生构建一个逻辑严谨、情感丰富的故事续篇。因此,学生作出的续写显得突兀和牵强,与原文的情节发展和情感基调不够吻合,有时甚至完全偏离了原文设定的背景和人物性格,显示出明显的内容断裂。
在语言风格和逻辑结构上,学生普遍存在能力上的限制。原文的语言风格可能包括特定的叙事视角、时态使用、词汇选择等,要求学生在续写时保持一致,对他们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如果原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许多学生在续写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切换到第三人称,或在时态运用上出现错误,因此影响文本的整体流畅性和一致性。在续写中,无论是叙述逻辑还是论证逻辑的连贯性,都十分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少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导致续写部分既缺乏说服力,也缺乏阅读的舒适度。
(三)教学引导单调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依赖于讲授和示范方式,而未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索,并且倾向于提供一种标准答案或模板,让学生围绕这一模板进行思考和写作。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构建文章结构或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但却没能激发学生对材料深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丧失对写作的兴趣,只是机械地复制和模仿,其创新能力和个性化表达将难以得到有效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一)深入解读文本,明确续写方向
深入解读文本是确定续写方向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文本,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文本的结构布局、人物性格发展及其动机等,以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文本中隐含的主题和冲突,分析这些元素如何影响故事走向,能够为学生续写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增强对文本的感情共鸣,在续写时能更自然地延续原文的风格和内容。在明确续写方向后,通过多样化手段推进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进行续写,以确保学生能够写出符合题意和文本内涵的续写内容,便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1“Back to school”
Project部分文章“Chinese calligraphy”的续写为例,原文主要讲述了中国书法这门选修课的基本情况,如上课时间、参与学生数量、所学内容、课程活动等,简要介绍了基本信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带领学生深入解读短文中的内容,随后,给学生拓展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为续写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在这篇短文的续写中,基于分析所得信息以及教师提供拓展信息可知,续写空间很大,学生可以顺着原本介绍的风格继续介绍书法课的其他信息,比如举办活动的具体事宜、授课的教师、杰出的学生等,又或者转向叙事,讲述在书法课中发生的趣事或难忘的事情……以此帮助学生把控续写方向,促进学生在续写时更好地延续原文的风格和情感氛围。
在明确了续写的主题和架构后,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挑战原文的观点或提出新的视角,比如“如果作者是一名西方艺术家,他对书法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者“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以此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续写作品不止步于模仿,而是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情境设计能够将学生自然引入文本的背景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对创作保持好奇心与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情节走向等以影像或声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中感受到故事的气氛,增强对故事情境的理解和想象。同时,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情境讨论等活动,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续写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情境的推动促进学生深入原本主题、风格和手法之中,在保持原本续写的连贯性的同时展现出个人的独到见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4“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Integrated skills部分的文章“Plastic surgery helps man with burn marks”的续写为例,该篇课文主要是一篇社会新闻,讲述的是约翰·威尔逊因为遭受火灾皮肤严重烧伤,为了保持外表正常,通过做整形手术让自己外表与普通人一样正常,使得约翰·威尔逊重燃对外表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烧伤患者在接受整形手术前后的变化,以及他们的心理历程和社交经历,将学生带入一个这样的情境世界,引起学生的共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情感,激发他们对续写情节的想象。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发挥想象,教师逐渐引导学生设想主人公在手术后的生活变化,或者描绘他如何克服心理障碍,重新融入社会。同样,也可以将视角放在描述过去,带着烧伤皮肤的主人公乐观或悲伤的心情。通过这样的任务设定,学生不仅要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还要能够创造性地构思新的情节和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续写时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主题,同时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以此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三)借助思维导图,理清续写思路
思维导图以其直观和系统性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清晰地组织信息、深化理解,并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生精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关系及作者的写作风格,从主题扩展、情节发展、人物性格以及可能的冲突等方面进行思维拓展。思维导图中的每一个分支点都代表文章可能扩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在续写时保持原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续写内容的每个关键点可视化,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设置“开篇背景”“冲突”“高潮”“结局”等节点,每个节点下再细分出具体的内容或想法,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续写的重点,而且能有效避免写作中的跳跃性或漏洞。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2“Be sporty, be healthy”中的文章“How often do students exercise?”为例,第一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原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这篇课文主要是对数据的分析,文中有学生锻炼频次的饼状图,针对饼状图上呈现的信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基于此分析,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他们自己的想法,预测可能的续写情节,并规划文章的结构。
原文讲述了专家建议学生每周至少锻炼三次,但只有28%的学生可以做到,并且有40%的学生一周只锻炼一次或者不锻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这一核心话题绘制思维导图,中心节点是“学生的运动频率”,辐射出多个相关的子节点,如“运动的种类”“运动的益处”“实际运动情况”等。接着,转向续写部分,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拓展他们的想法,从“理想状态”与“现实差距”两个方面引出可能的续写方向,鼓励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具体的校园活动或改变学校政策来提高学生的运动频率。比如,学生续写“Because most students do not exercise as often as experts sugges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they introduced 'Fitness Fridays',where the last two periods on Fridays are dedicated to sports and wellness activities. This new proposal was met with enthusiastic applause from both students and faculty, eager to see improvements in the overall health and energy levels at school.”,以提出改进方向为续写的方向,通过借助思维导图明确学生运动活动的实际困境与可行解决方法,并通过“Fitness Fridays”具体化这一举措,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度和学校社区的活力,以此确保思路清晰且紧扣主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适当提问引导,促进学生深思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适当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开放式问题覆盖文本情节推理、人物分析、主题深掘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转折点,帮助学生理解情节的发展,并在续写中有效地承接前文。同时,借助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来挑战学生的观点和解释,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含义或作者的意图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深思作者的技巧及其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提升写作的深度和质量,使学生在处理复杂的文本和写作任务时变得更加自信和得心应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 Food matters”中的文章“Mooncakes: a taste that is out of this world!”为例,在处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以问题“文章通过描述第一次吃月饼的场景与感受,试图传达哪些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指引,促使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文本,同时挖掘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续写时能够更好地与原文主题相衔接。接着,提问学生“如果你是非华语背景的人物,你会如何描述第一次吃月饼的体验?”促使学生深入文本细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同理心,推动学生写出情感丰富且富有创见的续写内容。
考虑到多元化教学的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探索和展示个性化的续写方向,通过问题“如果你要为这篇文章添加一个全新的角色,你会如何设计这个角色,他/她将如何与主题‘月饼’产生联系?”给予足够的空间给学生展示个人的创造力,也促使他们在续写过程中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和自主地作决定。通过这样深思熟虑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最终在英语学习的旅途中取得更全面和深刻的进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读后续写是近年来高考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型通过将读写结合,要求学生深入原文,把控原文的核心,通过自己深入思考,模仿着原文的风格与手法,写出具有自我个性与意识的内容。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续写方向,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思维导图法等多样化手段来帮助学生的续写具有灵感与思路,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打破传统课堂中阅读不深入不透彻、衔接不自然不流畅、教学单一化单调化等困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琼慧.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24(31):114-117.
[2]汤继江.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J].中学生英语,2024(28):33-34.
[3]杨怀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高效课堂模式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4(2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