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4-11-06段美婷郭春颖

校园英语·中旬 2024年10期

摘 要:基于当前新媒体发展环境与大思政背景,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赋能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英语专业学生思政问题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英语师范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加强本专业学习与思政学习联动性的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提升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添砖加瓦。

关键词:新媒体;课程思政;英语专业;内涵和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段美婷,郭春颖,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来源广泛、数量庞大,对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提出更高要求。外语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外语类专业的改革,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让更多的外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但英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传播不足、中国文化失语等实际问题,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进程。 所以研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成为当务之急。

一、英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所以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有利于达成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多、时间长,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其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阻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因此,加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学生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其价值观易被西方主流价值观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高等教育教学生态,线上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各大高校的重视,可将课程思政与语言教学相融合,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有效实施课程思政。

二、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现状

为了了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所以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各项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探求有效推进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调查情况

1.问卷调查的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以线上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6%。其中,大一学生74人,占比27.20 %,大二学生65人,占比23.90%, 大三学生56人,占比20.59%,大四学生77人,占比28.31%。

2.访谈的情况。

本研究除问卷调查之外,还对英语专业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看法,并对调查问卷中的缺陷进行了补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贵校对本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二,你如何看待师范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第三,你觉得师范院校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第四,你认为课程思政对英语专业教学有怎样的影响?第五,你认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什么需要提高的地方?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从课程思政切身感受者的视角,对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的难点与痛点进行剖析,探讨优化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

(二)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12.87%的学生认为自己十分了解课程思政理念,21.6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课程思政理念,47.79%的学生表示对课程思政理念了解不多,16.1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课程思政理念是什么,没有关注。8.7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关注课程思政,对这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29.18%的学生表示对课程思政比较关注,41.87%的学生表示会偶尔关注一下,20.23%的学生表示基本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信息。

(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生硬。

在英语专业的知识传授过程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访谈中,大部分学生反映有些课程的呈现方式过于老套呆板。例如语音课一般是在电脑机房上课,教师先展示教学内容,给学生带读,细致讲解语音、语调等知识,给学生预留时间消化吸收知识,很少甚至根本不会涉及思政方面的内容。语言技能类课程不像语言文学类课程那样可以就地取材,灵活开展课程思政,因此在教学方式上稍微有些生硬和突兀,让学生感到费解,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2.教材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认为现在使用的教材中中国元素占比很多的占15.07%,比较多的占29.22%,比较少的占58.82%,很少的占5.89%。访谈中,学生表示上课所用的教材主要来源于英语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鲜少有中国元素的加入。英语作为英语专业学生除母语之外的主修语言,获取的渠道有限,英语学习途径主要是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外语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又涉及诸如意识形态等政治问题以及国家战略利益。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政教育

(一)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调查发现,师范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教材“重西方文化,轻本土文化”的痛点。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涌入高校学生的视野,但高校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而部分学生缺乏非分辨能力,造成政治观念淡薄、观念错位。由此可知,推进英语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不仅需要高校教师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更需要借助新媒体手段,找出与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思政元素有较高契合度的思政材料。

调查结果显示,38.97%的学生认为阅读材料是可利用的思政素材,29.44%的学生认为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是可利用的思政素材,18.28%的学生认为教育学知识是可利用的思政素材,13.31%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知识是可利用的思政素材,这说明学生对教材的接受度较高。高校教师可以教材为根本,运用新媒体手段,多维度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素质。例如,泛读、翻译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可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深厚价值底蕴,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利用线上线下双平台切实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作用,培养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英语师范生。

(二)构建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问卷结果显示,对课程思政方式,40.12%的学生倾向于潜移默化的方式,12.02%的学生选择实践教育方式,44.18%的学生选择多媒体方式,3.68% 的学生认为课堂直接呈现比较好。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通过间接方式接受思政教育,尤其是对新媒体加以运用,而倾向于采取传统的直接方式进行思政教育的人数较少。

结合新媒体交互性强、表现形式多样、个性化突出等特点,教师可采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方式,构建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英语课堂。

首先,课前激发兴趣。以教材为根本,以思政教育为目标,挖掘契合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在线上平台如雨课堂、慕课(MOOC)发布视频或者文章,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铺垫课堂思政教育。

其次,课中渗透思政。利用现代科技,教师将英语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利用在线平台实施分层次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最后,课后巩固思政。首先,教师结合课前与课中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讨论情况,遴选出个性化的思政素材,充分发挥在线平台的便捷性与高效性,完成知识的闭环教育与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其次,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课外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学校、社团以及互联网平台多渠道为学生提供“英语+思政”类学习资料,促进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理解,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其国际传播能力。

四、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高等教育教学生态,通过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访谈可了解到,高师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整体上是令人乐观的。

然而,剖析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加强本专业学习与思政学习联动性的过程中出现的痛点与难点,如教学方法陈旧生硬,教材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英语专业教师应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课程思政有效实施。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任重道远,基于此,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学生要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出合格的英语教师,助力英语教学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柯齐,龚云虹.云南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创新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3):97-100.

[2]唐克军,康雪风.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基于27份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1):13-21.

[3]吴晓丹.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J].学园,2024(3):16-18.

[4]姜伟杰.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6):82.

[5]智玉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J].海外英语,2023(23):124-126.

[6]杨曌欣.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30):153-156.

[7]徐笛.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23.

[8]邵宇航,余阳.新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及应对[J].传媒论坛,2023(2):115-117.

[9]黄俊.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研究: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0(3):387.

[10]崔宏博.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