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的创新模式与推进思路
2024-11-05朱宁赵令卓
科研院所、高校专家肩负着攻克农业农村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应用稳产增产保供技术以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是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科研院所、高校专家下乡驻乡兴乡,为农业农村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业科研人才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提供了平台载体和思路举措。
一、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的创新模式成效凸显
中共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农业科技人才改革创新不断取得实效。目前,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等拥有涉农科研人员超过7万人,2023年新晋涉农两院院士13名,形成了梯次合理的专家队伍,涌现出以科研院所、高校专家为主体的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制度、田间课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专家团等创新模式,切实履行了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的使命担当,对稳产保供、科技自立自强、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科技小院: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高度肯定了科技小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突出作用。科技小院最早于2009年由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在河北曲周白寨村创立,将专家、学生带出实验室,让他们走进田间地头,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1]目前,科技小院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从1.0版的科技帮扶模式升级为2.0版的产业兴农模式。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科技小院超1200个,先后有2700余名校内外导师和5000余名研究生参与,推动了农业科研院所力量下沉、技术“一竿子”插到农村,探索出了务实管用的新型科技服务模式,真正实践了论文写在祖+8XKV2ehg+MGjnk6h++oLw==国大地上、成果留到农户家。
(二)科技特派员制度:秉持科研初心,下沉一线服务
科技特派员制度起始于1999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亲切关心指导,亲自总结提升,大力倡导推动的农村工作重大机制创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新时代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保证精准对接基层科技需求,保障科技特派员下得去、干得好、沉得住的政策创新和管理服务机制,科研院所、高校是科技特派员的主要来源,该项制度为专家提供了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的平台条件。25年来,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行,几十万人次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到乡村服务,建设了一支能力强、能创新、能转化、能育才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也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田间课堂:党建引领服务主战场,科技助力产业振兴
“田间课堂”是服务现代农业主战场的科技助农新方式,起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3+N”科技帮扶机制,始于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利用党支部建在创新团队上的优势,与村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结对帮扶,派专家、送技术、出主意、做示范。“田间课堂”把专家带到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建立日常联系,向农民讲解生产管理技术,解答农民生产中的问题,并利用技术推广手册和模式图,提升农民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5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出了专家服务乡村的“田间课堂”品牌,“田间课堂”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国,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和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了党员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接地气、知农情,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了成果落地见效。
(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造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财政部和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共同推动,于2007年开始建设,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整合科技人才和成果资源、产业企业和试验基地,涉及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等大宗、鲜活以及特色农产品,目前农业农村部组建了5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含5个共性技术创新团队),大部分省份也组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和少部分综合试验站站长来源于科研院所、高校。17年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农民作为日常工作,并及时跟踪研判突发事件对产业的影响,开展应急性研究,推动了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已经成为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智库”、解决产业科技问题的“突击队”和应急服务的“特别行动队”。
(五)产业专家团:全链条服务农业农村,打造科技支撑示范样板
产业专家团是更好服务农业生产,解决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开展全产业链布局,于2022年开始谋划组建,以小麦产业专家团为开端,相继组建了18个包括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产业以及乡村建设与治理的专家团,汇聚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支撑产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了“专家团高效运行、研究所全力支持、院部统筹保障”的工作机制[2],支撑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两年来,产业专家团常态化开展技术服务,积极参与防汛救灾等工作,为粮食稳产丰收、畜产品保供稳价、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建设与治理水平提升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的难题有待化解
科研院所、高校专家依托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创新模式,下沉一线、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充分肯定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专家队伍结构、科研成果转化、综合服务能力、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家下乡难、驻乡难、兴乡难,农民技术需求满足率低、急需专家服务基层的局面需要得到根本改变。
(一)专家队伍结构亟待完善
从层次上看,由于标准条件不明晰、培养发现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农业农村战略科学家的数量与国家需求并不匹配,科技领军人才总量较少,创新团队结构不够优化,高端领军人才和团队的数量也很有限。从领域上看,科研院所、高校的农业专家涉足领域全面、人员众多,但研究农村的专家,尤其是有关农村技术的专家则呈现领域少和人员少的“两少”局面,没有实现服务内容从“一农”向“三农”的拓展,也没有适应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从专业上看,乡村发展对专家的需求是多样的。但目前,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以及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方面的专家仍有很大缺口。
(二)科研成果转化尚有难度
扎根农村,服务农业,需要专家自身的科研成果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兴趣式科研研发的成果,往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与实际的结合度、契合度不高,适用于转化的科技成果较少,这也是专利技术转化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少部分科研成果在实验阶段以及小规模试验阶段效果良好,大规模推广却不尽如人意,成果落不下、用不上,科技服务流于形式、水土不服。由于不同领域、不同方向成果缺乏协同或集成,单一成果的推广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与农民、农业企业需求契合度不高。专家成果若要有效转化,专家的恒心、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决心、农民的信心缺一不可,但目前各主体合力尚未有效形成。
(三)专家综合服务能力亟需增强
专家服务农业农村不仅需要能落地、接地气、见实效的科研成果,还需要理论水平、专业素质以及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的综合配备。科研院所、高校专家通常专注于研究,与农民、基层组织以及政府的沟通、合作或协作经验较少;对于服务农业农村、宣传党的“三农”政策的重任,往往也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在服务农业农村过程中,专家往往会因为沟通合作上的不顺畅影响工作热情,导致服务难以持久。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除去专家自身原因外,也与科研院所、高校未能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开展专项培训,常态化开展专家能力培训的机制尚未建立或尚不完善有关。
(四)服务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科研机构在持续推进“破五唯”的人才评价改革,但进程较慢、尚不彻底。科研人员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课题、论文、专著、专利和奖励上,而非服务农业农村上。服务农业农村的成果落地具有长期性,成效具有渐进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失败,在缺乏容错机制的情况下,对专家的服务保障明显不够。此外,经费配套支持不足、驻地基本工作生活条件不完备、转化服务奖励机制不健全等,也成为制约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的主要因素。
三、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的推进思路
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针对有没有专家、有没有落地成果、有没有服务能力、有没有良好环境等重点难点问题,着力谋划人才培育、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专家服务能力培训、良好环境营造等系列举措,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专家下乡驻乡兴乡。
(一)加强专家队伍建设
对标中央的明确要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着力补齐农业农村专家短板,瞄准重点人群发现掌握一批农业农村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依托重大、重点项目选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通过实践锻炼打造一批科研创新团队。聚力农村领域专家的培育和作用发挥,在科研项目上予以倾斜,在科研成果落地上予以支持。鼓励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下乡入乡,专家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地方培养本专业人才,在做好服务农村的同时,也为农村留下人才。
(二)加大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引导专家树立使命式科研理念,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成果既要顶天,还要落地生根见效。探索实践产学研用一体、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的有效模式,抓实抓好农业农村关键核心,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鼓励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跨区域全产业链技术联合攻关和模式集成应用,建立协同协作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
(三)强化专家服务能力培训
激励专家树立主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参加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的系统课程培训,全面掌握“三农”政策,勇当科技传播者、政策宣传员、致富带头人。引导科研院所、高校推行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建立培训工作体系,注重专家服务能力素质的培训,服务前打基础、服务中强巩固、服务后有交流,把培训和交流作为常态化工作,不断创设新方式、取得新成效。专家服务地的有关部门也要为专家做好地方政策、语言以及生产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训。
(四)为专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健全保障专家专心科研的制度,科研院所、高校要加快“破五唯”“立新标”进度,综合评价农业农村科研人才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决策咨询、服务基层等能力[3],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遵循科研规律,充分考量农业农村科研的特殊性,建立农业农村科研成果转化的容错机制,在对科研成果转化评估的基础上,有力有效支持成果落地。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对服务农业农村的专家在科研项目、职称评定上制定专门政策,并扩大专家在成果收益分配上的自主权,与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协同改善专家工作生活条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注释:
[1]李成成、李晓林:《科技小院:新时代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新模式》,《民主与科学》,2019年第4期,第20-22页。
[2]朱宁:《努力营造农业科研人才成长的软环境》,《中国人才》,2023年第3期,第12-14页。
[3]同[2]。
(朱宁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令卓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