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赏,可居,可亲新时代湿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2024-11-05崔丽娟

民主与科学 2024年4期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决心。湿地作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其保护修复的历程,也折射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重大成绩。

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30多年来,中国的湿地保护先后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1992—2003年)、抢救性保护(2004—2015年)、全面保护(2016—2021年)三个重要历程,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世界1/5人口对湿地的多种需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道路。作为一名在湿地生态学领域从业30余年的科技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湿地不但融入了国家生态保护格局,也逐渐融入了城市建设,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可赏:湿地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保护原真的生态系统和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中国现有82处国际重要湿地、58处国家重要湿地、903个国家湿地公园、60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日益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让更大面积的湿地和更多湿地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我国有湿地高等植物225科815属2276种,湿地水鸟12目32科271种。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记录到9种,占60%。

湿地的恢复显著提升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例如,在滨海滩涂湿地开展的重点研发项目,针对滨海水鸟繁殖、觅食和栖息等需求,营建了岛状光滩、永久覆水等不同类型湿地单元,可以自由进行拼嵌组合,实现了多种水鸟适宜生境的协同恢复。湿地保护恢复工作已在上海崇明东滩、江苏盐城、浙江杭州湾、广东海丰等地进行了广泛推广,使这些区域的植物丰富度提高20%以上,水鸟丰富度增加了68%以上。在城市中建设的小微湿地和动物饮水点,为鸳鸯、绿头鸭、苍鹭、北长尾山雀、太平鸟等各种鸟类提供停歇地,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提供迁徙的踏脚石,成为野生动物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安然栖息繁殖的一方净土。

可居:湿地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湿地保护修复工作被视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湿地是净化能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数据显示,湿地对氮的年去除能力可达

1t/hm2,对磷的年去除能力超过0.131t/hm2。

目前,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水文过程、植被组成和土壤结构而建设的人工处理湿地,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实践中。截至2020年底,全国人工净化湿地数量接近1200个,同时在湿地生态单元营建、氮磷去除率提升、防堵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城市水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生态、稳定的绿色设施。

湿地是调节雨洪的生态“海绵体”。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可渗水地面被水泥、柏油、塑胶等硬化路面取代,不少大城市面临严重内涝的风险。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5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我国在9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一方面利用城市原有的“海绵体”,包括河流、湖泊、池塘等,作为天然蓄水、排水和取水区域;另一方面增加小微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渠等城市“新海绵体”,建立了雨洪管理、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新联系。不仅解决了雨洪的排放和滞留,使城市免受涝灾威胁,同时增加了城市绿肾,改善了人居环境。

可亲:湿地科普宣教不断加强,生态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科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传播生态环境知识,宣扬生态保护理念,推广生态保护方法的重要使命。湿地不仅有着优美的景色,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是开展有关生物学、地理学、水文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普及教育的天然教室。近年来,我国《认识湿地》《神奇多彩的中国湿地》等原创湿地科普作品逐渐繁荣,传递科学性和趣味性兼顾的湿地知识;湿地博物馆、湿地科普馆数量迅猛增长,与各类湿地保护地、公园共同成为湿地科普宣传的主阵地;“世界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广泛扩大了湿地科普受众。湿地科普利用好大自然这个宝库,引导公众认识自然之美,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出:“让我们共同努力,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湿地保护修复在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还将大有可为。为此,我们建议:

(一)将湿地融入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

在未来的湿地保护修复中,应将湿地

生态空间、生态修复与国土规划同期进行,并有机融入城市更新之中。例如,在城市规划阶段,就明确湿地的保留区域和可开发区域,确保湿地生态空间不受侵占。同时,把湿地生态修复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整体框架,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治理。

(二)“快”与“慢”有机结合

一方面,对于湿地风险和紧急事件要迅速响应,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当湿地遭遇突发性污染或非法侵占时,能够第一时间调动资源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损害。另一方面,湿地保护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为生态系统恢复预留时间,尊重自然恢复规律,注重恢复后的持续监测和管理。

(三)在湿地保护中融入公众智慧

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决策和规划,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同时,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到湿地保护修复的实际工作中,如湿地调查、动植物监测、湿地垃圾清理等。建立奖励机制,对为湿地保护提出创新性建议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公众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作者为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委会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