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4-11-04熊伦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10期

摘 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发地感知事物的生物学特征,探究生命现象的生物学原理,是现阶段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主旋律。文章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先论述了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之后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研究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指出教师可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等方式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期望为进一步优化初中生物学教学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生本教育理念;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30-0061-03

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指出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应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开展育人工作,以实现有效育人,此思想对当代初中生物学教学仍有启示作用。生本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主张根据学生的学习潜能、实际需求整合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根据生本教育理念开展初中生物学教学,可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关怀,从根本上强化其学习情感,进而提升其学习质量。因此,

初中生物学教师有必要探究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其应用策略,为初中生物学教学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一、生本教育理念概述

生本教育最先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指出教育应树立“为了儿童”“尊重儿童”“依靠儿童”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倡教师应在教学中保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应尊重其个性需求与发展规律[1]。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高度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的思想,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人文和教育关怀。生本教育理念以“生”“本”两个字为核心。其中,“生”可被理解为学生,也可被理解为生命;“本”指本体、本质。据此,生本教育可以被理解为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我国,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朱永新教授提出“新教育实验”等,都主张教育教学要以学生和生命为本。

生本教育理念的宗旨可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

一切为了学生。这一宗旨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指出要围绕学生来设计和实施教学。第二,高度尊重学生。在这一宗旨下,教师应树立生本教育的理念,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积极的态度与情感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继而激发其创造潜能。第三,全面依靠学生。这一宗旨指出教学的本质是教育学生,学生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根据该宗旨,教师应当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引领学生观察、思考、批判、质疑,使其在自主发现的过程中抽象概念,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认知水平。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刀切”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且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2]。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有必要优化教学目标,实现对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调控。一方面,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其发展现状设定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预估其在导入、新知教学、练习等环节可能的学习状态以及需要的学习资源,对已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增强教学目标的生成性。这样,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工作时,若学生的学习表现与预设情况不符,教师可及时调整目标细节,优化教学方向,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课教学为例。在此课之前,学生并未对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探究,缺乏基本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也未能树立良好的生命观。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可设计整体教学目标,如使学生掌握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等概念,掌握生物探究活动的主要步骤,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案例,并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同时,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特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特征,细化各环节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导入环节,教师以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兴趣为目标,重点关注学生对霉菌的认识和理解情况;在教学环节,以指导学生掌握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等知识,培养其自主设计“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能力提升情况。细化目标后,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评判其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如果实现目标,则继续教学;如果未实现目标,则需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夯实基础。

上述案例中,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整体教学目标,后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细化目标,并提出根据学生的课上行为表现调整教学行为,能够为生本教育的顺利进行指明方向。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1.应用情境教学法,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应用具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场景引出教学主题的一种教学方法[4]。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课堂,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探究生物学知识。生物学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为主。在生本教育理念下,

教师可将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作为情境创设素材,

同时结合课程教学主题确定情境创设主题,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从多角度优化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课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对生物体基本结构单位、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产生探究兴趣,

教师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创设生活情境,

巧妙引出教学主题。例如,教师可为学生展示成熟的向日葵花盘,要求学生观察:“向日葵花盘里的葵花籽是怎样分布的?它们有什么特征?”然后,从葵花籽的外部特征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葵花盘由众多葵花籽组成,每个葵花籽可被视作一个单位,为学生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奠定基础。又如,教师可提出疑惑:葵花籽是怎样生长出来的,谁为它供能?供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由此情境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为其自主探究细胞的功能奠定兴趣基础。

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创设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巧妙提出问题,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引发其认知冲突,能够使其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为其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应用微课教学法,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生本教育理念指出,教学要以“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5]。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学习境地,不利于其对生物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微课是一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可突破时空限制,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教师可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法,先利用智能设备录制微课视频,在视频中讲解课程的主要知识,组织学生在课前学习;然后,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又尊重了学生的自学需求,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本课的重难点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在视频中说明主要知识及其内涵,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比如,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说明“消化”的内涵:“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这些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会被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进而被人体吸收。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来进行的,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唾液腺有导管,

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这样,教师借助微课以简略的语言说明主要知识,一方面能够降低学生的自学难度,另一方面能确保学生在课前对课程知识形成大致认识。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如“消化主要依靠哪几种酶的作用?”“食物的营养成分怎样被人体吸收?”教师围绕问题展开细致教学,可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提高其学习认知水平。

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应用微课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课前自学,使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主要知识。之后,教师在课上针对学生的学习困惑展开针对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组织多样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1.组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逻辑抽象能力

依据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在与教师进行对话以及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时,其思维活跃程度更高。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课堂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特征,并根据其学习偏好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其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可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组织讨论活动,通过围绕课程主题提出问题,引发师生间的简单互动,帮助学生确定问题探究方向。之后,教师围绕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鼓励其在合作分析、交流的过程中提出生物学观点,概括生命现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逻辑推理、生物抽象等思维能力。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课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本质,教师可在课上提出问题:“小狗在听到主人喊‘吃饭了’后会快速跑向饭盆吃饭。该行为算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教师先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使其联想生物体的具体行为,并进行判断。当学生产生不同见解时,

教师可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并在此过程中说明观点,如饿了吃饭是动物的本能行为,但小狗听到“吃饭了”三个字做出吃饭的反应,说明其经历了后天规训,则证明此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这样,教师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不同看法,驱动其综合讨论,使其在交换观点的同时探究问题本质,学会辨别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

上述案例中,教师围绕教学主题提出复杂问题,先开展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主观探究意识,后组织生生互动提高学习深度,有利于确保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充分掌握核心知识。

2.组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的科学,涉及较多的生物学实验。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学习中,使其在准备实验素材、设计实验方

案、操作实验并记录数据的过程中深刻感受生物学现象的奇妙,同时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为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实验活动,先围绕课程主题抽象出实验探究主题,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准备实验材料等,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实践,从根本上提高生本教育的效果。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一课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发酵”的相关知识,提升科学探究素养,教师可组织“发酵现象”实验活动。教师先组织学生回顾教材内容,以“乳酸菌发酵”与“酵母菌发酵”为主题设计实验项目,如啤酒发酵、葡萄酒发酵、酸奶发酵等。随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选的实验项目准备实验器材,如白糖、干酵母、透明饮料瓶、气球、细线、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温度计、漏斗等,并要求其提前制订实验计划,预设实验结果。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实验操作,持续记录实验数据,并关注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实验项目的过程中经历了完整的发酵实验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感悟到了食品发酵的生物学原理,积累了更多的生物学实验操作经验。

上述案例中,教师围绕课程主题设计多个实验项目,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自选项目进行实

验。同时,实验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全程由学生主动掌控,对于深化其感悟、提升其认识有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并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核心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学情分析工作,注重优化生成性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课上行为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师还应做好教法创新与教学活动组织等工作,通过巧妙应用情境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林建航.以生本思想为指导,让初中生物情境教学大放异彩[J].学苑教育,2022(30):69-71.

俞秋彬.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28):82-84.

苏强.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73-74.

王菊莲.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J].读写算,2021(24):68-69.

王中华.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模式构建浅论[J].读写算,2021(23):88-89.

作者简介:熊伦(1968.3-),男,贵州大方人,任教于大方县达溪镇坝子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