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2024-11-02朱小宝
摘 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是相互联系、相互契合、密不可分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三者有机结合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进程,有机结合于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生动实践。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抉择。深化三者有机结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践行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协制度。
关键词: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价值意蕴;实践进路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4.02.006
[中图分类号]D627;D613;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4)02-0042-07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探索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持续推动人民民主取得一系列重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推动中国民主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习近平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2]38(以下简称“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行稳致远,有助于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一、价值意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结合”
“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要“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认识基点。新时代新征程,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结合”。
(一)“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是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3]“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具有理论、历史、实践的多重意蕴。在理论层面,是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深刻总结;在历史层面,是对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经验提炼。在实践层面,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巩固和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统一战线“强大法宝”论和“坚持三者有机结合”论,从理论维度对“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的关系进行了提炼升华。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的领导,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巩固和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上述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根本遵循。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风险增多,挑战加大,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4]609。这要求我们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把握发展统一战线的时代意义,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做好统战工作,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去团结人引导人影响人。“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正是对这一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有利于整合社会关系,特别是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厚植党的群众基础,激发起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二)“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习近平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372021年发布的《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和民主协商等作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纳入其中[1]13-26,彰显了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属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核心要义、根本原则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5]。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置于“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中进行论述,是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中,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其中重要的民主形式,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避免了西方民主无休止掣肘、内耗、攻讦的现象。西式民主以选举政治和多党竞争政治为核心,党派纷争、相互倾轧、攻讦不断,存在“金钱政治”“抹黑政治”“否决政治”等制度缺陷、弊病,在民主运行过程中,往往有意激化矛盾、扩大分歧,使具体问题抽象化、原则化进而立场化。因此,不少西方国家在反思自由民主模式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协商民主。但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强调在人民投票前需进行广泛的协商,广纳群言、汇聚民智、倾听民意,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尽可能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作决策,具有层级高、参与面广、内容广泛、形式丰富、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等显著特征。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扩大并保障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团体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有序政治参与,能够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三)“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赶考课题,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21,并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2]24。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的要求和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是在统筹兼顾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国各族人民有了发展目标共识,有了共同理想信念。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强调推进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认为没有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就会出问题,且一出问题就会是不小的问题。他还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之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让广大人民充分当家作主[6]。习近平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坚持三者有机结合”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同时,我们应冷静地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尽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行进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上,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新的斗争,前进道路上必然是风雨兼程、风雨交加,甚至会遭遇惊涛骇浪。如此复杂严峻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我们紧紧依靠人民,通过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特别是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体系,让人民同享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2]70。
“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习近平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2]45-46。“坚持三者有机结合”作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是对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底蕴的提炼升华,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切实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理解、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实践进路:不断夯实“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思想、价值和制度基础
理论的生命在实践中孕育,理论的价值在实践中彰显。“坚持三者有机结合”,需要在秉持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关联性等原则的同时,不断夯实思想、价值、制度基础,切实推动“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深化发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进的根本指南。
“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必须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这既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的统一战线、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内在要求。具体言之,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8]。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9]。同时,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新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
“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必须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优势特征、价值追求、实践要求,以发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根本要求,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全局性与根本性。“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是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拓展。当前,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方向,“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是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是“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逻辑起点,也是“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理论指导;“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同时,党的领导贯穿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发展全过程。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
习近平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4]608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根本指向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民心政治”[10]。“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是民主的价值内核,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彰显人心政治价值的民主形态。
“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二字已经深深地融入党的血脉。基于此,落实“坚持三者有机结合”,一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2]70。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开展协商,广泛听取民意,做到科学决策、造福人民。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生动彰显。统一战线成员多、作用重要、涉及面广,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主体。在发展协商民主的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出很多新平台和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协商民主体系,提高了协商民主的效果。三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2]37。体现人民意志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遵循。马克思指出:“国家制度一旦不再是人民意志的现实表现,它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幻想。”[11]“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必须体现人民意志。通过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政治优势,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协商民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沟通协商广泛征求社情民意,能够增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使决策符合人民意愿。要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决策施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必须保障人民权益。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深入群众,确保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也不断增强,应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各种途径行使国家权力,切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人民积极主动参与协商民主,也正是人民权益的客观反映。“坚持三者有机结合”,要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保障人民依法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协商渠道同人民进行沟通、商量。“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必须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任务越是繁重,斗争形势越是错综复杂,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三者有机结合”既是全新总结,也是全新实践,需要不断激发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行稳致远。
“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必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进行考量,是中国共产党重视统一战线的逻辑起点。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作用,就体现在“四个凝聚”(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凝聚共识),体现于“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4]607。习近平指出:“说到底,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民主党派、无党派、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海外等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达数亿之多。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把这么多人团结起来,我们就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12]统一战线作为“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重要要素,在“有机结合”中起着桥梁枢纽作用,联结着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在一定意义上说,统一战线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目标也在于此。因此,如何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坚持三者有机结合”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解决该课题的钥匙就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须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就要在思想上改变“不重视统一战线”的错误观念,从战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凝聚统一战线最广泛政治联盟的人心、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既要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又要尊重包容差异。一致性是同,多样性是异,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的重要契合点就在于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要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并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就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增强国家层面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我国宗教在新的时代方位和本国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本土化,实现政治认同、社会适应、文化融合。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凝聚其思想共识,促使其爱国奋斗,特别是要鼓励支持他们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积极投身改革创新一线,施展才华和抱负。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就是要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家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努力将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必须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就是要培育和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爱国精神,争取人心回归;要增进两岸的心灵契合,增强台湾同胞支持统一的力量;就是要涵养壮大知华友华力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凝聚海外侨胞致力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人心力量,同圆共享中国梦。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就是要为统一战线蓬勃发展涵养水源、积蓄力量,提供组织保障,确保薪火相传。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就要在固守圆心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共识,要科学认知潜绩与显绩关系,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根据实际情况保持灵活性;既要有团结,也要有斗争,以求得真团结,扭转部分干部不会做统战工作的情况。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彻底解决“统一战线不统一”的问题。要因应时代发展,特别是面对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必须认真做好网络统战工作[13]。大力加强数字化建设,打造网络统战平台、网络宣传矩阵。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实现“键对键”“面对面”“心连心”的统一。
(三)夯实“三者有机结合”的制度基础
制度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坚持三者有机结合”需要制度体系的支撑。“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关联特别紧密的制度主要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协制度等四项制度。坚持和完善上述制度,是“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一系列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等组成的制度方阵,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是一项关乎长远、关乎全局的重要制度,是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党的领导制度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根本制度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建立了党的领导制度。在对党、政、军实现领导的过程中,确保了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而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许多制度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被确立为根本领导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挥引领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切实提升坚持党的领导的使命责任意识。要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基础。要完善“两个维护”的各项制度,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党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的有关制度。要健全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通过统一战线、协商民主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通过“坚持三者有机结合”健全决策机制,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注重领导艺术,提高领导本领。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特别是要坚持自我革命,以良好形象赢得人民支持和拥护。
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4]10-11这项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制度,是“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1]13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4]610。根据时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强化政治引领,做好政治交接,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要“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2]39,通过民主协商、民主监督、联谊交友等方式,增进团结的广度、深度,提升多党合作质效。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2]39,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14]12,不断提升民主党派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15],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和叙事体系研究,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多党合作的故事,讲好民主党派自身的故事,实现最广泛的国内认同与最普遍的国际理解[16],增进人们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2]38要继续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各协商渠道之间的衔接、同向发力,确保协商领域、议题、主体、程序全覆盖,提升协商实效。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化协商平台,开展协商试点,推广典型经验,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和发现新的协商形式。要切实通过学习培训、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确保协商不走过场、不走形式,提出真知灼见,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要加强监督督促,及时跟进协商成果的转化,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17],是实现“三者有机结合”的制度设计和有效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要切实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统战功能。要“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2]38,广泛凝聚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抓住中心环节增强政协委员向心力,将凝聚共识融入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过程。要创新平台载体,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做到“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既面对面,也键对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传递党的声音,听取民众诉求,帮助解决问题,增进团结效果。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强化协商形式与协商内容的匹配、协商程序与协商效率的统一,探索新的协商方式和实践载体,使协商民主既广泛多层,又兼具制度化与灵活性,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委员的思想观念、意识觉悟,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履职尽责。要切实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推动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增进团结更有力、服务中心更有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3.
[4]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82.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59.
[8]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J].党建研究,2023(5).
[9]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N].人民日报,2022-10-18(1).
[10]张爱军.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民心政治[J].党政研究,2022(1).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3.
[12]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58.
[13]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N].人民日报,2022-07-31(1).
[14]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5]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 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发挥更大作用[N].人民日报,2023-01-17(1).
[16]朱小宝.新媒体语境下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建构探析[J].攀登,2021(1).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N].人民日报,2023-
03-19(3).
责任编辑:祝远娟
收稿日期:2024-01-11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YBA286)。
作者简介:朱小宝,男,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学报执行副主编,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湖南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