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在教学设计中的理解与运用
2024-11-02何捷
从“课堂观察”的角度研究教学设计,能让教师从结果反思初始阶段,从源头上做出调整与改良,让教学设计更有助于课堂学习真实有效地发生。
所谓“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向着明确的目标,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当前一线教学实践中,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领衔开发的观课评课“LICC课堂模式”运用得较为广泛。该模式强调注重对课堂中已经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结合观察后的统计量表来指导教师的执教行为。“LICC课堂观察模式”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这4个维度,罗列了68个观察点,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
本文在观察的诸多选点中,从“教师教学”维度中选取“课堂提问”这一观察点进行解析。课堂提问是和教学设计密切相关的部分。课堂提问中需要观察的是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问题的认知难度,候答的时间以及理答的方式等。课堂提问关乎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并提出什么问题、如何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如何理答等。这些因素都能直接左右教学设计,影响设计产生的效果。对此予以关注与观察,能有助于改进教学设计,让其更为充分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LICC课堂观察模式”下的课堂提问,分为“问题设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四个模块,评价的量表见“课堂观察量表”(下一页)。
对照“课堂观察量表”,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天窗》一课为例,阐述设计课堂提问的四个要点。
要点一:从问题设计角度看,提问基于对目标的理解
课堂提问有多种类型,有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探索性提问、反思性提问。所提的问题有的指向认知层次中最低的识记,有的指向理解运用、分析综合,有的是对之前学习活动的评价。无论设计何种问题,其价值都在于触发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抵达目标,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在设计问题之前,最紧要的事,自然是优先理解学习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为“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此,结合《天窗》一课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有哪些句子非常关键?”“在关键句的学习和理解中,你产生了怎样的体会?”这样的问题,涉及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综合运用。从问题对目标的指向性看,提问明确指向达成目标的核心部分,回答时需启动综合多样的认知能力来参与。问题能让学习的层次感变得丰富,同时,问题针对全体学生提出,具有开放性,能够引发集体共同思考。在学生回答的不同阶段,教师要能接纳各种观点,不必草率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表述个性化的理解结果,初步达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目标。在推进阶段,还可以针对学生阐述的结果进一步探究,形成课堂学习中更多元的成果。
上述问题属于能牵引全文的“总问题”,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牵动“牛鼻子”的问题。在总问题之下,还可以有些面向局部细节的“子问题”。例如:“文中两次用到了‘慰藉’这个词,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成为‘我’童年唯一的慰藉?”此问题中的‘慰藉’来源于学生找到的关键词句。子问题在总问题之下,让学生追根溯源继续探索。从形式上看,子问题属于“探索性问题”。问题指引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句,这依然是在目标的统领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走进字里行间,理解文章深刻含义的学习之路。
要点二:从教师提问方式看,提问需促进学习迈向深度
提问的设计应助力学习不断迈向深度。从教师提问的方式看,有直接问、间接问、概括问、具体问等。基于学情,第二学段四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时,教师可以更多设计直接发问,由此打开学习的端口。
例如,可以设计成从直接提问开始:“‘慰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是直接询问词的“本意”。进而追问:“‘慰藉’这个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这是在追问词语的“文中之意”。紧接着还可以提问:“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慰藉?当有人慰藉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是将关键词放置在生活场景中,询问词语的“语用之意”。此后还可以继续提问:“文中的小作者被天窗慰藉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体验?”这是针对目标的核心问题,问出关键词语的“情感含义”。一次又一次提问,一层又一层加深,层层深入,不断让学生迈向深度学习。教师的提问,也从最开始的直接问“词义”,再到对内涵发问,最后对理解文意展开概括性的提问。提问的方式在调整,提问的层次便在逐步升级,学习也在不断加深。
要点三:从学生回答方式看,问题的回答应视为多样化学习
问题提出后,学生回答的方式有多种,如个人回答、集体回答、分组讨论后回答,也有无应答。可见,提出的问题就应该成为推动学生以各种方式展开学习的力量,并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有分享、有提升。
当设计的问题由学生个人回答时,学生阐述的是个体学习结果,课堂学习能呈现高密度的师生互动。例如,《天窗》中的问题:“你的生活中,有人给过你‘慰藉’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让多个学生发表个人感受,联系个体生活经验。有的问题适合集体回答。例如在《天窗》一课的执教中,还可以设计问题:“文中几次写到天窗带来的慰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朗读进行回应。有的问题具有思考价值,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回答。以问题为抓手,就能在这一环节组织合作学习。例如前文所说的探索性提问、概括性提问等,都可以让学生“缓一缓”“研一研”“议一议”,合作进行充分的准备,结合集体智慧呈现答案。《天窗》文末说:“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在结课阶段,教师还可以设计提问:“结合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一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个体而言,无疑是需要讨论的,是需要结合集体智慧共同解决的。这样,提问后学习的组织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要点四:从教师理答行为看,提问应给予学习强劲动力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的理答方式也应有所对应。回应学生的回答,可以简单重复学生的答案,也可以暂时不做回应而让学生继续思考。但更为可取的是,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在鼓励之余进行追问,这样还可以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问题,再进行辨析。鼓励、追问、辨析,都是引发深度学习的优质理答行为,也应成为得到强化的设计。
教师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停留于简单的肯定或漫不经心的回应,甚至是多次重复学生的回答。最糟糕的是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只顾执行自己的教学环节。理答就是教师的一种态度,也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它能够让学生不止于此,更进一步,实现“跳一跳摘果子”。
例如当学生回答出“小小的天窗,让我在黑夜里,看到了窗外的大世界”时,教师可以先予以鼓励和肯定,并要求学生继续做细致的表达。教师可以追问:“作者当时看到了怎样的一个世界?”学生可能结合课文内容,给出答案:“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之后,教师还可以继续鼓励并继续追问:“难道天窗外,真的有山,有马,有巨人,有灰色的蝙蝠,有会唱歌的夜莺,还有霸气的猫头鹰吗?”学生可以借助文字展开说明,解释这一切源于作者的想象,来自放松的心情,这一切恰好说明作者得到了慰藉。而这些作者脑海中的画面,教师带领学生继续探索,则可以辅助学生理解什么叫“无中生有,虚中看实”。教师通过不断鼓励,以及在鼓励之后的追问,给予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也让学习的效果不断增值,学习的成果也不断涌现。理答,让整个学习不断进步。
课堂提问是教学设计中尤其需要得到关注的,可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借助问题牵引学生迈向深度学习,是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努力思考并践行的。相反,不对问题进行设计,放任学生碎片化随意回答,则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消磨学生的学习意志,乃至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