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视阈下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
2024-11-02范学谦费轶豪李嘉恒陈诗文
摘 要: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于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发展机制,分析了其当前形势之下进一步发展存在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对策。结论认为,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建设要考虑多重发展机制的综合作用效果,明确当前内外循环存在的主要风险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改进,以充分发挥其在双循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展开对内陆自由贸易港研究,有利于开辟和联通湖北外贸走向全球的新通道,更好地发挥内陆自由贸易港在促进湖北省外贸高质量,提升物流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借此通过分析已有的自由贸易港运营情况和不足之处并结合鄂州花湖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之路径,为中国内陆地区外贸经济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推动双循环国策实施落地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双循环;自由贸易港;外贸发展机制;高质量发展;航空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562.8;F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559(- 2024)08-0089-07
一、引言
在加快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线、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新格局的大环境中,自由开放新高地——花湖机场自由贸易港应运而生。从国内方面看它是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从国际方面看它促进了全球化发展过程,它能起到活跃港内经济,联动国内经济,联系国际市场等特殊作用,是国内外双向连接点。2022年7月17日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在过去的一年中,花湖机场的货物和邮件吞吐量达到了10103.877吨,其中包括8720.23吨的国际货物和邮件。花湖机场作为亚洲的第一个专门从事货运的机场,其货物运输的核心功能正在逐渐得到发挥。目前已开通了从北京到香港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航班服务,初步实现了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间的无缝对接。天河机场和花湖机场的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正在快速发展,这将极大地促进湖北武汉与全球的交通流畅。2024年3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花湖机场对外开放,标志着该机场即将迈向“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崭新征程[1]。花湖机场计划在对外交往中采纳新的发展策略,这将为湖北与全球各地的经济、人员和文化交往创造更为便利的环境。这将为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的动力,并为构建内陆的开放高地和推动国内外的双循环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2023年,湖北省内各机场的货邮吞吐总量达45.8万吨。其中,武汉天河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20.64万吨,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9.22万吨,同比下降30.9%;而鄂州花湖机场货物吞吐量达23.25万吨,相比2022年同期46.8吨,增加5100倍。截至2024年6月,花湖机场累计开通14条国际货运航线、48条国内货运航线以及16条国内客运航线。在2023年,仅用了65天时间,分6批次完成43架全货机转场,实现了从建设期到运营期、从航班低频到高频、从杭州枢纽到鄂州枢纽的“三个”安全平稳切换。此外,花湖机场开通了55条国际国内货运航线,建成了覆盖全国25个省、38个市的轴辐式国内货运枢纽,基本构建一个联通全国,辐射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2]。其单日全货机航班起降达90架次,位居全国第二;单日货邮吞吐量超过2000吨,跻身全国前五。机场还获批了高峰小时容量33架次。相比同类机场,花湖机场的这一获批时间提前了整整六年,创造了行业内的最快纪录。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24.5万吨,为湖北打造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提供了坚强支撑。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花湖机场作为“出海口”,对提升湖北省综合运输能力和促进外贸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对于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推动机制也是多方面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提出了建设“四个中心”新要求,以及长三RyFIGP2sbNQ2qJyqo8HcvETNbcg4FE7A9TKNrxgCIC8=角一体化上升至国家战略,为花湖保税港区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难得机遇。然而,花湖自由贸易港正面临的两重挑战,限制其充分实现双向连接的能力。一方面,自由贸易港内部市场竞争不足,导致国内的大规模循环受到限制;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逆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席卷全球,这也妨碍了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双向循环。在此内外环境的不利影响之下,需要借助“看得见的手”来帮助建立公平竞争市场,从而使自贸港运行动态可持续发展。政府的中立干预和市场的公平竞争构成了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花湖自由贸易港作为一个双向的连接点,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优势区域,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公平竞争的重要场所[3]。
目前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背景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国内大循环,还能有效连接国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对于优化我国区域开放布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有助于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国内外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链优化升级。因此,从双循环的视角出发,研究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建设,对于理解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等方法,对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建设现状、发展机制、风险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4]。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双循环背景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发展机制、内外部主要风险、运营模式、国际合作等方面。本文目的一是为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明确其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明确其建设面对的主要风险挑战,有针对性地推动内陆自贸港建设的政策完善;三是通过分析借鉴,为我国其他内陆自贸港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二、花湖机场的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双循环发展机制
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开放,通过提升交通物流枢纽功能、促进产业集聚与升级、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对外开放与合作以及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如图1所示。这四个机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并列递进关系,共同推动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实现[5]。以下是对每一个机制的具体说明。
(一)推动物流枢纽带动外贸增长机制
根据湖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6449.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进口2116.4亿元,增长7.9%;出口4333.3亿元,增长4.7%。对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进出口额分别为1085.2亿元、825.6亿元,分别增长13.6%、10.1%。截至2023年12月,鄂州市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8.7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进口达26.9亿元,增长52.0%;出口31.8亿元,增长29.9%[6]。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自花湖机场建成后,鄂州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经济区,其对外贸易潜力巨大。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的设立可以有效利用其地理优势,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简化海关程序等措施,吸引外资企业投资,从而加速湖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吸收新的投资和资本流入。此举不仅能增强湖北的对外贸易规模,还能提升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助力国内国际循环同步发展[7]。
(二)提升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机制
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有助于吸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企业落户。这些企业可以利用花湖机场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进行产品的进口、加工和再出口,快速且积极地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贸易链。
其次花湖机场定位于专业的货运机场,在1.5小时飞行圈内可覆盖中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基本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高效运输。其可与武汉的天河机场实现功能的互补联动发展,两大机场通过协同运营,共同建立其独特的民航客货运“双枢纽”格局,打开“空中出海口”。这种模式可保证民航客运的正常运作,也可提升货物流通的速度。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可增强湖北省的对外开放的发展动力。这打造了全国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构建一个高度集成、智能化的供应链网络,通过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产业链国内外企业的协同合作,共同营造积极有序的产业生态环境。
(三)促进产业集群与升级机制
作为多方联建的花湖机场,它不仅是顺丰速递的主场,还是湖北省“一号工程”,更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地的关键部分。推动花湖机场发展的力量是全方位的,这使得其发展潜能得到快速释放。市临空经济区2019年底成立至今,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8个,总投资1403.15亿元。一个又一个临空偏好型产业落地,鄂州正携手武汉、黄石、黄冈等地,抢抓机遇加速临空产业布局。4月9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到花湖机场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强调,全力推动花湖机场打造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是指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航空港口区,通常实施自由港政策,对进出港区的货物免征关税或只征收少量税费,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各种商业活动[8]。探索建设鄂州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是助力花湖机场尽快成为“中国孟菲斯”的最大利好,这项重要的前瞻性规划将通过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制度创新,促使鄂州及周边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集聚全球优质生产要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培育和打造世界级临空产业集群。
随着电子商务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贸易业态如跨境电商、国际贸易服务外包等新模式迅速崛起。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可以为这些新业态提供一个充满机遇的开放环境,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2023年5月,鄂州市通过了一项国际供应链中心项目,意在打造配套鄂州花湖机场的高标准跨境电商示范园区。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8亿元、年税收2000万元以上。此举不仅能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双循环发展增添新动力,还能促进湖北省在全球贸易网络中更有效地融入。
(四)改善交通现代化与便利化机制
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决定着经济的发展快慢。湖北传统硬件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全省客运站场建成36个,货运站场(物流园区)建成24个,有效推动了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2024年以来,除了由顺丰航空开通鄂州至巴基斯坦拉合尔的国际航线外,另由国外航司新开通鄂州至俄罗斯莫斯科、印度加尔各答、埃塞俄比亚斯亚贝巴3条国际货运航线。5月初,“鄂州═达卡”“鄂州═芝加哥”国际货运航线相继开通,架起中国中部与东盟、美国中部直接贸易往来的空中走廊。当前,花湖机场正在洽谈跟进鄂州至白俄罗斯奥尔沙、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等10条国际货运航线,将在年内初步构建起辐射欧洲、北美、中东、南亚、东南亚、东亚、非洲的航线网络布局,在中国地理版图的有利地域优势迅速凸显。
同时花湖机场位于湖北省中心地段,经过长江经济带这一地域辽阔、地形多样的地段。这就决定了要发展鄂州花湖自由贸易港,就要打造立体联动通道。改善湖北立体连通通道的前提,就是以花湖机场为中心,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推动水运,航空,铁路,公路和管道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湖北省的交通联通性。通过优化空中、陆地及水路的交通网络,花湖机场可以成为国内外货物和人员流通的重要枢纽,保证双循环在流通中的速度,提高循环效率。且这样的立体交通网络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湖北对外贸易的效率。
(五)四个发展机制的逻辑关系分析
上述四个机制都是促进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互并列,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9]。每个机制的落实都为下一个机制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例如,没有高效的物流和外贸增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产业集群就缺乏物质基础;而没有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产业集群的升级也会受到限制。四个机制分别针对不同的领域和方面富有多元性,即物流与外贸、对外开放、产业升级、交通现代化,它们各自代表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机制都有其独立性的目标和作用,例如,物流枢纽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产业集群升级则是为了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每个机制的实现都依赖于其他机制的有效运行。例如,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效率就无法提升,从而影响外贸增长。而且这四个机制的实现存在一定的阶段性。首先,需要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构建物流枢纽(机制四),这直接推动外贸增长(机制一)。随后,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机制二)能够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创造条件(机制三)。从物流和外贸的增长到对外开放,再到产业升级,最后到交通的现代化与便利化,这一过程呈现出由基础到高级的层次性提升。每个机制的落实,都为下一阶段的提升打下基础。
三、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面临的挑战
湖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不靠边也不靠海,但通过内陆自贸港区的建设,来打通“空中出海口”,而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正是关键。同时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花湖机场的内陆自贸港建设也是推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双循环互动的关键举措。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10]。然而,该项目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若干挑战,需要正确识别各类挑战带来的风险。目前着眼于“双循环”国内国际背景之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建设挑战主要集中于自由贸易港内部市场竞争的不足和国际局势的逆全球化的趋势所带来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结果。
(一)外贸相关保障性与促进性政策亟待完善
鄂州花湖机场作为内陆地区,而内陆自由贸易港的运营需依赖于特殊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框架的构建。尽管自由贸易港拥有显著的政策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避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传统问题。相反,由于其自由贸易和高度开放的市场特性,它对市场机制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11]和强烈。同时也会带动武汉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转型跨越,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对自由贸易港来说,建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激活其内部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内陆自由贸易港需要与国际法律、贸易协定以及国内法规相兼容,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法律的有效实施。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于货物通关速度和监管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花湖机场在有关口岸开放、海关监管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较少,尚待进一步明确职责划分。此外,税收优惠、关税减免等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也需纳入考虑。
(二)国际贸易环境带来的外贸合作不确定性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美国为领头的先进国家正在遭遇产业的空心化、制造业的衰退等众多挑战。这些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以及对劳动力素质的忽视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由于金融危机和贫富不均的加剧,这些国家开始深入地进行自我反思[12]。
高端制造业的回流、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贸易战和技术战近几年来,自由竞争和市场法治的核心原则正在逐渐被破坏,这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如今国际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如贸易战、政治波动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花湖自由贸易港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13]。内陆位置可能使得这些外部冲击的影响更加显著,由于转运链条较长,对国际市场变动的响应速度可能较慢。
(三)产业集群规模较小,外贸合作吸引力不强
花湖机场作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亚洲第一货运机场,生产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特别是招商引资方面,培养适合临空经济的产业不多不强,内外联动促进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点线面尚未形成。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源于市场活力的焕发,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要更多的民营和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生产力。由于鄂州本身的经济体量较小,2022年GDP为1264.55亿元,位于全省第13位。而且临空自贸港建设刚刚处于初具规模的发展阶段。不同于上海、东京、纽约、法兰克福、香港的国际大都会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体量与内生循环大需求,目前来说鄂州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临空经济发展仍然是规模亟待扩大,高端产业仍需进一步发展的状态[14]。
(四)配套基础设施及交通设施建设须加速
花湖机场作为内陆港,其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物流效率的提升。而这也意味着建设现代化的自由贸易港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包括交通网络、物流中心和高科技通信设备。内陆位置意味着其与国际航线的直连能力有限,需依赖高效的陆路和铁路网络进行货物转运。截至2024年4月,花湖机场目前仅开通国内货运线48条,国际货运航线14条。航班频率较低,无法满足大量货物的快速转运要求,影响外贸量的增长。此外,内陆自由贸易港的仓储和分拨中心需求巨大,对地面交通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体物流体系通过建立高效的运输网络和物流设施,可以优化货物流通的过程,提高货物的处理速度和效率。这有助于降低货物的滞留时间,减少货物损失和损坏,提高物流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花湖机场目前在多式联运,立体物流体系方面的相关建设较弱,需后续重视补强此方面。、
诚然,目前花湖机场虽然已经建设投用,其运营模式日益成熟,货运吞吐量增长迅速。但想要接轨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做到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与世界的双循环建设格局的“突破点”还需要多方面考虑目前所面临的风险挑战。这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资源倾斜、内生动力培养、外贸风险管理优化等众多手段来减轻挑战压力破局。
四、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对策
(一)制定灵活且具前瞻性的政策体系
为了能进一步促进花湖机场自贸港的外贸发展,需要对于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框架,制定灵活、前瞻性强的政策,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同时,政策制定应当参考国际自由贸易港成功案例,结合本土实际情况,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法律的严密性[15]。建议设立专门的法律顾问团队,与国家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政策的制定既符合国内法律也能适应国际贸易的规则。同时,可以设立试点区域,先行先试新政策,根据实际效果逐步推广。
(二)强化外贸风险管理和国际合作
逆全球化的趋势与贸易保护的陷阱是密切相关的。为了有效应对逆全球化的障碍,我们首先需要深入分析贸易保护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并通过公平竞争的原则来产生对抗的力量。目前鄂州招商的目标是精准开展对欧洲和沿海招商,在此目标下,鄂州将积极地参与各类经贸活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应对国际贸易波动和经济危机,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协议加强与国外港口的合作。同时,推广国际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花湖机场自由贸易港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三)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临空产业经济集群
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花湖机场,鄂州重点发展现代仓储、保税物流、飞机维修等航空运输业,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临空制造业,跨境电商、离岸金融、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聚焦武汉新城建设,以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等为龙头,协同武汉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容百锂电、虹润高科、南都新能源等为依托,延伸动力电池产业链。推动葛店大健康产业园与光谷生物城深化协作,擦亮中国“药谷”品牌。重点布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推进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16]。让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优势变成湖北外向型产业与经济发展胜势。
(四)强化基础设施与解决融资问题
首先,需要加强与花湖机场相连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网络设计,提高货物转运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加快花湖机场的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同步发展,推动高铁进机场,充分发挥三江港的铁路口岸,拓展出海新通道。同时可以考虑建设智能物流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加快建设枢纽节点,进一步构建高效便捷的集疏运体系。为了解决融资问题,也可以考虑公私合营模式(PPP)来引入私人资本,此外,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是筹集资金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些多元化融资方式,可以降低政府财政压力,同时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培养专业化人才,致力于航空都市建设
确保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与本地经济互利共赢,促进当地就业,通过提供培训和教育项目增强当地居民的职业技能,使其能够从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中受益。我们还可以参考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成立一个竞争政策委员会的专家咨询团队,目的是通过引进这些专家来为自由贸易港培养具备竞争法和竞争政策专业知识的人才。制定具有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才加盟。
五、结论与展望
花湖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必须与湖北省外贸发展的需求和“双循环”新的发展模式保持一致,因此需要进行政策体制的创新和改革。要以开放推进开发,通过引进来促进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口岸通关,物流体系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进度。利用政策和资源的双重优势,集中力量发展贸易、金融、旅游、教育和医疗等服务行业,以促进制造业的持续优化。同时,要加强产业链配套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科技等独特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进步,并积极吸引高科技专家和顶尖企业的加入,积极推进自贸区制度机制创新[17]。为了进一步强化法律制度,要努力打造一个产业高品质增长、内外融合的高效治理结构和贸易操作机制。为了提升本地居民和公职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务态度,以及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的高素质自由贸易区的人文氛围,要特别注重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和内涵式发展的促进。加快推进自贸区创新改革试验,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地促进花湖向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健康、可持续和高品质方向发展。
花湖机场自由贸易港被寄予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期望,在国内外各个层面发挥着多重作用,成为“双循环”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纽带。优化自由贸易港的商业环境并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结构变得尤其关键。自由竞争秩序是保障市场主体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的重要机制[18]。在自由贸易港中建立一个公正的竞争市场环境是激活市场活跃性的核心,同时也是促进自由贸易港向高品质方向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自由贸易港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自由竞争秩序缺失、监管体制不完善等。促进自由贸易港内公平竞争的实现,将有助于消弭西方国家的不实指控,推动自由贸易型港口经济的繁荣发展,并加速全球化的步伐。本文总结了花湖机场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通过其面向全球的交易平台向世界推广中国的竞争规则,旨在揭示贸易保护主义的真面目,扭转逆全球化趋势,真正落实自由贸易港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在国内循环网络中的主导作用,树立为统一国内市场的领导者,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省际贸易壁垒,加快资源开发、人才和其他要素的流通,完善市场环境,简化自贸区准入流程,规范自贸区市场秩序,深入挖掘试验区的消费和投资潜力[19]。必须牢牢抓住内陆型自贸区国内循环的有利条件。外贸与国内贸易不应刻意割裂,自贸区应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同时不忽视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推动力,构建一个统一、开放且有序竞争的自由贸易区市场结构,以降低国内商家参与国际贸易的难度,并激励他们扩大对外出口业务。同时,在理念上要实现对外开放,使内陆型自贸区的规则更加透明、开放、简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卫波.推动鄂州花湖机场提级发展锚定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战略定位[J].中国经贸导刊,2023(3):22-24.
[2]屠尚雨.内陆自贸区贸易便利化评价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
[3]史本叶,王晓娟.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J].社会科学文摘,2019(10):44-46.
[4]Alemayehu B H . The 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the road ahead for the continent’s bold integration projec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and Policy, 2023,22 (2): 53-66.
[5]孙海波.西部内陆自贸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3.
[6]朱长征.国际陆港作用机理与布局规划理论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10.
[7]叶鹏昊.内陆自贸区设立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开放促进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
[8]彭智敏.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架构[J].改革,2014(6):34-36.
[9]王昌林.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10]VIOLETAR.The dry port concept:Application in Sweden[J].Logistics ResearchNetwork,2005(9):379-382.
[11]那琳琳.新发展格局下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12]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J].求是,2020-10-31(21).
[13]徐则林“.双循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特殊定位与实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11):12-22.
[14]史本叶,王晓娟.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J].社会科学文摘,2019(10):44-46.
[15]葛阳琴,何晓风,谢建国.中国区域“国内国际双循环”:路径、特征与联动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41(05):27-48.
[16]范欣,蔡孟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9-29.
[17]葛阳琴,何晓风,谢建国.中国区域“国内国际双循环”:路径、特征与联动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41(05):27-48.
[18]师应来,周丽敏“.双循环”的理论逻辑、发展进程与现实思考[J].统计与决策,2021,37(10):151-154.
[19]刘元春.刘元春: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20(11):44-4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ahu Airport Inland Free Trade Port fromthe Perspective of Dual Circulation
FAN Xueqian, FEI Yihao, LI Jiaheng, CHEN Shiwen(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0, China)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that takes domestic cir-culation as the mainstay and promotes mutual reinforce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ual circ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land free trade por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release of domestic demand potentialand facilitating smooth domestic circul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of the Huahu Airportinland free trade port within the new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it faces under the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vid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he conclusgh+FNpaJ0YeHGBIqv/t89/GwxLyETqjf2toN/6vHmks=ion suggest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ahuAirport inland free trade port under the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should consider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multipl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identify the main risk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urr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circulation, and make targeted improvements to fully leverage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dual circulation strategy. Con-ducting research on inland free trade ports in this context is conducive to opening and connecting new channels forHubei's foreign trade to the global market, better playing the role of inland free trade ports in promoting high-qualityforeign trade in Hubei province, and enhancing logistics efficiency. Moreover,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operationconditions and shortcomings of free trade ports and combining them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Huahu area ofEzhou, a feasible path is summarized to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integrating the foreign trade economy of Chi-na's inland areas into the global trade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circulation national policy.
Keywords:dual circulation; free trade port;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mechanism;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via-tion industry cl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