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与发展探究
2024-11-01谷丽婧胡学锋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来临,将数据资源作为要素,将现代网络信息作为核心载体,将现代通信技术有效运用作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新的经济形态。尤其是在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全面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运用其中,对于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也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本文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上海长宁、杭州西湖、江苏太仓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并提出了社区智慧养老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旨在为新时期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社区养老智慧养老养老服务
ResearchontheModelandDevelopmentofCommunitySmartElderlyCareServiceUndertheBackgroundofBigData
GULijingHUXuefeng
JinzhongCollegeofInformation,JinzhongCity,ShanxiProvince,030800China
Abstract:Theeraofdigitaleconomyhasarrivedcomprehensively.Theeconomicdevelopmentmodelthattakesdataresourcesastheelement,modernnetworkinformationasthecorecarrier,effectiveuseofmoder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asthekeyeconomicdevelopmentmodel,canpromotethequalityandefficiencyofChina's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whichhasbecomeaneweconomicform.EspeciallyinthecontextofthecomprehensiveaccelerationoftheconstructionprocessofDigitalChina,BigDatatechnologyiswidelyusedinallwalksoflife,whichhasalsoplayedapositiverolein&nbmSXbfRalx6qm7B6W0wCS6Xb4Djoov1fBGDyE2xX4EOQ=sp;promotingtheinnovativedevelopmentofChina'scommunityelderlycareservicemodel.Thispaperputsforwardthedevelopmentstatusofthecommunitysmartelderlycareindustryunderthebackgroundofbigdata,pointsoutthecommunitysmartelderlycareservicemodelsinChangningofShanghai,WestLakeofHangzhouandTaicangofJiangsu,andputsforwar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pathofthecommunitysmartelderlycaredevelopmentmodel,aimingtoprovidetheoretical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thesmartelderlycareindustryinthenewera.
KeyWords:BigData;Communityelderlycare;Smartelderlycare;Elderlycareservice
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来临,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嵌入到了社会不同情境,正式开启了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大幕。作为养老服务产业和大数据技术有机融合的衍生物,社区智慧养老是继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传统社区养老之后的一种全新智能养老模式,其是突破我国现阶段养老供需不均衡发展困境及弥补资源分布碎片化问题的重大举措。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确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同时,重点提及利用数字治理逻辑,以推动我国智慧养老保障事业获得创新发展,为新时期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及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发展方向、指明了技术路径[1]。
1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1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基于全国性统计资料来分析,自2000年开始,我国老龄化人口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占有比例持续上涨。截至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3.5%,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5%,老龄化人口在2025年达到高峰。基于“银色浪潮”的冲击和影响,社区智慧养老成为老人享受退休的主要生活模式,其行业发展潜力也在日益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经初步达到4.8万亿元,发展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尤其是自2020年开始,将过去网络积累的、难以看见的市场逐步演变为可视化市场,由此,智慧化社区养老产业也真正进入成熟阶段。预计在2025年,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将会达到22亿元,同时将会形成更为全面和完善的智慧养老产业体系。
1.2智慧养老试点示范基地逐年增长
近些年,我国针对与智慧养老有关的企业持续颁布政策,予以大力扶持,通过其领头羊效应,推动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取得了全面发展和进步。2017—2019年,我国三部委分别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针对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同时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截至2017年,只有少数省市展开与社区智慧养老有关的试点工作,而近些年,我国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社区智慧养老应用示范项目,共计531个。以广东省护理中心为代表,首次打响了国家级智慧医疗基地的建设第一枪,投入共计4亿元人民币,预计将成为我国在医疗服务产业上的发展标准。北京市于2021年初启动了雄安区的智慧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其目标在于建成县、镇和村三级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以满足区域老人在健康医疗上的服务需求。基于国家政策及社会多个层面的大力扶持,我国各省市的养老服务已经获得了初步推广,同时,智慧社区养老产业也开始普及[2]。
2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分析
2.1政府主导公办模式
上海作为我国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早在2010年上海便展开了社区智慧养老的试点建设,旨在运用科学技术弥补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同时,秉承着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宗旨,持续推进养老保障模式的改革,形成了9073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将社区作为智慧现代化养老建设的承载载体,并基于数字化全面转型的发展规划之下,利用一网通办和一网通管,遵循技术嵌入、制度技术互动和智力转型的逻辑维度,改善了养老政策体系,如图1所示。利用大数据技术及上海财政部门的支持,其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特征表现在政府主导公办。尤其以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管理中心为代表,是技术介入和政府主导有机结合的典型,其特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首先,将政府作为主导,从上到下持续推进社区智慧养老的建设。这一大数据管理中心由当地民政局作为牵头组织,旨在创造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化管理数据平台。按照上级政府部门要求进行统一化部署,实现技术和内容的同步开发。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照护中心作为嵌入模块,实现多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得到优化。
其次,这一大数据管理中心的建设依托于六大功能系统、三大管理平台、一大管理数据库,融合6个辅助系统,可实现云、管和端一体管理,智慧养老真正地达成了供需匹配,形成智慧社区养老的供应链。同时,在门磁报警器、烟雾感受器等智能终端获得数据之后,可以及时上传到数据库。利用智能分析辅助系统,可对数据信息展开分析,提供服务供给。综合考量老年群体智慧手机普及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在智慧大数据管理中心的建设上,可提供一键通功能,为老年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一键点击便可点餐或挂号,这种操作简单的服务模式已经投入到试点工程的建设。并在这一管理系统中设置了养老顾问岗位,可协助老年群体进行服务订购、了解政策,并获得有关专业知识科普[3]。
2.2市场主导民营模式
浙江创建出了自负盈亏和供需匹配的市场准入竞争机制,并在企业产品研发的不断完成过程中优化了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水平。服务模式为企业供给、政府补贴、老人消费、社区协助。企业模式特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首先,利用养老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创建出了社区智慧养老的专业平台。2014年,浙江便在杭州西湖成立了本省首个养安享社区服务中心,区域民政局对其给予了在政策和场地上的支持。同时,融合本地媒体、集团、企业等共同出资,创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利用媒体的力量,让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和服务范围得到全面拓宽,打通了在养老服务上的最后一公里。
其次,将嵌入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核心载体,创新了养老服务的商业会员卡模式,老年群体只需在该平台中登记个人信息,便可以免费办理养安享会员卡。并从需求端形成个人档案管理数据库,利用该养老卡便可以参与到各种养老活动中,并购置专属服务。同时,这一中心还利用专属App终端实现了呼叫热线与服务中心数据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可对其进行需求识别。在形成老年服务需求订单之后,可结合项目的时间及对象分配具体的服务工作者,服务工作者可以直接提供上门服务,真正地实现了从需求端到服务端的精准递送[4]。
2.3社会主导互助模式
养老模式社会化主要指的是实现养老主体、客体、内容和方式的社会化。基于主体要素来分析,社会化养老的核心在于将社会主体履行其社会责任作为核心、家庭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伦理责任作为辅助,并将政府和社区作为整个社会化养老过程的补充赡养,形成机制。在长三角地区,江苏为首个实现富裕的长寿之乡,其于2014年便开始了互助型养老的试点,并持续在社会化养老新路上做出有益性探索。江苏太仓市实行的社会化养老主导互助模式主要是把社区作为核心,并在老年群体中建立互助养老小组,以一系列举措吸纳养老服务志愿者、非营利组织、家庭、供应商等,形成组内互助和组外自愿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具体来说,其特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首先,相较于传统的服务模式,互助式养老模式是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网络的深度耦合,可实现参与主体向外的延伸及扩散,从血缘到地缘到社会陌生群体。社区作为互助式养老的主要推动者,基于政府大力支持和志愿团体的辅助,可以展现出应有的协调作用和统筹作用。将该地区超过六十岁的老年群体组建为互助小组,老年人作为整个互助体系中的被服务者,在个人身体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可以积极转换个人身份,承担一定的服务者角色,在辖区范围内与其他老年人互帮互助。
其次,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江苏太仓已经形成了“1+N”式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即通过“1个社区白日照料服务中心+N个日间照料服务总站”形成了“养老自助+养老互助”和“线下+线上养老”的融合管理体系。江苏太仓东市社区互助养老依托于社区,将其作为核心,担任各资源链主体决策连接的责任,直接把小组成员信息融入到答案数据库中进行集中管理[5]。
3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路径
3.1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技术支撑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研究时间较短、起步较晚,技术平台的建设及软硬件平台开发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尤其是科技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国个别地区社区智慧养老建设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核心,创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需要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水平,技术的研发过程除了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更加需要资金,因此,有关政府部门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社区智慧养老设备设施的研发提供支持。但是,也需注意,一味强调数字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设,很容易陷入技术冷漠,导致产生更为刚性的数字鸿沟,尤其是基于商品受众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之下,过度强调科技至上,将导致技术温度下降。因此,需要结合地区老年人年龄、地域和文化水平,在明确老年群体需求的条件下,实现数字平台养老服务的精准对接,实现供需平衡,克服技术使用带来的理性局限。
3.2坚持需求导向,助力精准服务
社区社会养老从本质上来说是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因此,以人为本是企业的基础理念。想要突破传统的供给导向局限性问题,则需要从老年人需求着手,站在老年人角度去思考问题,以精准收集数据。需要从根源上规避智慧不养老和养老不智慧的问题,养老服务的建设不可以出现过度关注线上和忽视线下的问题,老年群体更需要的是基于线下的实实在在的服务。因此,可以综合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对养老服务项目进行筛选,并实现在养老设施和养老机构上的线上、线下有效联动,提高信息畅通率。
3.3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数字鸿沟”
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年龄和文化均存在差异,对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水平也有所不同,想要从根源上消除“数字鸿沟”,除了需要创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还需将各种智慧服务实现和老年群体生活进行有效结合。
首先,需要持续推进智慧养老宣传,提高智能终端设备对于老年群体的吸引力。可以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有目标和有意识地融入智能手机终端培训,并通过社区老年机构为其提供科普及培训辅导,让老年群体可以及时使用并熟悉运用该平台。
其次,需要提高老年群体亲属对该平台的认知和信任。可以在社区互联网平台中加强对社会养老的宣传,让更多的老年群体了解社区智慧养老的价值和优势。
最后,针对智慧平台接受度相对较低的老人,可以定期安排志愿者为其提供操作指导,以提高其认可度。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持续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需要利用更为前沿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社区智慧养老。社区智慧养老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之下,通过建立健全老年群体监测系统、生命健康管理档案、活动跟踪轨迹体系等,对老年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进行精准评估,并为其提供一体化和一条龙养老服务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社区智慧养老发展现状的条件下,以上海长宁、杭州西湖和江苏太仓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作为案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促进老年生活群体养老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斌,朱文迪,姜忻月,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区养老服务系统[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3,35(5):109-111.
[2]王成,李东阳,周玉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责任网络、现实约束与机制构建[J].人口与经济,2023(1):120-138.
[3]严佳辉,张燕,葛松盛,等.嘉兴市“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2,42(12):885-889.
[4]张建辉,毛丽平.大数据智慧养老平台的设计开发实现[J].科技传播,2022,14(21):131-134.
[5]张涛,刘雨.“物联网+大数据”下的智慧养老社区商业模式构建与创新路径[J].经济论坛,2022(9):12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