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远方
2024-10-31王雷鸣
对于有着乡土文化情结的中国绘画创作者来说,黄河主题作品体现着艺术家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本土文化在场意识的认知。张宁的黄河主题绘画创作,逐渐摒弃了传统西式学院技术的影响 ,融入一种写意化的诗性表现,以一种诗性叙事的方式来讲述一段属于华夏大地的传说。从《黄河之水》
《红石峡游记》到《龙门记》,他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记叙着自己的人生履历。这些作品展现着他对故乡、乡愁的感怀和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也表现了他对故土的敬仰与热爱。通过静默的画面,无声地传达出他对历史、文化和人类精神世界的理解,让观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一种无言的震撼和心灵的共鸣。
张宁的黄河主题绘画创作,源自他初次陕北考察时期。这一时期是他绘画风格形成的重要转折点。在长时间沿着黄河游历中,张宁接触了大量中国早期古壁画、岩画、石刻。他的绘画形式也渐渐不再拘泥于对皖北室内静物场景的朴素描绘,更倾向于大风景题材中的材料运用,利用物质本身的堆积、流淌的效果,来建立一种平面化的、具有综合材料语言属性的水彩画语言体系。这种绘画形式受现代表现主义影响,画中的形象往往高度凝练、符号化,强调对物象本身文化意义的认识。作画方式也从对景写生变为写意化的后期创作,在画面的整体结构中呈现出一种粗犷的、稚拙的、朴素的人文情怀。这是张宁系列黄河主题绘画创作的开端。
乡愁与“意象·长河”
美国艺术家乔治亚·奥基弗说:“一个画家的调色板上能调出来的所有土地色,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都有。……这是我的山,它属于我,如果我画它画到足够,我就能拥有它。”张宁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乡土题材来进行创作,乡土——也一直是张宁绘画的重要的表象特征,而黄河是这种特征中的意象符号,他笔下的山河是他内心乡愁的倾述。《汇入黄河》是张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天际线边的黑色群山,深草浮动,窟野河、无定河与秃尾河三川并流,最终汇入黄河中,在奔腾、翻滚的水汽中慢慢归于平静,最后变成脚下的一片亮光。孤独的黑色山脉, 矗立在天地之间, 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望者, 历经风雨, 依旧坚韧。 山体上的白色线条,是大自然用岁月雕刻而成; 群山似匍匐在大地上的巨蟒, 长 河蜿蜒而过,河 水滔滔,奔 腾不息。这是夕阳西下大风景, 孤山与大河的轮廓在剪影般的描绘下颤动,仿佛是大地在轻轻地呼吸, 构成了一幅相对和谐的画面。这是高原的山、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是一路走来的山和水,是生 生不息的精神。
张宁的作品中,常常让人感觉到厚重的烟火气息,他的绘画每一笔都落在一种叙述性的情结之中。《传说》《故事》这两幅作品便是张宁对原始记忆的想象与描绘。在《故事》这幅作品中,张宁仿佛是一个探寻历史的旅人,静静地聆听着石窟中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当今社会,太多的信息洪流轰炸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张宁刻意隔绝着这种俗世的纷扰,使往事成了时间的纹理。画面中的两人窃窃私语,一道斜阳昏黄温润,承载了他对文化的敬意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张宁赋予作品一种拟人化的叙事,使观者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传说》中残壁上的造像栩栩如生,那些静坐的佛陀,眼神宁静而慈悲,仿佛在传递亘古不变的智慧。石刻造像是一种永恒的宁静,是信仰的代言,抚慰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石窟内外的光影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光线透过石窟的缝隙,洒在佛像和壁画上,营造出一种圣洁而神秘的氛围。这种光影的变幻,仿佛是历史的回声、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积淀。乡愁是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张宁相信,对怀念的探知是画面之外的心灵共鸣。黄河,是张宁上下求索的精神河流,让张宁找到了自己内心的文化归属和自我认知。
张宁的作品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厚重历史观和文化自立的乡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块石头、每一根线条,都像儿时住过的乡间小路旁那古老的石墙在低头不语,展现着内心的坚守。张宁的绘画作品可以说是躁动世界里的一叶扁舟,让我们在欣赏时,不仅感受到平静,更唤醒了内心深处被忘却的记忆。
“孤城万仞”下的诗意
王之涣的《 凉州词二首·其一》云 :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 这句诗道尽黄河、孤城、万仞山的苍凉壮丽, 展现了高原边塞的辽阔与雄伟。 张宁的绘画是一首默默吟唱的边塞诗。他用厚重的材料堆砌起那些耸立的群山、河流、人群, 这种媒介的质感带来的肌理效果使他的绘画带有一种沧桑的野生痕迹。
区别于都市题材绘画的甜腻和绚丽, 张宁的绘画材料本身便赋予了画面强烈的象征性。张宁的绘画材料取自黄河,他用黄河的泥土和沙为原料,黄河水为媒介,将这些自然元素涂抹在画布上,用黄河来再造“黄河”。他说:“这些泥沙原本就是黄河,我把它们从河滩里挪到画布上,把它们搬运进了我想要的位置,这样,我的画面就是黄河的一部分了。”使用黄土和泥沙等自然材料来绘画自然,这些材料不仅是具有浓厚色彩的媒介,而且赋予了画面相对独立的文学属性。黄河的细泥、高原的黄土混合着边塞的风沙与黄河水一起搅拌、涂抹、凝固,使绘画的肌理效果更强烈,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古拙的神秘色彩。
《红石峡游记》是张宁游历陕西榆林时的即兴创作。红石峡古时被誉为“九边重镇”,石窟林立,河水穿峡而过, 文人墨客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在张宁描绘的红石峡中,摩崖石刻一直延伸出去,斜向到远方的城楼,红石峡谷东西对峙,峭拔雄伟。 张宁曾说 :“红石峡是我游历黄河中的重要一站。曾经,历代的文人雅士或月夜泛舟、赏景品茗,或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弹指间,古人已随流水杳然逝去,风云四散,空留我一个痴人在昔日的履痕间徘徊追忆。”
张宁的绘画大部分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认为艺术是最原始的感受,只有历历在目的事物,才有真实的表达。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观察、感受与发现能表达感悟的事与物,这个过程便是艺术的行为和探索,是凝聚成艺术作品的内在源泉。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张宁说:“艺术并不怎么特别或者说怎么样的高大上,它是在生活中被察觉、被人们思考的那一点点东西,而生活本身远远大于艺术。” 张宁觉得,在他的绘画世界里,自己是一名自我流放的苦行者,在大漠孤烟的天际下徘徊。他站在浩瀚的黄河乾坤湾边,漫步在黄沙莽莽的横山梁上,他的脚印踏在红石峡的泥土当中,踏在龙门山的石板路上。
张宁的作品带有边塞诗的叙事性。《龙门记》这幅作品描绘了他对龙门游历中种种片段的想象。画面中,夕阳的映照下,龙门石窟的残垣断壁佛像虽然已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庄严和神秘,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历史故事。每一处残破的壁画,都像是时间的见证者,默默记录着过去的辉煌和沧桑。
《龙门记》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更是对历史观与文化传递的思考。现代的人们忙忙碌碌,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沉思,没有独坐孤灯的宁静。也许我们在看《龙门记》这幅画的时候,会驻足停留,感受那无言的安宁。张宁的《龙门记》承载着他对过去的深情与怀念,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遗忘的历史记忆,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在他的画笔下,龙门石窟不再是静止的遗迹,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历史厚重感的文化符号。张宁用他的画笔,记录下了那些被时间风化的记忆,让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仅感受到视觉的震撼,更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升华。通过《龙门记》,张宁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深度的艺术世界。
张宁的绘画,作为他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一段心路历程,仿佛凝固了时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和体验这片故土。他选择用绘画的方式来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通过他的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绘画这种古老的表现形式的探索,还能体会到他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和追求。这种情感和思想的交织,使得张宁的作品在视觉上和心灵上都具有情感的深度和思想的广度,成为我们了解、接触和研究现当代艺术的窗口。
艺术创作是一种先验性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张宁的绘画是他的记忆,更是他的文化自觉,他将现实与精神、传统与现代停留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一起凝固在一个平面的空间里。张宁有他自己的期许,他的思绪从皖北的弄堂里飞出,停留在陕甘高原的猎猎风中,面对过去、未来的凝视,远方也许不再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