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历史深处的东阿县香山村
2024-10-31卢广峰赵雪岩
东阿县香山村因香山而得名,又因香山寺而出名。香山村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城东南 10千米处,坐落在香山南麓,东距黄河大堤约 1千米,南临旧金堤,西临新赵牛河。香山寺山门洞前立有“香山寺遗址”石碑。山门洞有十几个石阶,山门洞高约 4米、宽约3米,山门洞内有两座石鼓分列两侧。通过山门洞,就是一片平地,现在平地内杂草丛生,仔细寻找还有许多残砖烂瓦,这便是香山寺遗址了。
历史印迹之一:香山寺遗址
据史料记载,东阿香山寺创建于金大定五年(1165年),比北京香山寺还早建 21年。东阿香山寺几次重修多在明朝,扩建面积最大的一次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僧人性然主持重修。重修后的香山寺,殿宇巍峨,香火鼎盛,“宝树青葱,金姿照耀,法云广荫,慧日流光”。
香山寺坐北朝南的正阳门,门头上有坐莲式观音阁;有 23级青石台阶,月台石像两把灯挂椅子分列两旁;拱圈门洞,青砖砌成;门镇石鼓,厚重大气;门石壁上刻有羊头图案,见证其为金人所建。朱红大门,古色古香,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门头石匾上刻有明代文学家于慎行书写的《香山寺》3个大字,端庄雄伟,气势磅礴。
穿过寺门往北,是一小寺院,院内的金柏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小寺院北面是四大天王殿,殿前摆放着长方体铸铁的高脚香炉,香烟缕缕,弥漫寺院。殿堂大门上方挂着一块蓝色镶金边的竖匾,上面写着“天王殿”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匾的四周绘有 5条金龙,有的抖动龙须,有的戏弄宝珠,有的昂首凝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殿的四角高高翘起,优美得像 4只展翅欲飞的燕子,檐角飞禽走兽,惟妙惟肖。寺院墙体用山石砌成,远远望去,恢宏大气。寺院、小庙口往南到金堤都属庙地,百亩有余,其收入供僧人生活、殿宇修缮、打醮设坛等花费所用。
另据记载,香山电报局驻在西大殿前配房;黄河河防营驻在四大天王殿西配房。香山寺,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宝刹,随着历史的变迁、战争的创伤、人为的损坏,目前,只留下一座沧桑斑驳的门楼,向过往的行人述说着昔日的辉煌。
历史印迹之二:香山河防营
说到香山河防营,还得回首历史,以便更清楚、更详细地介绍河防营的来历。
现在黄河山东段的前身是大清河。原来大清河河槽深且多弯,为良好的地下河。河槽宽 30米,两岸壁陡,单式矩形河槽,尾闾名朝阳沟。岸沿至河底高差 15—20米,中水水深 6—9米,两岸无堤防,河岸很少坍塌,海水上潮段可达利津以上。大清河在清代为运盐之河,故又称“盐河”。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黄河山东段宽度已达 300—500米,槽深 16—19米。黄河进入大清河的泥沙大大增加,河道迅速淤积,到 1883年仅 10年时间,河床淤高4—5米,宽 200多米。河床抬高,决溢之患年甚一年,筑堤御水迫在眉睫。香山村南面的旧金堤就是在这段时间修筑起来的,旧金堤有的段落现存基本完好。
香山南接金堤,北连孙道口金堤,整个香山形成阻挡洪水的天然屏障,减轻洪水对金堤的冲击力,起到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在清朝后期,香山在黄河下游东河段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阿黄河大事记》载:“清光绪十年(1884年),山东巡抚陈士杰奏请山东筑堤后,于省城设立河防总局,委调臬司潘骏文总司其事。省城河防总局办理河帑出纳及岁修防守事宜,并于两岸划分上、中、下三游分局。河防总局设总办、会办、提调各一员。添募营勇,增募队伍,增编为河防营,即河成 5营,河定 5营,河安 5营,营设管带、游击、哨官等,每营有勇丁二三百名不等。另有炮船 34只,由管带统领,分驻三游防守。”这就是较早的河防营。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山东巡抚张曜,奏请“委派游总办会办”管理河务。此时,黄河山东段分上、中、下游,分段管理。
现黄河聊城段在当时属上游金堤营、中游阿北营防守。金堤营管理段自上游高堤口至张秋镇挂剑台止,营部驻古城南关。阿北营管理段自黄河中游张秋镇挂剑台起到肥城县陶嘴止,营部驻东阿县香山寺。肥北营管理段自陶嘴起到齐河县水牛赵庄止,营部驻长清县官庄。每营设营官、帮带各 1员,哨兵 5员,勇夫 300名。另外,还有承防、分防、冬防、催督民工、承修、监修、监峨、监垛、随工、稽查等职。随任务大小,临时委派,各司其职,工完销差。
民国初期,黄河东阿堤段归中游北岸一营和中游北岸二营管辖。北岸一营管理张秋镇挂剑台至陶家嘴,堤段长约 45.5千米,辖五汛,有营长 1人、汛长 4人、汛弁 5人,营部驻东阿香山寺。北岸二营管理陶家嘴至水牛赵庄,堤段长 39.75千米,辖五汛,有营长 1人、汛长 4人、汛弁 5人,营部驻官庄。
民国八年(1919年),“将河防营改为工巡队,营汛工段之划分,官弁兵夫编制仍暂照归”。民国十九年
(1930年),“韩复榘将十八营改为十八段,营长改为分段长,汛长改为工汛,防汛专守本段。工汛可以随时调动。汛弁改为汛兵,每段汛兵连同雇员计有 78名至101名不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河防营改名为山东修防处;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予以撤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六月,日军逼近中原,蒋介石在河南省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入淮 8年之久。1946年,香山河防营即黄河修防段段部移至殷庄(鱼山镇),自此,河防营在香山寺的历史结束。1947年土地改革,香山寺建学校,河防营旧址改为香山高小。
到如今,香山寺庙的山门仍被当地人叫作营门口,就是因为驻过河防营的缘故。
历史印迹之三:香山遗址
香山遗址位于香山村东南,与旧金堤连在一起,北距香山寺约 200米。目前,该遗址处立有 3块不同时期确定为“香山遗址”的石碑,最早的一块是 1978所立,其他两块分别是 2001年和 2013年所立。遗址土台上土质均为黑色沙土,仔细寻找还会发现年代久远的陶片和贝壳,而台地之外的土质是普通土壤。
2013年所立石碑碑文具体内容为:该遗址现为台形高地,高出地面约 1.2米,南北长 110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 88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 1.4—2.3米,内涵丰富、暴露面积广。采集的标本显示,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商周不同时期的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遗物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另据《聊城百科全书》载,考古发现,香山系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
历史印迹之四:龙王庙黄河决口处
沿香山村南遗留的旧金堤西行约 1千米,有一南北走向的沟渠与金堤交汇,这就是当地有名的龙王庙决口处。站在金堤河桥上向下看去,背河的沟渠有 10多米深,这应该是当时决口冲刷所造成的。
清光绪二十四(1898年)六月二十四日黄河决口,就在龙王庙处。
《东阿县志》记载:“1898年 6月 24日,黄河水涨发,异常浩大 ,王家坡(今鱼山镇王坡村)民埝决口,香山大堤漫溢,至聊、茌一片汪洋。”洪水使王庙子、卢庄、香山村房屋仅存无几,只有砖墙屋数间没有倒塌。
《清代黄河堵口工程(六)》载:“香山村七八十户人家仅剩一口砖墙北屋没有倒塌。四处一片汪洋,老百姓携儿带女,肩挑手提,纷纷向香山山顶逃命,到处是哭声、喊声,都挤上香山山顶。在风雨交加的雨天,上盖乌云,下铺荒山乱石,忍饥挨淋凄凉一片。”
水退后,王家庙 (今王庙子村 )“测量大堤口(旧金堤)两边跌成深塘,水深二丈四五尺至数尺不等(七八米深),计宽 131丈(近 400米宽)”。堵复工程“先由临河民埝处所,节节堵筑厢做柳坝埽……先将民埝前漫滩水沟堵塞完竣,赶即筹堵大堤,一由漫口中间淤出矶心滩,买现钱土,以工代赈,加筑后戗一道,前面厢以护沿,节节前进,以由两坝头浅处打桩硬厢浇筑后戗土工,至水深处接续进占堵塞,层土层料,追压到底,分别并进,昼夜施工,于九月初五午时(11时至 13时)合拢,同时闭气。堵口用银 15208(两)”。
第二年春天,河流干涸,大片良田被飞沙覆盖。颗粒不收,老百姓背井离乡,乞讨活命。
历史印迹之五:抗日英雄李子光香山脱险记
李子光 (1911—1945), 原名李怀名,东阿县黄屯乡王庄村人,1938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年底任东阿五区抗日政府民政助理员,1944年秋任六区副区长。1945年 4月 26日上午,他到张道口村检查布置工作时被敌人包围,多处负伤昏倒后被俘。在狱中,他坚贞不屈,1945年 5月 9日凌晨在平阴城郊遇害。其墓地目前移至东阿县烈士陵园。
抗日战争时期,香山村周围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东有亭山头炮楼住着汉奸刘传海,东南有阿城日军司令部,西有芦庄汉奸刘德功的炮楼,北有宋家山头局子,东北有西丁口汉奸的炮楼。
1944年农历六月初五上午,李子光到东丁口(属民权乡)“伪乡长”丁正刚家,研究对亭山头炮楼策反的事,交谈中李子光得知亭山头炮楼汉奸周二皮,在本村丁世飞家喝酒,李子光假装去找水喝,开枪除掉了周二皮这个恶贯满盈的汉奸。亭山头炮楼汉奸中队长刘传海得知此事后,发誓要抓住李子光。
农历六月初六,李子光和往常一样,到香山村做地下工作。这天他来到香山寺,找香山村教书先生苏廷瑞(地下党)。半小时后,李子光和苏廷瑞话别,刚想起身,南大堤上传来马嘶声,堤下农家狗吠声乱成一团。苏廷瑞对着大门缝一瞧,说:“不好!南大堤上亭山头来人了,你赶快躲躲。” 苏廷瑞话音刚落,亭山头炮楼上来了七八十人,为首的正是汉奸中队长刘传海。这群汉奸把香山村大小角落搜了个遍,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原来,李子光听说汉奸来了,拔腿就朝寺西北院墙跑去,寺院墙是 2米多高的石头墙,墙后遍地是荆棘。
身手敏捷的李子光一个箭步蹿到墙上,翻身直奔西去。
香山寺西北院墙外第二家就是李子光表亲王兴河家。从寺西北角后院墙到王兴河家不足 40米,李子光飞檐走壁似的翻过王兴河家的后墙,顺着胡同道儿,跑到王兴河家,躲在炕洞里。
汉奸到王兴河家乱搜了一通,没有找到人就走了。以防万一,李子光在炕洞里藏了 3天。3天后,等街上一切平静了,李子光告别表亲王兴河,疾速直奔旧城去了,因为旧城还有新任务等着他。
历史印迹之六:人民治黄第一代老河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开始于 1946年,第一代治黄老河工也泛指这一代人。1946年 5月22日,渤海区修治黄河工程总指挥部发出联字第一号指示:“为了治黄工作的顺利进行,渤海区行署成立河务局 (后即改称山东省河务局 ),河务局在沿黄各县设办事处。”河务局成立后,山东省政府任命江衍坤为局长、王宜之为副局长,开始了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纪元,山东人民治黄事业自此起步。
熊保申,东阿县香山村人,时任东阿一段工程队长,1956年从东阿县黄河修防段退休,1968年去世。《东阿县志》载,熊保申队长带领人民群众参加了 1949年井圈某号岸冲刷抢险。
具体记载如下:1949年 9月 23日黄河水位下降后,因对岸姜沟至外山的大量漫滩水从外山南突入黄河,把大河主流顶托向井圈某号岸,致使堤根严重淘刷。9月24日,艾山村干部杨凤流查水,发现原厢护的秫秸枕正下沉,深水摸根已成陡坡。为制止险情,确保堤防安全,县防汛指挥部立即调集一区民工 1000余人和各工程队技术骨干投入抢险。井圈险工段备用的木桩、绳子和万余个秫秸很快用光。为保证抢险用料,紧急动员民工和当地群众把艾山、井圈、解庄及黄屯一带村庄的秫秸运往工地。后又动员附近民船和过往商船到对岸抢运,但石料仍供应不上,后采用每 10米抛 1石撑(即石堆)的办法顶住秸埽。3天后,石撑出水,草埽定位,方转危为安。
苏树立,东阿县香山村人。《聊城黄河志》载,1956年,黄河第二届工代会与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聊城修防处受到表彰的先进代表就有苏树立。
熊善交,1948年在东阿黄河修防段参加工作,1980年退休,1996年去世,退休前任东阿黄河修防段门前分段段长。
另外,香山村参加人民治黄的第一代河工还有苏尚义、熊泽廷、苏尚连、苏尚至、苏上彩、宋广余、熊泽木、苏本生等 10多人。
根据走访了解,第一代老河工都已退休,香山村人参加治黄的历史也是人民治黄史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