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鼻饮及鼻疗装置的应用研究
2024-10-31顾善黎文倩林娟宇谭莲芝宋宁*
【摘要】壮医鼻饮是壮族民间流行的一种通过鼻腔吸入药液或药气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对鼻病、喉病、瘴疾和中暑等病症有较好防治作用,其中包含着鼻腔给药等科学因素,体现了壮族先民“防治未病”的养生防病观念和预防医学思想。文章基于壮族鼻饮的历史渊源、鼻饮的壮医机理及西医学机制以及鼻腔给药的优势,结合现有鼻疗装置的优缺点,提出借鉴现代鼻腔给药装置的设计理念来开发壮族鼻饮装置的思路和开拓点。
【关键词】壮医;鼻饮;壮族;鼻疗装置;鼻腔给药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18-0098-0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18.zgmzmjyyzz202418019
Abstract:Zhuang peoples nasal drink is a popular method to prevent and cure diseases by inhaling liquid medicine or medicine qi through the nose,which has a bett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n diseases such as nose disease,throat disease,miasma and heat stroke,including scientific factors such as nasal drug delivery,reflecting the concept of health prevention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thought of Zhuang peoples ancestors.Based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nasal drink of Zhuang people,the mechanism of Zhuang medicine,modern medical mechanism and the advantages of nasal drug delivery,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nasal therapy devic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development points of using the design concept of modern nasal drug delivery devices to develop Zhuang nasal drink devices.
Keywords:Zhuang Medicine; Nasal Drink; Zhuang People; Nasal Therapy Device; Nasal Drug Delivery
1壮族鼻饮习俗
壮族聚居地位于亚热带气候区,自古有“瘴乡”的称号,常年炎热多雨又兼夹湿气,湿热之气与动物腐臭之气杂合形成瘴毒而导致疾病。由于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当地壮民总结出许多应对瘴病的有效方法,“鼻饮”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鼻饮是古代民间的一种独特的防病治病习俗,早在汉代就有相关记载:“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1]唐代也有记载:“交趾之人,重不乃羹……羹中有嘴,银杓,可受一升。即揖让,多自主人先举,即满斟一杓,内嘴入鼻,仰首徐倾之饮尽。”[2]宋代鼻饮的记载更多:“俚人不解言语,交肱椎髻,食用手搏,水从鼻饮”[3],“獠民……其人以口嚼食,并以鼻饮水”[4]。明代有更详细记载:“鼻夷,僚族间出市盐,与之酒,鼻饮辄尽。”[5]骆越、俚人、僚民均为壮族先民的别称,可见鼻饮的历史源远流长。
鼻饮的操作十分奇特,“邕州溪峒及钦州村落,俗多鼻饮。鼻饮之法,以瓢盛少水,置盐及山姜汁数滴于水中。瓢则有窍,施小管如瓶嘴,插诸鼻中,导水升脑,循脑而下入喉。富者以银为之,次为锡,次陶器,次瓢。饮时必噫气,以为凉脑快膈。莫若此也。”[6]邕州即今广西南宁等地,这是壮族人民在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防瘴解暑作用的特有方法[1]。
2壮医对鼻饮的理论认识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认为,鼻与气道、龙路、火路密切相关。壮医将人和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的通道称为气道。壮医对气道极为重视,气是人体的动力,人体通过气道和大自然之气相通,人体赖自然之气而生。鼻为气之门户,吸入的清气与谷道、水道传输之精气结合,共同形成后天之气,一方面滋养气道,维持正常的呼吸,另一方面在咪心头(心)、咪钵(肺)的作用下布散全身。龙路是人体内血液循行的通道,其网络分支密布全身[7]。龙路的中枢在咪心头,血液在龙路内循行依靠咪心头之气的推动,沿着龙路的主干、支线及网络流遍全身。鼻为气道门户,气道的中枢在咪钵,而咪钵密布龙路网络分支。火路的功能是调节并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维系体内生理平稳,中枢在巧坞(脑),也有主干、支线和网络,鼻部、气道、咪钵布满火路的网络分支。
基于鼻部与气道、龙路、火路的特殊关系,鼻饮时药物直达鼻腔,不仅可以防治鼻炎、鼻息肉、咽喉肿痛等鼻咽喉疾病,药物经鼻吸入到达气道中枢咪钵,还可对哮喘、肺炎等气道疾病产生较好的防治作用,并可经咪钵转输龙路系统,通过龙路网络循行到达病灶而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药物还可直接刺激鼻腔及气道的火路网络,畅通火路、调整火路功能,从而对头痛、失眠、头晕等火路疾病产生防治作用。壮医临床上也用于治疗瘴毒、中暑[8]。
3现代鼻腔给药治疗疾病
壮族鼻饮将药物、药气直接吸入鼻腔而发挥防治作用,从给药方式看,当属西医学鼻腔给药范畴,类似嗅鼻法。鼻腔包括鼻前庭、呼吸区和嗅区,嗅区位于上鼻甲,药物由此处吸收进入脑脊液,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区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物由此区进入体循环[9]。鼻腔给药的药物经呼吸道可直接进入肺泡,通过肺泡表面吸收迅速扩散至全身,肺泡表面积很大,血流丰富,具有一定溶解度,因此能使气态药物经肺迅速吸收。此外,鼻腔给药具有较好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鼻腔给药可通过鼻腔与大脑、鼻腔与脊髓、血管、脑脊液和淋巴系统等通路直达中枢神经系统。荧光示踪实验研究发现,鼻腔给药后药物沿嗅神经通过细胞内/外转运方式快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在三叉神经分支、三叉神经节、脑桥、嗅球中均检测到高浓度的放射性[10],证实中枢神经系统与嗅神经的相关性。将干扰素β1b[11]、下视丘分泌素[12]和类肽进行鼻腔给药时,也在三叉神经发现高水平放射性,证实存在经鼻腔到达大脑的三叉神经通路[13]。总之,鼻位于上呼吸道,与气管、肺直接相通,故鼻腔给药可治疗急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而三叉神经、面神经等分布于鼻腔,故鼻腔给药对于治疗牙痛、血管性头痛等头面部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优势[14]。
4现代鼻腔给药与壮医鼻饮分析
现代鼻腔给药与壮医鼻饮有许多共同点。首先,鼻腔给药可避开口服的肝脏首过效应,甚至直达病所,有吸收快、起效快、利用度高、方便无创的优点,避免注射给药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创伤[15];其次,借助鼻腔给药器具可以实现自我给药,且患者依从性好[16],为不能口服的药物、容易在胃肠道中被破坏的药物提供一条非口服非注射的有效给药途径,对于鼻病、咽喉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头部疾病、中暑以及瘴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17]。
壮医鼻饮相较于现代鼻腔给药有独到之处,一者,壮医鼻饮基于壮医三道两路理论而成,是壮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二者,壮医鼻饮所使用的器具更加简便,正如前文所述:俚人不解言语,交肱椎髻,食用手搏,水从鼻饮;三者,壮医鼻饮习惯使用壮药,如以瓢盛少水,置盐及山姜汁数滴于水中。瓢则有窍,施小管如瓶嘴,插诸鼻中,导水升脑,循脑而下入喉等。
5鼻疗装置的优缺点分析
鼻疗装置一般由主药物、辅料(抛射剂)、耐压容器、定量阀门系统和喷射装置组成,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药物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喷射模式、每喷主药含量以及每瓶总喷次等。鼻腔给药的药物常用剂型很多,如干粉剂、滴鼻剂等,催生了多种鼻疗装置如干粉吸入装置、定量气雾剂装置、多剂量鼻腔喷雾剂装置、鼻粘膜给药雾化装置等,常用鼻疗装置主要有三类:干粉吸入装置、压力定量吸入装置、雾化吸入装置 [18]。
5.1干粉吸入装置该装置将药物粉剂从鼻腔吸入,有泡罩型、储库型、胶囊型等多种类型。药物粉末通过吸入装置进入肺部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药物粉末粒径需在一定范围,过大的微粒易被上呼吸道截留,过小的微粒在进入末端支气管后易随呼吸排出体外,3~7 μm粒径可在支气管较好沉积,而1~3 μm则可沉积到肺深部区域[19]。干粉吸入装置靠吸气启动,对患者的协调性要求低,使用快捷,便于携带,而且可以使用纯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慢性呼吸性肺疾病、流感、糖尿病。但细微的药物粉末易聚集,流动性差,很难填充和分剂量,且目前市场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信必可都宝)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为主导,仿制难度大,价格比较昂贵。
5.2压力型定量吸入装置该装置在密闭的储药罐内盛有药液,药液以气雾的形式喷出。定量吸入器的驱动力是助推剂,主要组成部分是定量活瓣。储药罐内药液处于高压状态,瓣膜打开后助推剂遇到大气压后突然蒸发而迅速喷射,每次瓣膜开放可精确喷出药液,具有计量精确、无污染等优点。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显著作用[20]。
但压力定量吸入装置对患者手口协调性要求高,需启动装置和吸入药物同时进行,患者往往难以实现完美操作。因此,药效受到诸多影响,且药物易在咽部沉积而无法发挥疗效[21]。
5.3雾化装置该装置将药液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悬浮于气体中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湿化气道、局部及全身治疗的目的[22],具有起效快、药物耗材少、操作方便、药物利用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23]。目前临床常用的有振动筛孔雾化器、喷射雾化器及超声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用于治疗鼻咽喉疾病、口腔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缺点是使用过程中药物剧烈震荡会导致温度升高,影响蛋白质肽类等大分子药物的结构稳定性,甚至降低药效[24]。另外超声雾化器出雾量及药物容量较大,药物微粒集中在大气道上,起效的药物浓度低,不适用于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治疗[25]。筛孔雾化器主要适用于纳米颗粒药物及稳定性较差的药物,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潮气量影响小,安全性较高,使用以及护理器械的时间较短[26]。喷射型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尤长于治疗伴有小气道痉挛倾向、低氧血症严重气促的疾病,药瓶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具有用药量少、浓度高、简便、依从性高、利于推广等特点。但该雾化器微孔易滋生细菌,需定期消毒,且生产成本较高[27],医用雾化装置价格偏贵,普遍在百元以上。如能控制成本,提高性价比,XQDF/FMzemC3WR/VGm7sxVYp3gq+KDbpUBUCHOCCrWc=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6壮族鼻饮装置的开发思路
壮族鼻饮方法独特,对某些疾病有较好防治作用,但目前市面上仍无专用的鼻饮装置。笔者认为,可借鉴现代鼻疗装置的设计理念来开发壮族鼻饮装置,吸取现代技术为壮族鼻饮所用,使壮族鼻饮融入现代。同时避免现代鼻疗装置成本高、价格贵、操作繁琐、不易普及的缺点。应对患者及临床环境进行综合考量,患者依从性高、表现均一稳定、个性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鼻腔给药装置发展的方向[28]。因此,理想的鼻饮装置应具有物美价廉、简易、方便、有效等特点,药物剂量输出稳定、药物输出微粒直径适当、可计量可调节、能将药物高效传递至特定部位。在鼻饮器具方面,可将壮族传统鼻饮习俗融入现代雾化技术,借鉴干粉吸入装置、鼻粘膜给药雾化装置、呼吸驱动定量气雾剂及多剂量鼻腔喷雾剂装置,研发简单、便携、高效的壮医鼻饮专用装置。具体做法可以效仿古法,以瓢盛药物用小管吸取,也可以使用鼻罩,将药物制作成散剂放置在鼻罩内吸闻。在鼻饮用药方面,宜以生姜、白芷等芳香药物为主,根据不同的疾病配伍不同的药物。
7小结
近十年来,我国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多迁延难愈,需长期用药。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紧张的工作生活对精神长期的高压,人们面临亚健康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挑战,养生保健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方向。鼻饮简单方便、避免打针及喝药的痛苦感受,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可用于鼻炎、咽喉炎、头痛等慢性疾病的防治,给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带来福音,同时还可以养生保健,值得深入发掘研究及传承推广。探索壮族鼻饮习俗结合现代慢性疾病群体的需求,研发简、便、廉、验、安全的鼻饮装置,开发适用于鼻饮装置的药物剂型,挖掘有效的鼻饮壮医方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拓展鼻饮疾病谱,应是壮族鼻饮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洪波,陈敏.壮族民间鼻饮疗法的理论基础探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4):1-2.
[2]刘恂.岭表录异校补[M].商璧,潘博,校.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4-5.
[3]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167.
[4]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74.
[5]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70-777.
[6]覃彩銮.“鼻饮”之俗有确证[J].广西民族研究,1995(2):121-121.
[7]宋宁.壮医道路理论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5):490-492.
[8]韦杏,黄笑枫,邹敏.论壮医儿科外治法的施治特点[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8):110-111.
[9]杨莉,高颖昌,赵志刚.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2):1685-1688.
[10]THORNE R G,PRONK G J,PADMANABHAN V,et al.Delivery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to the rat brain and spinal cord along olfactoryand trigeminal pathways following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J].Neuroscience,2004(127): 481-496.
[11]ROSS T M,MARTINEZ P M,et al.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interferon beta bypasse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to targe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cervical lymph nodes: A non-invas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multiple sclerosis[J].J Neuroimmunol,2004(151): 66-77.
[12]DHURIA S V,HANSON L R,FREY W H.Novel vasoconstrictor formulationto enh9602a1a4e245d3c4e21a5d3ba08b8524bceea798f6e106057dc24704b860f8c6ance intranasal targeting of neuropeptide therapeutics to thecentral nervous system[J].J Pharm Exp Ther,2009(328): 312-320.
[13]齐学洁,崔元璐,张艺,等.鼻腔给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5(7):84-88.
[14]王敏,杨芳.彝药鼻腔给药治疗多种疾病的原理与方法探讨[C]//2011民族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2010:211-214.
[15]蒋勤.鼻腔给药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师,2006,9(6):559-561.
[16]张婷,李蒙,聂广军,等.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鼻腔给药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42(8):870-875.
[17]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8:274.
[18]梁维乐.干粉吸入装置专利技术综述[J].科技展望,2017,27(19):280.
[19]孟博宇,许向阳,王青松.干粉吸入给药装置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9):698-703.
[20]周新.定量吸入气雾剂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2,33(11):697-699.
[21]张玮,丁楠,曹兆流,等.吸入装置的演变过程及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21,21(1):52-56.
[22]李菁,房德敏.雾化吸入给药临床研究及进展[J].天津药学,2021,33(3):64-68.
[23]赵德育.不同雾化吸入装置特点及使用要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31(12):895-898.
[24]李先文,陈映冰,崔元璐.中药超声雾化给药研究进展[J].中成药,2020,42(4):996-1000.
[25]于鑫.压缩吸入机与超声雾化吸入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7):134-136.
[26]谷红俊,张洁,樊茹,等.振动筛孔雾化器在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35):4411-4413.
[27]何浩书,彭激文.压缩式雾化器雾滴粒径检测方法研究[J].应用激光,2021,41(3):669-673.
[28]万超刚.定量气雾剂的临床使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5,7(1):61-62.
(收稿日期:2023-12-13编辑:徐雯)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课题“新型壮药闻香器的制备研究”(2021DXS17);广西哲学社科规划办项目“壮族鼻饮文化资料整理与传承研究”(21FMZ041)。
作者简介:顾善(2003—),女,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壮医学。E-mail:2165656697qq.com
通信作者:宋宁(1978—),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壮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理论与临床研究。E-mail:gxsn10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