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经济背景下职教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24-10-31胡甜予何秀秀郑兴东
摘要:数智经济背景下,传统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的行业环境更加复杂多样,财务管理人员职能转变也必然影响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内容的发展变化。文章分析了数智经济对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深远影响,探索当前的课程教学现状,从专业教学具体内容、教学相关资源、教学整体模式、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课程改革策略来提升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高层次技能人才,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数智经济;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9.012
0引言
数智经济,也称为智能经济,“数”是指大数据技术,“智”是指人工智能算法。数智经济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数据生产力的发展,培植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兴产业,通过数据的识别、筛选、过滤、储存和运用,实现资源的智能优化配置与再生,是数字经济的新兴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必须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要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当前正处于职业院校深化职教本科改革的重要阶段,借助数智经济下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给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开辟了更广阔的赛道。
随着数智经济蓬勃发展,“业财融合”“共享财务中心”等新产业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传统产业行业、企业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也在与时俱进,重塑了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形态。2021年,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全面与大数据对接,正式更正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作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职教本科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职教本科教育肩负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艰巨使命,重点培养在工作实际中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和进行复杂操作的人才,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因此,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对接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和企业岗位需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充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1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1.1课程定位未能与时俱进
数智经济时代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企业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和方向,传统财务管理人员已逐渐让位于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新型财务管理人员,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财务管理人员职能也逐渐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转型,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从单一核算型人才转型为复合智能型人才。然而,大部分职业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定位仍比较滞后,通常以工业企业为背景,未涉及新兴产业的经营业务,一味教授传统理论知识,与业财融合严重脱节,最终导致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不足、数据分析能力缺乏,无法胜任财务管理专业岗位。
1.2课程内容未能及时更新
数智经济背景下,“大智物移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数智化升级,对财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时代下的财务岗位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挖掘、分析财务数据,促进企业管理层作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决策,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就目前而言,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大多是仿照本科教学拟定的,课程内容仍然偏重传统业务核算,虽然增加了部分财务管理信息化课程,如借助EXCEL、函数公式等简单的数据处理工具,但尚未融合当前数智经济背景下热门的业财税融合趋势,课程内容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1.3教学形式缺乏实践性
职教本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更偏向于“高等性”与“职业性”相结合,企业的资产配置、生产流程、费用归集等实操流程都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而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多数教学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比如ERP沙盘模拟系统,Python、PowerBI和RPA等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尚未引进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这给现实教学增添了很大的难度,学生接触不到真实的财务场景,很难对各项财务工作任务产生关联性,无法体会到新经济业态下财务数据的搜集、清洗、分析、展示与应用,学生按照财务优化课程设计真实工作场景的接触较少,达不到职教本科教育中的知识迁移目标。
2数智经济背景下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1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
2023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在数智经济的巨大推动下,财务管理人员基础核算工作逐渐被边缘化,财务工作场景逐步向更加多元化、深层次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预示着财务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应当秉承“职业本位”理念,从“核算”向“管理”转变,明确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2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发生转变
随着ChatGPT和Sore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先后出台,网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生产力革新对财会领域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德勤、普华永道财务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人工智能、财务共享等理念充分融入财务工作流程,简便快捷的高效率的智能财务工具正逐渐得以推广,如存货云端管理、智能财务报销、财务报表生成等智能化财务软件将日益成为未来财务工作的主流形态。基于此,数智经济背景下,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也应从核算方式方法向数据挖掘分析、战略规划制定和企业价值创造等方面转化,通过财务资源共享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数智经济背景下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3.1改革教学内容,将智能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
《中国管理财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框架》中强调,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通过强化数据处理技能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让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的数据和分析问题时展现出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数智经济背景下,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应着重体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与课程建立紧密融合,引入Python、BI、RPA机器人等数据处理软件、SPSS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速获取财务数据,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财税、金融、审计、大数据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相关领域胜任岗位工作。
3.2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财务数智化综合案例库
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更具实际和实践性,涉及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建设财务数智化综合案例资源库迫在眉睫。当前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材中设置的是单一的碎片化案例,无法满足学生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深入了解。因此,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应以管理会计案例库为指引,致力于打造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实训平台,开发融入信息技术的财务数智化综合案例库,将单一的碎片化案例串联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将课程教学与企业ERP实训充分结合,帮助学生在模拟真实财务场景中体会财务管理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以便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快速胜任企业财务岗位等相关工作。
3.3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信息化教学
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财务一线岗位人才,教学过程中应改革传统教学角色定位,将原先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升级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要我学”转变为我“我要学”。同时,结合社会岗位需求实施项目教学,即通过仿真岗位项目任务推进学习进度,克服学生理论课程脱离实际的弊端,培养学生面对真实工作环境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面对复杂业务自主职业判断的能力,从而实现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双提升的目标,最终实现新型财务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型。
3.4改革课程核心素养,提升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维度
数智经济背景下,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首先是要遵循财经法规,坚持基本职业准则,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其次,智能信息技术的涌现对财务管理人员学习财税新政策、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走上工作岗位不仅需要具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基本技能,还要掌握财务信息智能分析等信息技术实操技能。因此,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应紧随数智经济发展趋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项目分岗模式、案例教学等方法推动课程核心素养改革。一要达到学生理论知识目标;二要引导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树立家国情怀、政治认同和法律意识,强化价值引领;三是基于项目教学培养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是增强学生的数字素养,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管理、决策等多方面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
3.5改革教学评价,提高教育目标和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职教本科教育要求学科设置体系需要兼备“高等性”与“职业性”,因此教学评价改革应借助当前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激发校企共进产教融合内生动力,吸纳企业高管、科研机构负责人、现场工程师等产业教授作为多方主体进行教学评价,从传统死板的教学理论评价延伸到灵活变通的岗位任务评价,包括财务理论、实际操作、财务数据分析、实践报告,构建适用于职教本科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多主体多维综合评价模式。
3.6改革教师队伍,提高教学师资队伍专业素质
当前,数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较为淡薄,难以匹配当前的智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想要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行之有效,应当在教师队伍中强调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调动教师对数据分析的学习热情。一方面,高校为教师信息化学习建HDnl0bRMLGQjgNni9g1vYQ==立平台,联合财税行业企业高管、科研机构负责人、现场工程师等为教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帮助教师提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尝试将财务大数据、财务分析等智能课程融入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引导教师“走出去”,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期开展企业实践进修和企业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充分汲取当前企业的财务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成为兼备理论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提供坚实的保障。
4结语
随着“大智物移云”新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智经济已经深刻影响了财税及相关行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在高职院校深化职教本科改革的重要阶段,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职教本科专业应积极应对数智经济下的新机遇、新领域和新赛道,根据社会岗位需求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核心素养、教学评价和教师队伍,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课程内容,建设财务数智化综合案例库,提升财务管理技能人才培养维度和教学师资队伍专业素质,重构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需的数智化新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延伸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为培养高质量的职教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卫红,王轩.基于“大智移云”背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探索[J].商讯,2021,(29):192194.
[2]章君.职业本科教育:概念辨析、发展动力与改革突破[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3):3945.
[3]辜明华.数智经济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路径研究[J].贵州开放大学学报,2023,31(04):3136.
[4]俞慧刚.职教本科的根本使命:培育学生“技术适应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6):110114.
[5]孙小梅,周应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三维逻辑、应然特征与实践依循[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5):2934.
[6]苏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科技产业,2024,(02).
[7]邓志新.职业本科教育:内涵意蕴、本质属性与定位突破[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0(06):815.
[8]王雅静.智能时代的技能形成与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22,(0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