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保障法治化:创新与实践

2024-10-30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18期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社会保障法治化是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新征程社会保障法治化的深入推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导。

中国社会保障法治化内含创新,要求创新。一方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遵循法治、政府主导、互助共济、促进公平等基本制度要求外,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普遍性为根本原则、适度性为约束条件。另一方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将社会保障视为缓和阶级矛盾、服务政党竞争手段的工具,我国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对以法治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原则、路径和效果提出了创新性要求。

中国社会保障法治化坚持实践,推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制是支撑社会保障改革创新并将其转化为制度成果的重要工具。当前,一方面,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相关重要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与之相较总体上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人口老龄化、就业结构变化、城乡结构转型等新形势新变化给社会保障法治化带来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在全面依法治国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总部署下,亟需将社会保障法治化向纵深推进,以良法善治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本期特别策划聚焦“新时代社会保障法治化:创新与实践”,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展开深入研讨,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