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追高 中庸逐远
2024-10-30陈启银
年轻时,对中庸极为讨厌,觉得中庸就是没立场、耍滑头、不负责任,还是黑白分明、是非清楚、要做就做到最好来得痛快。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事多了,发现凡事追求极致未必都对。
中庸远不是折中那么简单,而是一门大学问、大修行。要理解中庸,《朱子语类》有一段精彩论述,曰:“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朱熹曾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也就是说,领悟中庸的真谛,首先要用《大学》《论语》《孟子》打底,再来贯通才行。
中庸是对“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高度警惕。不是对原则的妥协,而是更务实地坚持底线;不是没有锐气,而是唯实创新、步步为营;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最大限度减少担当的负面效应;不是当老好人,而是心里有定力、面上不较真儿,为人圆融;不是躺平,而是在稳妥的基础上尽力而为;不是随大流,而是心有所指、行有所动;不是否定追求极致,而是不主张凡事争先、苛求完美……是绝对中的相对,多极的中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真正的“难得糊涂”。
做到中庸其实极难。很多时候,对与错,善与恶,优与劣等并没有严格界线,而要放到具体的环境和前提条件下去考量才行,可处理不好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很多时候,知道标准是什么,但是力有不逮;一时一事做到了,又未必能坚持。很多时候,当矛盾过于集中,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次要矛盾干扰。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兼顾其他矛盾的解决,肯定是上上策。中庸之法,往往看上去没有突出解决矛盾,甚至平淡无奇、绕了圈子,实则没有失去根本,解决问题更稳妥更有实效。
每个人都说喜欢听真话说真话,可真让你天天7c35479cbd384e9ce267b9b15540605568abd6b6b21801358497220c5c06ddef听真话,你会发现许多真话真的很难听,根本受不了,有些真话在有些场合真说不得。但如果嘴里没有一句真话,又会让人极为反感。因此,全讲真话不可能,都讲假话不可行。人只有在真话假话中反复实验和磨炼过,才能掌握“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的度。
有些话说得不到位,往往不仅是说得多了或少了,而是表达不准确;有的事做得不够好,常常是这里差了一点,那里又过了一点,反思再有机会应该怎么说和做,其实都是在训练自己跳出极端思维,变得中庸一些,处理事情能够不偏不倚。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成功后会骄傲自满,失败会气馁自弃,保持中庸就是胜不骄败不馁。然而,要有这种状态是不容易的,需要保持反思和冷静,在成功中看到危机,在失败中看到希望,利用内外部条件反复修炼。因此,最佳状态不是紧绷奋斗的精神劲头,也不是躺平放任的松松垮垮,更不是陷于情绪不能自拔,而是一种平视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态,胜败、难易都影响不到做事的定力和标准。
心态平和是情绪的中庸,你怎么说我,我都不被你激怒,始终不卑不亢、不冷不热,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追求极致可以把事做得更好,到达一定高度;追求中庸可以把事做得更久,到达更远的地方。有时,高就是远,远即是高。
(编辑 雪彤/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