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生——巧

2024-10-30陈思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11期

俗话说:“熟能生巧”。然而,熟,未必都能生巧。

常有一些人,对某一门学问或技艺,已经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却一辈子生不出巧来。明朝有个张溥,每读书,必亲自抄写,抄毕诵读就烧掉,然后再抄再读,一直抄到六七遍,读得滚瓜烂熟。熟则熟矣,但只见其熟,不见其巧,张溥终于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著述。

在伦琴发现克鲁克斯真空放电管会放射X射线以前,克鲁克斯和其他一些人老早就见过一种现象:真空放电管会使旁边的照片底片曝光。他们看熟了,也就习以为常。底片曝光嘛,以后把它放远点就是了。在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前,日本科学家古在由直也在实验室中观察到了葡萄球菌被污染的霉菌所消灭的现象,但他认为这是霉菌迅速繁衍,消耗了培养皿中的养分,两菌争食,强存弱亡,岂足怪哉?

张溥、克鲁克斯、古在由直的“熟”,为什么不能走向“巧”?这是因为,他们的熟,只是在旧的认识圈中徘徊反复,在原来认知水平上的原地踏步。他们认为熟就是一切皆熟,熟中再没有生,不再去分析新矛盾,不再去探寻新途径,所以也就无新可创,无巧可生。他们的创造才能窒息在自己的熟套套之中了。

科学的发展应当感谢另一种人,他们勇于冲出熟套套,闯出新路子。伦琴在发现克鲁克斯真空放电管会使底片曝光以后,不是熟视无睹,而是不停地做实验,顽强而巧妙地盘问自然,从而发现了新的射线;弗莱明把培养液被污染、葡萄球菌被消灭这个熟悉的现象,当作新的事物细致地观察,终于发现青霉素能吞噬葡萄球菌。他们都能从熟悉的事物中抓出生疏的因素,分析新的矛盾,揭开新的秘密,做出新的建树。

可见,“熟能生巧”这句话,讲的只是由熟而巧的可能性,要把由熟而巧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得有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起点,就是从熟中找出生来。清代画家郑板桥深谙于此,特别强调“熟中求生”“熟后求生”“画到生时是熟时”。所以他画的竹总是不断出新。

曾11次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先后在码头做桥吊司机三十多年,创造出“无声响操作”“一钩准”“一钩净”“二次停钩”等多项技能,大大提高了桥吊工作效率,仅“无声响操作”就提高生产效率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还有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试验、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都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辟出新路而成功的。熟中求生,熟后求生,变生为熟,乃至于巧,这正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一条必由之路。

熟——生——巧,对于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们不无启迪。

(编辑 雪彤/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