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探索“教育+N”的无限可能
2024-10-30田一郦
8月21日至25日,主题为“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携手共创未来”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市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海内外新老朋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欢聚一堂,以教为媒,分享经验、交流合作、凝聚共识,不断拓宽教育发展内涵,探索“教育+N”的无限可能,让中国﹣东盟之间的教育合作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人文
以“教”为桥
织就文明交流互鉴之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诗词能够让我们更快地了解中国文化,我学的第一首诗是《静夜思》,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月亮在中国人的心中代表着团圆。”印尼籍留学生余铭儿说。
8月19日,2024“汉语桥”—“诗琳通公主杯”东盟来华留学生演讲大赛在贵安新区举行,来自东盟国家的20名在中国高校留学生参加。大赛以“诗词中国”为主题,留学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解读中国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以及自身的触动和启发。
“比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通过学习汉语来加深彼此之间文化理解的平台。”泰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帕薇婉说。
在中国﹣东盟千校携手大会上,浙江大学学生卢欣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留学生用中文分享他们的故事,我们就用英语与他们交流,增进对话理解。”
人文交流不仅是中国和东盟各国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更是跨越历史长河,沉淀出中国和东盟面向未来、相向而行的深厚根基。2024交流周创新实施“教育+人文”模式,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带来了无限可能。今年首届中国﹣东盟千校携手大会开幕、《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倡议》发布,通过这一计划,中国与东盟双方高校将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文交流的深化和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人数超过17.5万人。通过积极实施“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中国东盟青年语言互通计划”等品牌项目,推动双方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伙伴关系,扩大校长、教师、学生等互访,中国﹣东盟间友好交流、校际合作正持续深化。
教育+经贸
黔货出海 探索“跨境电商”新机遇
8月24日,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跨境电商直播展厅,来自遵义师范学院的越南留学生主播管蓉正用越南语进行一场母婴用品直播。镜头前,管蓉面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母婴用品,从柔软舒适的婴儿纸尿裤到安全可靠的婴儿奶粉,直播公屏上各种点赞不断,询价、下单等信息如潮翻涌。短短一小时,管蓉的成交额不断攀升。此次成功直播,是近年来贵州推进教育与经贸深度融合、共同探索“跨境电商”新机遇的生动实践。
“为充分发挥东南亚多国留学生的语言优势和其他相关专业优秀学生的资源优势,我们与贵州黔越优品进出口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建成了全省高校首个‘一带一路’黔货出海贵州遵义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开通了越南、泰国、老挝、菲律宾、柬埔寨5条国际专线和3个国内直播间。”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治松说,遵义师范学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X+1”育人模式,《跨境电子商务》既是全校学生“最抢手”的特色选修课程,也是为面向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电商直播人才和留学生开设的专门课程。
“希望可以以教育为媒介,让黔货出山、黔货出海,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为贵州产品走向世界搭建桥梁。”贵州黔越优品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沈浩屹说。
教育+科技数字赋能
共筑数字教育新未来
成立国际职业教育数智化人才培养库,深化数智化产教融合新模式;升级“上新”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平台,深度融合AI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打造“1+3”架构,共拓教育数字化发展新未来……2024交流周期间,以数字教育为主题的成果展、论坛、研讨会陆续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为数字教育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论坛之外,“教育+科技”展在交流周举行,现场高新科技企业云集,多家企业和院校集中展示最新成果。
去年,由中国移动打造的“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平台亮相2023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经过一年发展,“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平台实现稳步发展,平台共有147门国际课程,覆盖3大教育领域和14大学科门类。入驻的国内外院校超过100所,注册师生超2.8万人次,服务留学生超4000人。
中国电信立足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创新信息技术,现场展示了“AI+平安校园”、天翼智学精准教学大模型、“5G+数字校园板块”等。其中,平安校园通过AI技术的引入,使得校园安全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学习环境。
教育+产业特色高效农业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本次交流周,不仅是教育领域内的一次广泛交流与合作,更是教育如何携手产业,共同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一系列展示、培训与交流活动,中国农业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现,贵州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技术的魅力也吸引了东盟各国的目光。
“这些装备在东南亚将大有可为!”8月19日,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等联合举办的中国﹣老挝农业科技培训暨中国农业高职教育“双高计划”国际合作成果展暨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展示现场,来自东盟各国的政要、嘉宾、学员对植保无人机、丘陵遥控植保机、林下食用菌运输车等先进装备兴致勃勃,争相向讲解员了解装备的性能和售价详情。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曹海军表示,面向老挝等东盟国家师生培训中国农业先进技术、展示中国农业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成果经验,面向交流周参会嘉宾宣传和海外推荐贵州特色农业技术和合作项目,将为今后中国与东盟在产业发展上的长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同日,中国贵州﹣老挝农业资源对接会成功举办,会上,老挝磨丁经济特区与贵州省农发集团、贵州农机服务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老挝贵州商会与贵州初好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
“教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与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