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车“出海记”:智造升级 从“新”出发
2024-10-30人民网
行走在广西街头,能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小巧灵便的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车身长约2米,只 有普通小轿车一半大小,日常买菜接娃十分方便。
这是老牌车企上汽通用五菱转战新能源市场后 打造的第一个“爆款”。因车身短小,网友给其取 了个形象的外号——“剁椒鱼头”。如今,可爱的 “剁椒鱼头”车已经扬帆出海,尤其在东南亚市场 备受青睐。
汽车产业是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面对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西汽车产业正抢抓机遇, 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 以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新芽
创新引领 数智化转型
7月下旬,在印度尼西亚国际汽车展(GIIAS) 上,上汽通用五菱全系产品亮相,广受好评。印尼 企业大批量采购五菱ABC全系新能源汽车,并在现 场举行了签约仪式,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多年来,上汽通用五菱深耕海外市场,目前已 经累计实现出口100万辆。2023年,五菱新能源汽车 出口累计24094台,同比增长165%,再创新高,逐步 成为核心增长点。
丰富的产品体系、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得益于产 业升级所需的“智造力”。
串联的流水线模式受装配工艺和物流场地的限 制,一条流水线生产3种车型已是极限,而上汽通用 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打破了这一制约。
“轮胎岛”“前挡风岛”“内饰岛”“蓄电池 岛”……260多台AGV智能小车穿梭在一座座独立的 “智能岛”之间。“岛式工厂从产线到软硬件都由 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和不同配 置,自动切换生产程序,更好地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的全新市场形态。”精益智造岛式工厂智造工程 总监肖潇介绍。
精益智造岛式工厂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开创了一 种新的制造方式,吸引了很多海内外同行来参观交 流。与此同时,“中国标准”也在6/2mVN2XJpQEEB13l/4Jkw==走向世界。
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 论坛上,中国-东盟绿色车辆标准化工作组正式成 立,以促进不同标准体系交流,探寻最适合当地情况的标准建设方法,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发 展。上汽通用五菱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了多项议 程。
开放的眼光、自信的姿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 自主创新带来的底气。
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开发起 步于2012年,专利数量从起步到700余件用了近12 年,但是从700余件实现翻一番却只用了一年,目前 已经在智能网联、三电、混合动力、电子电器等技 术领域申请1650余件专利。
作为由上汽通用五菱牵头组建的广西首个自治 区级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已建起“应用 基础研究一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一成果转移转 化一产业孵化一市场推广”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在2024年广西两会上,上汽通用五菱“一二 五”工程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广西新能源汽车实 验室作为该项工程中的“一”,为打造纯电、混动 两个百万级产品群,打造能源系统、电子电控、智 慧电驱、智能移动机器人、商业创新五个百亿自主 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
长新枝
产业聚集打造新高地
一辆汽车由上万个零件组成,背后是庞大的产 业链在支撑。
眼前这根同轴式电驱动桥,样貌看起来“平平 无奇”,却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与传统燃 油车的不同,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集成有电机、 减速器,系统更为复杂。”广西汽车集团底盘事业 部生产主管莫萍介绍。
2023年,深耕传统燃油车产业数十年的广西汽 车集团迎接挑战,不断迭代升级产品,在新能源汽 车核心零配件的生产上实现突破。这款同轴式电驱 动桥从研发设计到实现投产,用了不到一年的时 间,并获得专利10项,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新能源汽 车同轴桥产品批产的企业。
车间里,一条高度自动化的新能源车桥生产线 与传统车桥生产线“并驾齐驱”,旧动能也渐渐转 化为新动能。“核心技术为我们打开了海外市 场。”广西汽车集团底盘事业部总经理贺洪勇表 示,如今,该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配件产品已销往印 度、印尼、越南,电动桥销量超过150万台。
新质生产力激发出广西汽车产业的新活力。
一条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正在柳州 加快构建,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建设迈出坚 实步伐。而作为广西扩大开放的“棋眼”,首府 南宁则将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牵引性 产业来抓。
多氟多20GWh锂电池项目是最早落地南宁伶俐 工业园区的新能源项目之一。2022年,项目一期 5GWh生产线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投产, 先后迎来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客商以及美国的 战略合作伙伴等到公司考察。
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两年时间过去,南 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比亚迪、多氟 多等一批新能源电池“链主”企业,宸宇富基、龙 电华鑫、安达等一批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相继 入驻。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南宁首次入围全国50强,位列第36位,成为全国新能源电池重要的生产基地。
结新果
驰骋“出海”全球化运作
8月初,一条制造汽车的生产线整线从柳州出口。
这里面不仅仅是机械设备,还包含了汽车制造 的生产流程、工装设计、设备参数、调试技术等, 都是让生产线正常运行的“金钥匙”。
这条生产线来自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目的 地是柬埔寨。汽车生产线整线出口对于这座传统汽 车之城来说,还是第一次。
近几年,东风柳汽在汽车出口贸易中采用散件 出口模式的比重越来越高。“在新车型导入过程 中,海外客户往往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 找我们的技术专家帮忙解决。”东风柳汽装备技术 科科长潘立铭说。
今年,东风柳汽收到很多海外客户咨询,问能 否帮助建造整车生产线,以便于在当地组装。这次 “技术出海”的诞生正源于此,开辟了新的海外合 作模式。
广西是我国唯一同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省区, 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得天独 厚的区位优势,为车企“抱团出海”提供了便利 和机遇。
南宁智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SKD总成产品、CKD散装件主要销往印度尼西 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我们将充分发挥南宁 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的优势,与更多新能源汽车合作探索产业跨境贸易合作 新模式。”该公司有关负责 人表示。
在印度尼西亚,上汽通用 五菱联合16家国内上游零部件 供应商扎根当地,用两年时间 建造新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 每年能生产制造12万辆整车和 相关零部件。目前,五菱占当 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累计 超过60%,持续领跑。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 直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宗旨 和依托。从“新”出发,以创 新聚变助推产业裂变,广西汽 车产业新动能加快壮大,培育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群的蓝图正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