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FBT四问”,让孩子看见自己

2024-10-29沈丹

新班主任 2024年10期

案例描述

小蕊是一个让我头疼的女孩:课上,她会时不时插嘴,扮鬼脸发出怪声,还在课间抽走同学的椅子让他们摔跤,或者拉男生的裤子让别人追她。再加上她比较邋遢,头发总是披散着,同学们见了她都绕道走。已经五年级的她,似乎“油盐不进”。接班后,我通过家访了解到,小蕊的父母有些重男轻女,经常拿她与弟弟比较并责骂她。

我仔细分析小蕊的种种行为:她白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厌恶,晚上回到家被父母责骂。或许她是因为没有人关心而自暴自弃,或许她想通过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许她是用这样的“反抗”来表达不满……

在心理辅导中,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后文简称“SFBT技术”)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技术,它注重近程效果,以正面、希望和未来为导向,旨在发现、确认、扩大并转移学生的各种积极知觉。于是,我决定借助SFBT技术,通过“四问”提高小蕊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她发现自己,重拾自信心。

奇迹问句——“如果问题消失了”

根据学生的问题及需求设立一个可达到的、具体的目标,是辅导的第一步。奇迹问句就可以帮助我们迈出这一步。奇迹问句通过想象“问题消失了”这个奇迹的发生,让学生把注意力从当前的问题中解放出来,聚焦到“未来想要什么”的长期规划上,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正向的、积极的目标。

如果现在有一根魔法棒,它让你目前面临的问题都消失了。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你会是什么样的?(奇迹问句)

当我把这个“奇迹问句”抛给小蕊后,她想了好一会儿才写:“我想好好学习,希望大家也喜欢我。”这句话透露出小蕊内心的渴望——学习上有进步,得到大家的接纳。

了解了小蕊的需求,我就有了辅导方向。我在语文课堂上频繁鼓励她,有意识地点她回答简单的问题,每一次她有进步或者表现好时,我都会让同学们一起鼓掌。一段时间后,小蕊在语文课上有了变化。她会主动回答问题,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角色朗读。有一天,她满怀期待地问我:“老师,我还可以变好吗?”我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摸摸她的脑袋说:“只要你想,就可以。”

我还和她约定用家校联系本聊天。一开始,主要是我来写,比如我会告诉她今天科任老师夸她有进步,她回我一个笑脸。后来她也会告诉我一些心事,比如妈妈又夸弟弟了,或者又给弟弟买新衣服了。留言互动中,我进一步感受到她想改变现状的迫切感,于是,我鼓励她寻找自己的闪光点,鼓励她相信老师与同学的善意。

一段时间后,根据她在“奇迹问句”中表达的需求,我们讨论设定近期目标:相信同学的善意,控制自己的情绪。相信同学是为了消除她的戒备心理,提高她的交往自信;控制情绪是为了让小蕊能够及时察觉并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努力改变小蕊在同学心中的印象。通过设定确切的目标,小蕊明确了现阶段努力的方向,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成果问句——“经验找到了”

SFBT技术的第二阶段就是寻找学生的各种成功经验,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蕴含在学生已有的“例外经验”之中。“成果问句”通过协助学生回想那些成功经验出现的契机,引导学生追溯这些例外经验是如何发生的,从而发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值得借鉴的做法。

什么情况下,同学们愿意和你互动?什么情况下,同学们会耐心地听你讲话?(成果问句)

当我向小蕊出示“成果问句”后,小蕊思考很久写下:“我不捉弄人的时候,同桌愿意跟我互动。我问同学作业题目的时候,很多同学也愿意跟我说话。”显然,小蕊对于如何获得同学的认可和接纳,已经拥有了一些例外经验。这些经验表明,如果小蕊的学习自信逐步提升,她的交往自信也能随之增强。

在批改周记时,我发现小蕊偶尔会有非常好的写作片段。于是,我决定从她的优美文笔出发,提高她的学习自信。我把小蕊的周记稍做修改,推荐给校报,而后文章被刊登了。校报下发后,我再找她谈话,一方面肯定她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她表现自己,比如竞选科代表,参加演讲比赛,拍摄朗读视频等。她吃惊地问我:“我也能参加这些活动?”我知道,过往的经验让她陷入了自我怀疑。为了更好地帮助她,我指导她参加学校阅读节徽章设计活动。当她站在升旗台上勇敢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时,我看到她望着我笑了,也看到同学们对她投去赞赏的目光。学校组织研学活动,我鼓励她加入其中一个小组,同学们也欢迎她,小蕊开始和同学们有了更多交流。

就这样,“成果问句”下的例外经验帮助小蕊迈出了与同学友好交往的第一步。

应对问句——“改变发生了”

SFBT技术的第三阶段是晤谈回馈阶段,强调用小目标激发学生的行动信心。“应对问句”引导学生看到小改变的存在,用持续的小改变带动大变化。

回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正向事件,想一想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再想想自己是如何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的?(应对问句)

当我向小蕊出示“应对问句”后,小蕊思考了好一会儿写下:“当我认真写作业的时候,大家都会帮助我;当我的作文刊登在校报上,同学们都祝贺我。以前同学们都不喜欢我,后来我认真学习,提高自己,和同学们有了更多交流,他们也慢慢接纳我了。”显然,小蕊的学习自信大大促进了交往自信。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蕊的交往自信,我让她担任语文背诵小组长,通过监督背诵增加她与同学间的互动机会。考虑到她的家庭情况,我在她生日那天,约了与她同小区的3名同学一起体验了一次“肯德基生日会”。那天她很开心,也意识到,与同学友好相处能够给自己带来温暖与快乐。而后,小蕊有了较大变化,逐渐懂得关爱同学。比如,体育课上,同学汗流浃背时,她会递上纸巾;早上来得早,她会帮值日生打扫教室。渐渐地,同学们对小蕊的评价越来越高,小蕊也感受到同学们的友好。

评量问句——“方向明确了”

SFBT技术的第四阶段是评量指导,由学生自己评估对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与结果是否满意,教师再鼓励其设定新的目标。

如果满电状态是10格,你目前的“电量”是几格?你理想的学习动力电量又是多少呢?你如何给自己充电呢?(评量问句)

在后续交流中,我问小蕊:“这段时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说找到了自信,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当我把评量问句递给小蕊时,她思考后写下:“我现在的学习电量是6格,我的理想电量是9格,我要继续发挥优势,好好写作文,参加班级活动,多和大家互动。”显然,小蕊对接下来该怎样学习、怎样提升自己有了想法,学会自己确定成长目标了。

辅导成效与反思

回顾整个辅导过程,“SFBT四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奇迹问句”引导学生明确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小目标;“成果问句”帮助他们寻找并识别过去成功经验中的有效做法;“应对问句”引导学生回顾并强化他们的成功体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评量问句”鼓励学生持续行动,反思进步与不足,推动他们朝更好的方向前进。随着自信心的增强,小蕊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各科成绩也有所提高,她重新回到了班级队伍中,和同学们一起前进。(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