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成长记
2024-10-29丁九阳
“你们好烦啊!”走廊里突然传来一声喊叫声。我知道,又是我们班的“红孩儿”小枫。
出门一看,果不其然。教室门口,小枫正重重地跺着脚,攥紧拳头,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瞪着周围的同学,仿佛随时要喷出“三昧真火”。
小枫是个暴脾气。课堂上,他思维敏捷,却常常插嘴抢答,但凡老师同学提醒他,他就会嘟嘴巴、拍桌子。课间,小枫精力旺盛,和同学玩游戏,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甚至动手推人。同学们说他红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低年级孩子的情绪易受外界影响,出现波动,这很正常,但小枫发火的频率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面对这样的孩子,普通的教育效果显然不佳,还得出其不意想奇招。
热问题,冷处理——两大妙招助反思
1. 神奇的“三圈效应”
我走上前,示意围观的同学散去,轻声问小枫:“你刚才很生气,对吗?”小枫低下头,不说话。“和老师一起出去散散心吧?”他抬起头疑惑地望着我。我没说话,只是拉着他的手,一起往操场走去。
为什么去操场呢?这是我带班多年总结出的经验。适量的走动能消耗过剩的精力,在开阔又安静的空间里,少了旁人的关注,更容易敞开心扉。就这样,我们安静地沿着跑道一直走,小枫原先涨红的脸渐渐恢复了白皙。当我们绕着跑道走第三圈的时候,小枫终于开口和我讲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也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小枫抱怨爸爸工作忙,性子急,要求高,明明自己很努力了,但还是不能让爸爸满意,自己很少得到爸爸的表扬。这和我之前与家长沟通时得到的反馈信息一致:小枫爸爸重视孩子的学业,却忽视了情感沟通,因此小枫总是急于表达,冲动好胜,但也敏感脆弱。于是,我和小枫约定,每一次想生气的时候,可以来找老师,我们一起逛操场。一段时间后,小枫说:“真神奇,和老师一起去操场走个三圈,心情就好了很多。”后来,每当生气时他都会来找我去操场散步,有时不到三圈,小枫的心情就平静下来了。
2. 赋能的“木头人”游戏
当然,小枫也有逛了三圈还不能平静的时候。比如上次班长竞选,小枫认为凭借自己出色的演讲能力和精心准备的才艺表演,班长一职势在必得,结果小枫落选了。得知结果,小枫秒变“红孩儿”,大声哭喊着:“这不公平!”还一脚踢翻了椅子。后来,我们在操场逛了三圈,小枫还很失落。于是,我用了第二个妙招:和他玩特别的“木头人”游戏。我们用闹钟定好时间,3分钟内放空自己。谁先动,就讲述自己刚才静止时的所有感受。有时,我故意先动,向他分享以前自己生气时如何通过反思的方式找到问题的根源。就这样,玩着玩着,小枫也渐渐从自身角度去反思得失,努力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
先看见,再借力——三大“法宝”促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小枫有了一些进步,课堂上渐渐能遵守纪律,回答问题时学会了先举手,和同学相处时也变得友好了。可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科任老师的投诉又多起来了:小枫上课过于活跃,每一个问题都举手想回答,一旦老师没有请他回答,他就会发出噪音,甚至当场演奏四部曲:一拍桌,二跺脚,三扔东西,四流泪。平静的课堂会被小枫打乱节奏。
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但转念想,每一个情绪背后都藏着无声的呐喊。小枫似乎在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被看见的渴望。于是,我又为小枫量身打造了三大“法宝”:一卡、一册、一台。
1. “一卡”:私人定制,分层满足
小枫喜欢收集卡片,于是,我悄悄给了他一张私人定制的精美卡片,上面写着“鲤鱼班最强大脑”。我告诉他,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简单的,也有具有挑战性的,所以举手回答的人也有多有少。在老师心目中,小枫一直是一个特别爱思考的孩子,拥有最强大脑,没有必要总是回答简单的问题。随后,我和小枫做了一个约定:简单的问题,只要知道,他都可以高高举手,证明自己会,但老师不一定每次都会请他回答。当课堂出现有挑战性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就是最强大脑闪亮登场的最佳时刻,老师用眼神和他对暗号,如果他会的话,就请他起来回答。就这样,小枫把这张卡片郑重地藏进了铅笔盒,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色。从此以后,课堂上,我们常常用眼神交流,高高举手的小枫不仅自信也很从容,哪怕没有被点名,也能较好控制情绪了。
2. “一册”:接纳自己,协同激励
为了持续增强小枫的自我效能感,我送了小枫一本“情绪日记本”,鼓励他每一天都为自己画一画情绪日记。开心的时候,就在当天页码的左栏画上一个笑脸,生气的时候,就在当天页码的右栏画上一个哭脸。一个月之后数一数,究竟笑脸多还是哭脸多。在家里,小枫爸爸也以身作则,和他一起记录,周末父子俩比谁的笑脸多。渐渐地,小枫惊奇地发现,自己笑脸的数量明显增加了。在全班每周一次的“为你点赞”活动中,为小枫点赞的人明显增加,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3. “一台”:发挥优势,展示所长
学校的管乐团正在招新,我推荐了小枫去参加,发挥他会打架子鼓的优势。很快,在新的团队里,小枫努力学习,积极融入,在舞台上发光发热。在班级,我创立了“小鲤鱼电台”,鼓励孩子们说新闻、开百家讲坛,小枫语言表达上的优势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很好展示。
在“走三圈”“木头人”两大妙招和“一卡”“一册”“一台”三大“法宝”的加持下,小枫渐渐脱去了“红孩儿”的“战袍”,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也更积极主动地成长。现在,他是大家推选的学习委员,也是班级公认的沟通大使。这是小枫的成长,也是集体的成长。虽然小枫偶尔还会“客串”一下“红孩儿”,但我相信,成长永远都是进行时。看见并悦纳,懂得并持续跟进,小枫和其他孩子,还有我,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滨海新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