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2024-10-28郝国政

摘 要:小学语文在学生的整体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更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思维能力、文化传承与认同、跨学科学习能力以及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和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纳入课程体系,小学生的信息能力普及程度有所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寻求更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能力 课堂教学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事业迎来了一股创新改革的热潮,在新课标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传统的课堂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也注意到,我们教师尽管已经学习了新课改相关知识,但在课堂上还不能完全做到革新,而是继续使用机械化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比较僵硬的状态。这种状态严重束缚学生的发展,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效率。设想一下,学生长期受到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的影响,那必定不利于他们的思维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全方位发展,这就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相悖。因此,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摈弃落后的教育方法,大力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变。

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对语文学习兴趣降低,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语文这门学科中有很多需要背诵的内容,若教学方法不当,学生自然兴趣不高。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思维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是当前常用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二、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经验有限,可能难以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小学生还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处理能力,无法有效地组织和整合获取的信息,导致信息利用效率低下。小学生更可能因为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而成为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受害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信息能力,需要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投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加强信息安全教育等。同时,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

(二)教师方面

地区环境的差异导致教师水平和教学资源参差不齐,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能力不足

部分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仅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文字处理、简单的网页浏览等,而对于更高级的信息技术应用,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在线互动平台的操作等,可能感到陌生或缺乏自信。

2.信息技术意识淡薄

有些语文教师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意识。他们可能认为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非必要工具,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够充分。

3.信息技术资源匮乏

在一些学校,由于资金、设备等原因,信息技术资源相对匮乏,语文教师难以获取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持。例如,学校可能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或软件工具等,导致语文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受到限制。

4.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不足

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可能缺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的能力。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工具,而没有深入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和互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能力要有一定的策略,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转变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转变课堂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是首要任务。我们通过山东省乐陵实验小学课改的相关经验来分析教学策略。近年来,乐陵市实验小学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构建了领先的多维度大课堂教学改革和完善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推行生活教育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设有基础性课程、文本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等多种课程种类,并且重建课堂结构,打造教学模具,尊重教学规律,从坚守到创新,大力推行分层教学、栏目教学、合作化学习等新形式,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展开革新,摈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主动学习,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够带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也要提供条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或者组织讲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巧妙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如今的学生接触电子信息设备早,自然也会对其产生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性工具。

同时,现代化技术声画结合、视听兼备,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相结合,利用好这一教辅工具。

3.注重课外实践,拓宽思维空间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注重教材上的内容,更应将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悟语文教学在大自然中的美好,帮助学生探寻美的真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到一些红色基地研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外、在游览中学,开阔视野。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增强信息技术意识,积极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同时,学校也应加大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投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信息技术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促进语文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戴伟雄.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36).

[2]夏静.体验即成长:小学语文体验教学课堂教学范式例谈[J].江苏教育研究,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