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柑橘的精油哪里来

2024-10-28史军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10期

很多同学可能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对着一个吹足气的气球,使劲挤出橘子皮里的精油,气球就会瞬间破裂。这是因为柑橘精油能破坏气球乳胶分子之间的结构。但是,你知道柑橘为什么会分泌出精油吗?

油胞不是小细胞

油胞是长在果皮内部的内分泌囊(类似人类的毛囊),广泛存在于芸香科植物中,比如我们熟悉的花卉九里香、调料花椒。很多芸香科植物之所以那么香,跟油胞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植物来说,油胞分泌的化学成分是抵御外来侵害的重要手段。很多动物害怕这种刺激性气味,就会放弃啃食这些植物。

研究油胞的意义

很多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恰恰是因为柑橘精油里的化学成分具有很强的驱虫能力,所以人类喜欢上了这些化学成分——利用柠檬烯、柠檬醛和香叶醛之类的化学成分,驱除害虫。

研究油胞,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吃的水果。以金柑为例,它的口味就与油胞的多寡有直接联系。融安金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品种,很多人不太喜欢吃这种水果,因为吃起来不仅有苦味,还会麻舌头。近两年来,滑皮金柑以及它的升级产品——脆蜜金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这两种金柑备受人们喜爱,因为它们的果皮中没有那种又苦又麻的成分。融安金柑有油胞,而滑皮金柑、脆蜜金柑则没有。

当然,柑橘果皮里的油胞也并非越少越好。比如,做陈皮用的新会柑、做精油用的柑橘类,它们的油胞越多,产生的味道就越浓郁,就能产出越多的精油。另外,油胞发达的柑橘品种也具有更强的抗虫能力。发展相应的品种,可以极大地减少农药的用量。

难以突破的研究障碍

柑橘油胞的研究不易突破,原因在于柑橘生殖具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柑橘的种子未必是依靠父本和母本两者结合产生的。

柑橘的种子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珠心胚。这类胚胎属于无性胚,由母本体细胞发育形成,萌发后形成的植株性状与母本完全一致。这就为基因分析设置了障碍。

按照常规的植物功能研究路线,只要将具有油胞的融安金柑与没有油胞的滑皮金柑进行杂交,就能获得具有不同性状(有油胞、无油胞)的后代,再通过对应的基因分析就能知道到底是哪个基因在控制油胞发育了。

但是,人们会对通过传统杂交产生的金柑后代来源存疑,它究竟是由母本的体细胞单独提供基因发育而来的,还是通过两个亲本细胞重组发育而来的?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就无法分析其性状的基因来源。

从枝条上破解果实的秘密

2024年2月,《科学》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邓秀新院士、张飞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柑橘油胞发育与精油合成的分子调控》,揭开了柑橘油胞基因的秘密。

研究中,研究团队偶然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在柑橘枝条的枝刺上有油胞,且分布不均匀:枝刺的基部有,但顶部没有。通过研究这两个部位不同油胞的表现差异,就能够分析出油胞的产生到底是靠什么基因来调控的。因为在产生油胞的枝刺基部,这个基因肯定是表达的;在枝刺的顶部,这个基因肯定是不表达的。通过对比,不就知道油胞是由什么基因控制了吗?

同学们,我们想了解果实性状,最终得到的答案却在枝条上。这其实也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我们需要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