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钥匙科技竞赛赛题百科
2024-10-28
热胀冷缩和冷胀热缩
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物体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不过,有些物质会呈现出相反的特性。比如,金属锑就会在一定条件下冷胀热缩。
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弱,使物体收缩。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热胀冷缩的原理。不过,也有一些物质恰与一般物体的特性相反,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受热时收缩,遇冷时膨胀,如锑、铋、镓、0~4℃的水等物质。
触电后的急救
如果有人触电后出现呼吸停止、心脏停搏,此时在场人员应确保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为其做心肺复苏,同时让周围人帮忙打120,请求专业人员给予救助。基础心肺复苏(CPR)和电击除颤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决定性措施,是心脏停搏患者复苏的基石。
在太阳系中,木星的自转速度最快
木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自转速度非常快,一天大约只有10小时,是太阳系中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由于快速自转,木星的外观呈现扁球状。
激光: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在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又快又精准。
空间站的氧气补给
在太空中,空间站的氧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一种是从地球携带氧气罐直接供应;另一种则是通过空间站内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利用化学反应将其他物质转化为氧气。在早期载人航天任务中,由于任务时间相对较短,航天员所需的氧气量不大,因此通常采用携带氧气罐的方式。例如,在阿波罗登月任务中,航天员就是依靠飞船上携带的氧气罐来维持生命的。
随着空间站建设和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的发展,科学家常用电解水制氧的方法,即利用电能将水分子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然后通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将氧气提纯并供应给航天员使用。此外,在空间站内部,电解水制氧系统通常还与其他生命保障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能够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废气回收再利用,还能将生活废水、尿液等进行净化处理,最终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