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舞台:舞蹈的创新之路

2024-10-27高艳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1期

当今时代,科技已经从服务于舞蹈的工 具变为舞蹈表演与艺术创新的新途径。近年 来,舞蹈与新的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让舞蹈 艺术表演备受观众喜爱,科技手段在舞蹈中的 应用已经成为舞台艺术的全新领域,舞蹈舞台 艺术与科技水乳交融,表现力与感染力也日益 增强。舞蹈与科技的全新结合,让不同行业人 员参与其中,现代舞蹈艺术表演不再是一个人 的艺术表达,而是多个主体共同完成的艺术创 作,舞蹈舞台表演与科技之间形成了全新的关 系,科技、舞蹈、艺术与审美达成了平衡。

一、科技舞台全新观演方式

( 一 )视觉秩序

舞蹈艺术是一门视听艺术,舞蹈表演随着 音乐节奏的变化,变换表演主题、舞蹈模式, 舞蹈内容,使得大众能欣赏舞台表演。而在科 技的加持下,现场观看表演的观众能够更为沉 浸地投入舞蹈表演,一切舞台手段都为舞蹈表 演服务。例如,借助视觉定格,能够让观众全 方位地观看舞者的动作形态,动作细节以及高 光时刻。在舞蹈表演开始前,大众走入剧院, 感受舞蹈艺术的演绎,剧院为了展现更为精彩 的舞蹈艺术展演,借助 AR(增强现实)技术 还原舞蹈表演场景,能提升舞蹈艺术效果。舞 蹈表演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整个故事突破了 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传 达更多的故事细节。

(二)传播方式

科学技术为舞蹈表演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方 式,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让舞蹈艺术表演 细节更为突出。在科技崛起的时代,借助科学 技术增加舞蹈表演的热度,并在生动立体的背 景下进行全景式舞蹈表演展演,揭开科学技术 演绎舞蹈表演艺术的神秘面纱。观众在沉浸式 舞蹈艺术表演中,感受舞蹈表演带来的惊心动 魄。另外,在进行舞蹈舞台表演过程中,大众 在科技的帮助下对于舞蹈表演能够产生更多的 参与感,借助科学技术营造的虚拟全景,与舞 蹈表演中的人物、情节产生交集,跟随舞者的 视角全身心地沉浸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为舞台 表演增添助力,让观众全神贯注地投入真实的 舞蹈场景。

(三)接受方式

舞台表演借助科学技术向观众传递情感, 舞蹈表演与观众之间实现有效的交流,观众能 够更为近距离地接触舞蹈表演。舞者在进行表 演的过程中不再只是借助动作、音乐将作品情 感传递给观众,而是能够通过舞蹈动作与技术 场景的配合,强化舞蹈表演与观众的联系。观 众在观看表演期间,也成为舞蹈艺术表演中的 一部分,在科技的帮助下,观众观看舞蹈表演 的主体性增强,从观看者转变为参与者,对于 舞蹈表演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另外,在科技 的辅助下,观众能够从舞台表演中接收更多信息,及时给予观众反馈,以保证观众对于舞蹈 表演的参与感。

二、科技助推舞蹈创新之路

( 一 )技术与舞蹈相结合

技术的加持能够令创作者更为关注舞蹈内 容的表达,借助科技场景的不断变换,以舞蹈 表演为根本,以科技手段为辅助,展现舞蹈表 演绚丽的视觉体验。舞者在舞台表演期间,可 以根据舞蹈内容、舞蹈音乐与场景之间的充分 配合,展现舞蹈表演的连贯性。舞蹈表演作为 一个整体,演员可以在表演期间,借助科技, 通过对舞蹈表演的整体呈现,展现完整的故事 内容。

同时,在表演期间,利用科学技术弥补 舞蹈艺术叙事抽象化的短板,增强观众观看舞 蹈表演的新鲜感。例如,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 中,借助绚丽的灯光,舞台场景的转换,展现 舞蹈表演绚丽的场景,配合自身的舞蹈技术, 增强舞台感染力。

(二)展现肢体的动作

科学技术为舞蹈表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 视角,是对舞蹈表演的极致展示,借助科学 技术手段能够将舞蹈表演中的精神内核充分还 原,以便能够充分展现舞者对舞蹈理念的表 达。对于观众而言,科技是欣赏舞蹈艺术的全 新维度,也是能够看清舞者的舞蹈表演的全新 维度。例如,在《舞蹈风暴》节目中,定格的 瞬间能够让观众看到舞者倒立、空中劈叉等姿 态的展现,感受舞蹈动作的难度技术,充分体 会舞蹈情感。相较于传统的舞台表演,定格的 瞬间放大了舞者的肢体动作,以更强的视觉冲 击力,让舞者的高光时刻在表演中瞬间暂停, 观众能够更为清晰地感受舞者表演舞蹈的专业 性。舞者自身作为一种艺术情感表达方式,具

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尤其在舞蹈创作中,但 通过科技拆解舞者的肢体动作,能够充分还原 舞蹈的完整度,彰显舞者肢体表现力。

(三)基于科技舞蹈创作

现代技术与舞蹈表演的完美融合,能够促 使舞蹈表演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舞蹈表演需 要想象力和空间,借助科技,利用大量的舞台 设备和器械,丰富整个舞蹈表演形式,展现舞 者在舞台表演期间的动作、力度、速度变化, 并借助舞台设备放大舞者肢体变化,为观众营 造具备感染力的舞台表演。例如,在《无声的 呐喊》中,舞者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展 现舞蹈艺术的张力,对整个舞台空间进行瞬间 放大缩小,不断进行场景转换,契合舞蹈表演 的主题。一些无法借助语言表现的舞蹈内容, 在科技的协助下能展现出别开生面的视觉舞蹈 艺术。在《无声的呐喊》中,利用光与空间的 配合,展现舞者的挣扎和呐喊,使舞蹈表演在 呈现艺术创作时,为观众带来一场光影艺术表 演。

(四)科技服务于舞蹈

科技舞蹈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于,舞 蹈表演中舞者借助舞台效果将身体曲线与神秘 的光线相结合,实现光线与舞台效果的共舞。 在黑暗的舞台中,舞者肢体动作与舞台各种动 感设计的充分配合,实现舞者灵魂与舞台的融 合,展现整个舞蹈编排。以舞蹈作品《云朵》 (Nuance)为例,首先,编舞根据舞蹈主题以 及作品内涵设计好舞者的动作,并构思舞者动 作与舞台光线的结合。其次,背景光线与舞者 动作共同展现了立体的舞蹈效果,并借助专业 技术体现舞者肢体动作,形成独特的舞蹈影像。 最后,恰当地添加音乐,营造震撼的视听盛宴, 确保舞蹈与科技手段能够充分配合,展现一种 全新的舞蹈表演形式。

三、以舞剧《10909》为例

舞剧《10909》是中国首部揭秘载人深 潜的舞剧,也是一次舞台科技的伟大尝试。 《10909》用舞蹈诉说了“新质生产力”背后 的故事。2024 年 4 月 28 日、4 月 29 日,舞剧 《10909》在江阴大剧院演出,表演打动了无 数观众。该剧是科技与舞蹈表演结合的一次伟 大尝试,在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化 广电和旅游局指导下,该剧由无锡市歌舞剧院 (江苏民族舞剧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联合出品。在表演过程中,创作者进行大胆创 新,不仅在舞蹈艺术领域融入了科技元素,还 在舞台装置方面融入了科技手段的构思,开拓 了舞蹈表演的新领域。开场由著名歌唱家雷佳 演唱主题曲《人的一生》,由此揭开中国载人 深潜三代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借助舞蹈表演 传递中国载人深潜的探究历程。

舞剧《10909》是舞台表演新时代的代表 作,经过长时间的打磨与尝试,在传统舞剧基 础上,实现舞剧表演的全新突破和创新。在舞 剧修改阶段,主创团队重新对剧情结构进行打 磨,凸显舞剧中的情感起伏,且为了给予观众 前所未有的深海体验,让观众在舞者的带领 下,在“海域”中不断穿梭,借助舞台造境和 艺术处理,让观众沉浸万米深渊的场景,以舞 剧的形式演绎奋斗者号在海底 10909 米处的极 致之美与惊险之旅。

主创团队曾对舞剧多次打磨提升,为了保 证舞剧能够达到高标准,依照深潜舰艇研发的 真实过程,对剧目进行深度改编,以便进一步 提升舞剧《10909》的品质。在该剧中加入了 诸多科技元素,以奋斗者号压力舱为场景,让 舞者用肢体动作与场景的配合,完成深度下潜 场景的模拟。奋斗者号下潜深度超过万米,为 了让观众体会到实现下潜万米海底的目标的不

易,舞者在表演中通过刻画研究者的不懈奋斗 侧面反映奋斗者号的工作场景,突出 10909 米 的象征意义,以还原其背后每一位工作人员的 不懈努力,借助自身的演绎传递中国科技力量, 展现中国载人深潜的精神力量。

在该舞剧的表演过程中,舞者为了展现奋 斗者号下潜的部分,艺术地再现了下潜万米海底 的场景,并用丰富的舞蹈词汇与科技手段勾勒了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三代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载人深 潜奋斗的壮丽历程。在进行舞美布置过程中,整 个舞台被塑造成一个巨大的压力舱,由慢到快不 停转动,演员在舱中的高难度动作让人屏气凝 神;多媒体技术的加持让舞台变为幽深的海底, 反重力装置等道具的辅助让演员犹如在水下翩翩 起舞。另外,该舞台剧在表演过程中,还突破了 传统舞台剧的表演方式,借助多种科技手段,实 现舞台设计巧思。为了生动还原海洋世界的海底 隧道以及载人深潜团队的工作场景,创作团队直 接将舞剧演出现场布置成一个“海底隧道”,带 领观众共同踏上海底深潜的科幻之旅,挖掘深潜 的奥秘。整个舞剧表演,舞者充分与观众互动, 为观看演出的观众带来一次有趣而又有科幻元素 的深海体验。

四、结语

科技为舞台助力,实现了舞台表演艺术的 全新突破,能够真实还原当舞剧故事的场景, 借助生动的舞台布景和场景以及舞蹈演员之间 的配合,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 宴。舞剧《10909》的成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 了舞剧的创作背景,揭示了中国载人深潜的奥 秘,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 作者简介 ] 高艳,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就 职于江苏省无锡市歌舞剧院,本科,研究方向 为舞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