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和图书馆知识服务协作分析

2024-10-27潘晓颖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7期

摘要:文章深入探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知识服务协作关系的演变及其对全球科研进步的深远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出版环境正经历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全面转型。在这一背景下,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凭借资金雄厚、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拥抱新技术,勇于创新,如构建数据仓储平台、应用文本挖掘技术、推动语义出版等,不断提高知识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畴。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合作实践。通过具体案例,揭示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如何通过文献资源共享、数据标准化实践等路径,实现从资源提供到知识创造与传播的深度协同。研究结果显示,图书馆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传统的藏书机构转变为学术资源的深度整合者与创新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与出版机构的紧密合作,不仅促进了宝贵学术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广泛传播,还通过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极大地拓展了学者的知识获取渠道,激发了科研创新的活力。此外,双方合作还推动了前沿研究的加速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科研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局限与挑战,如“数据孤岛”问题、版权管理复杂性、技术标准不统一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优化版权管理机制等,以期为未来双方深化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服务;学术出版;图书馆;出版社;数据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9;G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7-0239-0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版环境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数字化的出版形态崭露头角,内容组织向纵深发展,内容环境关联性持续增强,多媒体化资源载体与交互式的交流方式都推动出版模式逐渐向数字化、个性化转变。面对当前的新型出版环境,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调整传统的出版模式,不断提升科研与学术服务质量,促进传统的学术出版向智能化的知识服务转型,以满足科研人员和广大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通过重构知识内容的载体、结构与形态,知识服务平台成为知识创造与消费发展的新驱动力[1]。知识服务面向整个科研生命周期,基于海量的、权威的、系统的优质内容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开展文献检索kGPWdD0Swni1DO9tmFeBOyQ6I88UbonUbW1dSs+EQh8=、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传播以及学术评价等。知识服务可以理解为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按学科、分类型、找主题等方式,对知识集群、知识体系、知识类型等进行可查、可逆的获取,基于用户目标驱动,面向知识内容、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服务[2]。

从学术出版到知识服务,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在与图书馆协作发展的同时,顺应出版市场与科研需求的变化,逐步拓展知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国外出版机构积极主动地投入知识服务开发中,不仅仅局限于出版优质的学术内容,更开展了知识服务方面的尝试。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具备资金充沛、资源优质海量等优势。

作为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核心合作伙伴,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存储库,更是学术研究和知识推广的重要阵地。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图书馆的角色正逐步演变,从单纯的藏书之地转变为学术资源的整合者和创新服务的提供者。国外学术出版机构每年都会推出千余种期刊以及学术新书,这些精品类出版物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医学技术等多个领域,为全球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图书馆在收集、整理和提供这些资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与学术出版机构的紧密合作,使这些宝贵的学术资源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图书馆不仅提供纸质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供读者借阅,还通过数字化内容资源平台提供相关服务,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这些学术资源。这种多元化、个性化、全流程的服务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也有助于学者进行前沿研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整个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和图书馆以知识服务为导向开展的深度合作,集中体现在文献资源的服务与管理上。

一、多元化文献服务

以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例,剑桥大学出版社作为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出版机构,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之一。该出版社自1534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全球出版界的佼佼者,以高质量的学术出版物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在出版物内容方面,剑桥大学出版社展现出了极强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剑桥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约2000种新书及400多种学术期刊,几乎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医学等所有门类。其出版物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更在质量上赢得了全球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除了出版优质的学术著作和期刊外,剑桥大学出版社还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它与全球的图书馆、代理商、合作出版商、学会、企业和媒体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科研数据的共享与再利用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描述数据、观察数据,并有效整合学术论文的内容和结构,促进数据重用,以提升使用者数据检索和数据挖掘的效率。对学者来说,在整个科研过程中,数据是重要的研究资源。通过共享科研数据,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还可以提高科研效率。同时,对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也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剑桥大学出版社为图书馆提供定制的电子书馆藏,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出版社对图书馆学术研究和知识推广需求的深刻理解与积极响应。除了科学、技术和医学等传统强势学科外,电子书馆藏还特别注重新兴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展现了出版社对学术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剑桥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出版领域的佼佼者,还为图书馆提供了多元化的订购模式。循证采购(Evidence-Based Acquisition,简称“EBA”)模式,为学术机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源获取方式。在这一模式下,图书馆可以预先浏览剑桥大学出版社以及其他合作出版单位出版的纸质书,对书籍内容和质量有深入了解后再决定是否采购。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图书馆的采购成本,还增强了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循证采购模式利用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和出版社的资源优势,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图书的采购优先级;高级订购模式则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推荐服务,根据图书馆的收藏特点和研究需求定制图书清单;图书馆员自助服务模式则赋予了图书馆员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在线平台自行选择和管理图书订单;订阅销售模式允许图书馆按年度或季度定期支付费用,获取特定期刊的连续访问权限;站点许可证模式则赋予图书馆在特定地点内对所有用户开放期刊访问的权限;多站点许可证和联盟销售模式则进一步扩大了访问范围,允许图书馆在多个地点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共享资源;单篇论文购买模式则为图书馆提供了按需购买的选择,便于针对特定研究需求进行灵活采购,适应不同规模的图书馆和预算限制。此外,在循证采购模式下,图书馆还可以访问电子书或专题馆藏,进一步丰富其学术资源储备。这使图书馆在提供传统纸质书借阅服务的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术服务。

剑桥大学出版社为图书馆提供的定制电子书馆藏及循证采购模式,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学术资源,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一合作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和知识推广的深入发展,为全球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更优质、全面的学术支持。学术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的文献组织结构,向碎片化、语义增强、传播快速的知识结构转变,并促使出版行业各环节角色发生变化。学术出版在发现新机制、综合各类信息产品、深度关联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升用户的参与度,是知识服务的立足点[3]。

剑桥大学出版社还致力于构建剑桥期刊数字档案库,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丰富了学术资源的获取途径。该档案库依托剑桥大学出版社丰富的期刊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大量学术内容转化为易于访问和管理的数字格式。在知识服务领域,知识组织通过领域本体和主题词表进行组织,再通过领域本体和主题词表关联内容单元和出版资源[4]。期刊档案不仅保留了原版扫描的封面、目录等完整内容,还将论文标题和注释转换为HTML文件格式,便于在线浏览和检索。此外,每篇论文都注册了数字对象标识符(DOI),实现了学术资源的互联互通。

通过提供多种订购模式和建立剑桥期刊数字档案库,剑桥大学出版社不仅为图书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学术资源获取途径,也为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出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大学出版社是学术出版的主体[5],在推进知识传播、反映创新水平、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思想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6]。文献资源的联合采购也是多元化文献服务的表现之一。学术研究环境的数字化、学术研究过程的数字化以及学术成果的数字化,必然要求知识组织、生产以及服务者协同合作发展[7]。因此,出版机构亟须加强与知识服务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完善的知识服务模式[8]。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可以与其他高校或机构联合采购数字资源,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即联合采购模式。通过知识资源的管理以取得可持续发展,促进内容合作[9]。研究型图书馆就充分应用新兴技术[10],例如,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RL”)的“Big Deals”项目,就是多个高校图书馆联合与数字出版商谈判,以获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这一项目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旨在为大型研究型图书馆提供综合性学术资源订购服务。随着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利用新技术,整合资源,深度加工,促进知识服务场景的应用与嵌入,提升知识服务水平[11]。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意识到传统的单一资源订购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型研究型图书馆对多元化、综合性学术资源的需求,因此推出了“Big Deals”项目。图书馆通过与出版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打包的形式订购一系列学术资源,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等。这些资源涵盖各个学科领域,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图书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学术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

二、文献数据格式标准化应用

文献数据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献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可以提升优质内容资源的竞争优势[12]。

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深度合作,在提升馆藏内容质量的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科研人员的学术需求。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共同制定并严格执行文献采集、分类、编目和保存的标准,确保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系统化、有序化。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图书馆一方面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学术文献,丰富馆藏资源,另一方面也能获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泛的学术支持。同时,学术出版机构也可以根据图书馆的反馈和需求,调整出版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此外,元数据作为描述文献特征的重要信息,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共享元数据,学术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实现了学术文献资源的互联互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精准的学术资源支持。

剑桥大学出版社在与图书馆的合作中,致力于制定与图书馆高度契合的数据格式。在文献数据格式方面,剑桥大学出版社通常与图书馆保持一致,以确保学术文献能够在不同平台上顺利传播。当然,元数据的一致性也使文献的描述更加准确和规范,方便读者检索和利用。剑桥大学出版社积极应用一系列国际通用的数据和标准,确保与图书馆实现无缝对接,有效提高了文献资源的管理效率,也能使读者获得更精准的优质知识服务。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期刊和期刊数字档案馆同样为图书馆提供了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方便下载使用。文献数据格式的统一化与标准化大大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图书馆的人力成本。同时,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也使文献资源更易于管理和利用,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紧密合作,为构建高效、精准的文献资源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剑桥大学出版社在与图书馆的合作中,通过制定高度契合的数据格式,采纳国际通用的数据和标准,为图书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术服务。文献数据的格式化、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学术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馆际互借在高校图书馆中较为普遍。高校图书馆之间共同开展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可以说,专业出版知识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产业链[13]。学术出版机构与学校图书馆之间,可依托先进的馆际互借系统,实现文献资源共享。馆际互借不仅促进了印本资源的高效流通,还实现了资源互补的深层次融合,有效缓解了单一机构资源有限的问题。通过这一机制,珍贵文献、稀缺资料得以跨越地域限制,在更广泛的学术社群中流通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馆际互借的方式也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文献资源利用效率,为学术界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协同的知识共享生态。

具体而言,图书馆若存在印本资源缺乏的问题,可以向合作出版机构或其他图书馆发出借入请求,从而迅速填补资源空白,满足广大读者的学术需求。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还有助于扩大图书馆的内容资源收藏范围,提升其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力。馆际互借机制使图书馆能够触及并整合多元化、前沿的学术资源,极大地扩大了馆藏范围,为读者群体提供了更全面、深入的学术支撑,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此外,通过共享资源,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能够密切合作,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的深化和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

剑桥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实践,不仅深化了学术资源的流通与利用,也为国内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与资源融合方面提供了多元的发展思路与实践借鉴[14]。学术图书馆在出版融合发展背景下,合作馆藏与共享纸质资源增长趋势明显[15]。可以说,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提升学术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图书馆的收藏范围以及推动学术交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在知识服务领域,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构建了紧密且高效的协作模式,其核心在于实现优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内容形式的相互补益,助力提升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学术贡献度,同时强化知识服务的综合效能,从而有力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化与精进,推动知识生态的繁荣与发展。图书馆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传统的藏书机构转变为学术资源的深度整合者与创新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以知识服务为导向,与出版机构密切合作,高效传播学术资源,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总之,在知识服务领域的持续演进中,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构建紧密且高效的协作模式,已成为推动学术研究与知识生态繁荣不可或缺的力量。双方对优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内容形式的创新融合,精准对接学术需求与资源供给,实现了文献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学术贡献度也显著提升。图书馆以知识服务为核心导向,积极与出版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学术资源的高效传播路径,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知识服务模式的全面革新,更重要的是学术资源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服务于科研创新,促进学术向纵深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翔,孙宇辉,陈柏.出版社知识服务平台的创新构建探析[J].出版广角,2020(13):20-23.

[2] 金鑫荣.知识服务:大学出版社转型升级的路径[J].现代出版,2018(4):19.

[3] 韩丽,初景利.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特征、价值和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8(2):5-10.

[4] 张承兵,黄丽娟.人工智能技术下出版知识服务生态的重塑[J].出版广角,2020(13):16-19.

[5] 谢曙光.学术出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64,195-208.

[6] 邬书林.学术出版:中外大学出版社共同的历史使命[J].中国编辑,2007(5):4.

[7] 谢炜.学术出版在数字学术发展中的定位与作用[J].科技与出版,2019(4):23.

[8] 冯思然,唐贾军,张传静.大数据语境下的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J].出版参考,2021(7):34-36.

[9] 桑罗罗·G,弗龙蒂斯·D.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物联网-为开放式创新和知识管理能力构建知识管理系统[J].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2018(4):347-354.

[10] 祝先运.国外研究型图书馆新兴技术应用趋势与启示:基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报告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22(3):72-77.

[11] 刘坚.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知识服务转型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0(5):126-130.

[12] 波利萨尼·E,布拉蒂安努·C.知识战略规划-管理不确定与动态性研究[J].知识管理杂志,2017(21):233-253.

[13] 孙晓翠.新基建背景下专业出版知识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J].出版广角,2020(13):24-26.

[14] 肖超.大学出版社数字人文实践及启示:以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例[J].出版与印刷,2018(2):33-40.

[15] 宋玲玲.深入服务转型:在“虚实融合”服务变革背景下解读分析《2022年ACRL学术图书馆发展趋势报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4(4):43-50.

作者简介 潘晓颖,编辑,研究方向:融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