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编辑技能需求与培养模式探析
2024-10-27贾宇娜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出版社编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版社亟须革新编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编辑技能需求与培养模式,旨在为出版传媒教育与编辑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文章首先阐述媒体融合的内涵,分析技术融合与内容融合两个层面的特征;然后剖析媒体融合对出版社编辑工作职能的影响,以及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新特征;接着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应具备的技能,指出跨媒体内容生产加工技能和内容集成运营与数据决策技能是当前出版社编辑应掌握的核心技能;最后,结合实践提出跨学科融合培养、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和应用区块链技术三大编辑人才培养模式。文章认为,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版社编辑应具备跨媒体的制作技能和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在多平台进行内容创作与管理。除了传统的文字处理能力,出版社编辑还应掌握图像、视频处理等多项媒体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编辑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媒体融合;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跨学科融合;计算机技能;区块链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7-0211-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科研任务项目“信息中心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NMPAICKY01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媒体生态重构的背景下,多媒体传播已成为主流趋势,出版社编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当前,编辑工作逐渐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全媒体、多终端、立体化新模式。传统的单一型编辑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媒体融合时代的需求,改革创新,探索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新型编辑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媒体融合的内涵
媒体融合,即通过多种媒体形式的互动与整合,增强信息的表达效果,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2]。其内涵主要体/oLO/f7AN8UjnDkhD+6FrA==现在技术融合和内容融合两个层面。
技术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基础,指的是将不同的技术平台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实现更流畅、更高效的媒体展示与传播,如视频会议系统中集成音频、视频和数据分享功能,或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动态数据图表与实地报道相结合,增强信息的直观性和互动性[3]。技术融合还涉及对不同设备的兼容性处理,确保内容可以在多设备、多平台无缝展示,这需要前端的界面设计、中间的协调操作、后端的数据处理高度协作[4]。例如,流媒体服务的优化不仅需要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网络传输技术的配合,以确保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都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技术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媒体内容的接受度和用户的体验感。
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的核心,指的是在内容生产与呈现过程中,将不同领域、形式或风格的内容有效结合,创造出新的用户体验[5]。内容融合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要通过策略性的设计,使不同形式的内容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信息的整体传递与用户体验的优化。例如,融媒体新闻报道可能融合文字、图片、视频、互动图表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承担着不同的信息传递功能。文字用来详细解释背景信息,图片用来展示转瞬即逝的瞬间,视频用来展示事件现场的动态过程,图表用来强调关键数据。互动元素如在线问答、观众投票等,则用来提高观众的参与度[6]。
二、媒体融合对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
媒体融合时代,编辑不再仅仅是文字内容处理者,还需负责基本的图像处理、视频剪辑,甚至互动设计,需掌握更广泛的技能。媒体融合使出版内容更新速度变快,编辑必须在确保内容质量的同时,缩短内容生产周期,以满足数字出版的即时性和连续性要求。转变编辑工作方式不仅能提升出版内容的丰富性和互动性,还能极大地拓宽出版物的受众范围,增强其市场潜力[7]。
媒体融合拓展了编辑的角色功能,使其从传统的文字处理者转变为内容策划和用户体验的设计者。在此过程中,编辑需要更加关注内容如何在不同平台上展示以及如何与用户互动。这要求编辑具备跨媒体的思维方式,能够深入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媒体消费习惯[8]。此外,编辑还需与技术团队紧密合作,确保内容在各设备、各平台都能呈现出最佳效果。
媒体融合不仅改变了出版内容生产方式,使之更加多样化和数字化,还扩展了编辑的职能,要求他们在内容策划、用户体验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这种转变是对整个出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预见和回应[9],为出版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三、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新特征
(一)内容生产形态多元化
跨媒体内容整合是内容生产形态多元化的重要体现。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编辑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内容制作,而是需要涉猎视频、动画、互动图表等多种媒介,将这些不同形式的内容整合为统一的整体。
个性化内容生产是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另一个新特征。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编辑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内容选择和推荐[10]。例如,通过用户数据分析,了解哪种类型的书籍最受欢迎,哪些主题的书籍能够引起特定群体的兴趣,并据此调整出版计划,推出定制化的内容产品[11]。在儿童图书市场,编辑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相应的互动电子书或教育应用,使书籍内容和儿童的成长需求相匹配。编辑还可以通过定期发送个性化的电子邮件,包括读者感兴趣的书籍推荐、作者访谈、相关主题的深度文章等,与读者建立持久、紧密的联系。
这些新特征标志着出版社编辑已从单一的文字编辑转变为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和用户体验塑造者,通过跨媒体内容整合和个性化内容生产,编辑能够更有效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二)工作模式智能化、一体化
工作模式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编辑工作的自动化和数据驱动决策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编辑工作开始利用智能工具和算法来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分发效率[12]。智能化工具还可以帮助编辑进行内容标签化和元数据管理,这不仅能够优化内容的存档和检索流程,而且能够提高内容在各个平台上的可发现性和推荐的精确度。在智能化的工作模式下,编辑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把握出版内容的市场动态,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体化工作模式体现在编辑角色的跨部门协作和多平台内容管理上。出版社编辑不是孤立的,需要与作者、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技术团队等密切合作,参与从策划到发行的每一个环节[13]。例如,编辑需与设计师协作,确保内容的视觉呈现与文本相匹配;与技术团队合作,保证电子书籍或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设计能满足用户需求。在多平台管理方面,编辑需要掌握各种数字发布平台的特点和优化策略,无论是传统的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有声书等,都要有效管理和调整内容[14]。
四、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模式
(一)跨学科融合培养
跨学科融合,强调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以培养具备多元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编辑人才。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涉及文学、语言学等传统出版相关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心理学、商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出版社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文学评论、数字技术、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综合课程。例如,开设数字媒体与出版课程,让学生学习传统的编辑与校对技能,深入理解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内容的创建、分发与消费。课程中,可以加入数据分析的基础教学,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分析用户数据来优化内容分发策略,以及如何使用心理学原理来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和用户黏性。通过多学科课程的整合,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出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可以使编辑在掌握传统编辑技能的同时,在快速变化的出版环境中灵活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有效应对挑战。如今,出版行业面临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单一学科背景的编辑往往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通过跨学科融合培养,编辑能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稿件内容。这种培训策略将极大地扩展编辑人才的视野与能力,使其适应出版业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在科技与人文融合领域,编辑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才能准确把握相关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跨学科融合培养还能提升编辑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在策划、编辑和推广等环节提出更具创意的方案,为出版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
在数字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对出版社编辑人才进行系统的计算机技能培训,能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适应数字出版和新媒体发展趋势。
出版社应与专业的IT教育机构合作,或在内部设置专门的培训部门,为编辑提供从初级到高级的计算机技能培训。课程应覆盖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高级的文本处理技巧、图像和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以及更为复杂的数据管理和分析。例如,出版社可以开设课程,指导编辑使用Adobe Photoshop处理图像,使用InDesign设计版面,使用Premiere或Final Cut Pro剪辑视频,使用Excel高级功能整理和分析数据,使用数据库软件管理大量的出版内容和版权信息。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定期开展技术研讨会和工作坊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编辑掌握最新的软件工具,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技能的有效途径,出版社应搭建一个实践平台,让编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际项目运用所学的计算机技能。出版社可以组织编辑参与电子书制作,在内容策划、文本编辑、格式处理与发布等环节运用相应的计算机技能。通过这种方式,编辑不仅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还能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提升。此外,编辑还可以参与跨部门的项目合作,如与技术部门共同开发一个内部使用的内容管理系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技术的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与技术团队协作,共同推动出版流程优化。
(三)应用区块链技术
在现代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模式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透明、安全和高效的培训管理与版权保护。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特性,可以用来记录编辑人才的培训过程和成绩,确保培训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性。每一次培训活动,无论是内部研讨会、外部课程学习还是实际操作考核,时间、内容、参与者、结果等信息都可以被记录在区块链上,所有相关方均可验证这些记录的真实性,但无法修改。编辑人才完成特定课程后,能获得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书,这种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容易验证,能够极大地提高培训认证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区块链技术也可用于版权管理和保护。出版社在区块链上登记每一项创作内容,可以确保每一部作品的所有权信息都得到永久记录和公开透明的保护。这不仅有助于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分发,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版权相关的交易和分润,如自动计算版税,并将收益分配给作者和相关权利人[15]。
现代出版社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编辑人才的高效管理和高质量输出。在版权保护和智能合约应用中探索前沿技术,推动整个出版行业朝着更加数字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提升出版社的竞争力,为编辑人才创造更加有利的工作环境。
五、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出版社编辑从单一的文字加工者转变为集策划、制作、运营、分析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深入分析媒体融合对编辑人才技能需求的影响,提出跨媒体内容生产加工、内容集成运营与数据决策等核心能力,并就跨学科融合培养和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希望相关研究成果能为高校编辑教育改革和出版机构编辑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同时期待后续研究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一课题,让编辑人才培养工作与时俱进,为出版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焱焱.浅述新形势下报纸新闻编辑创新的方法[J].中国报业,2024(7):200-201.
[2] 刘宁.多媒体融合背景下对编辑记者的素养要求[J].采写编,2021(11):60-61.
[3] 于潞.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分析[J].新闻传播,2019(19):84-85.
[4] 高照.全媒体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的新特点[J].新媒体研究,2016,2(16):148,182.
[5] 周蔚华.谈谈编辑的“博”与“专”[J].中国编辑研究,2014(0):445-449.
[6] 黄勇军,龚力.全媒体出版概念的解构与重构[J].编辑学刊,2019(3):109-114.
[7] 王美柱.融合数字技术传播的多媒体出版发展思路[J].新媒体研究,2018,4(20):97-98.
[8] 王美柱.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多媒体融合出版的发展突破[J].科技传播,2018,10(24):161-162.
[9] 张航.跨媒介时代出版社编辑应具备的意识分析[J].采写编,2024(6):117-119.
[10] 郭赛.新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高质量发展对策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199-202.
[11] 潘佳宁,孙锋.新媒体下出版社编辑创新思维提升策略[J].中国报业,2024(10):224-225.
[12] 雷军.行业特色高校出版社编辑力建设及其提升策略探析[J].西部学刊,2024(9):141-145.
[13] 尹琨.城市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有“秘籍”[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05-10(1).
[14] 张乐.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6):224-227.
[15] 孙晓菁.新闻编辑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4(2):56-59.
作者简介 贾宇娜,编辑,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融媒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