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4-10-27贾缨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7期

摘要: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传播和社交互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这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提出了新的考验。文章详细分析新媒体环境的特性,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从而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运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系统梳理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以及表达方式的多元化。接着深入分析这些新媒体特性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调控、社交技能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显著影响。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广泛传播拓展了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则锻炼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有益于大学生积极形象的塑造。基于上述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如利用新媒体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新媒体创作、建立心理互助社群、整合社会资源以及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等,旨在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7-0190-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完满教育’育人平台下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220996

新媒体以其较强的交互性、高效的信息传递,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媒体环境,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以促进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健康成长。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是随着数字、网络和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信息发布环境,其特征主要有二。第一,相互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已从单向传递发展到双向甚至多向的传递。任何人都可以是消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平台,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多元的信息交流场所,用户可以进行实时沟通。第二,即时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非常迅速,可以做到即时更新。不管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还是个人动态,都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出去。新媒体凭借其即时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影响

(一)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新媒体环境下,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现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不但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也让他们有了更多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机会[1]。另外,便捷的信息获取使大学生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与科学技术前沿,进而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社交媒体的互动性有助于大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社交媒体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为大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空间。在这里,大学生可以与全球范围内的人互相沟通、交流、学习。这种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不但可以扩展大学生的交际圈,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2]。借助社交媒体,大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学会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并掌握解决分歧与处理矛盾的方法。此外,社交媒体中积极的互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与归属感,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的多元化表达方式有益于大学生积极形象的塑造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都能成为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大学生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页,上传一些创意视频,以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才能[3]。这既能锻炼其创意思维与表现技巧,又可以使其在同伴面前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得到更多的认同,进而增强自身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四)新媒体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享受各种便利与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繁杂,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网络舆情复杂多变,高校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过,正因为存在这样的挑战,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才得以增强。他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才能在巨大的信息量面前学会思考、保持判断。此外,大学生还要学习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意见,不被舆论所左右[4]。这既是对他们的考验,也是成长的机遇。同时,他们也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与爱好,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资源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新媒体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发布心理健康知识,生动有趣的形式更容易使其为大学生所接受。

首先,应用新媒体资源对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维持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文章、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出来,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例如,通过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保持好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减轻压力。

其次,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测验。真实、可靠的测试结果能够为后续的心理咨询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用新媒体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能使心理测试的开展更加方便,有助于获得更科学的测试结果,以便教师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早干预、早治疗,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另外,新媒体平台对测试结果的及时反馈,能够使大学生清晰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从而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习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测试的同时,也要对用户隐私及数据安全给予保护。新媒体平台具有开放、互联的特点,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在对高校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其隐私性及安全性不受侵害,从而保证心理测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5]。

(二)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应建立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其核心是结合网上学习资源的便利性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以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高校可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网站、App或心理学课程的在线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与心理教育。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深度学习等。同时,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生绘制精确的心理画像,并向其推荐个性化的心理卫生服务与学习资源[6]。

其次,在线下,学校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此外,高校可以开设第二课堂,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小班研讨、专题讲座、心理剧表演、沙盘游戏体验和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控制情绪等。同时,学校应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辅导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及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且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一种关注心理健康及重视心理素质提升的良好氛围。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业培训,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讲座,使辅导员学到更多的心理辅导技巧。同时,学校应鼓励辅导员积极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正面心理反馈。在线学习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海量的知识与信息,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与调节能力;而线下的课程及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及社交技巧[7]。这种全方位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锻炼了他们面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媒体创作与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

首先,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以精神卫生或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新媒体内容创作活动,如制作微电影、微视频、动画等,这既能锻炼其创造力,又能使其更好地掌握心理调节方式,还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能够很好地运用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8]。

其次,多元化的新媒体创作活动不仅鼓励学生运用语言、构建故事,也引导其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入探索。当创作者把自己的理解与情感融于作品时,能够逐渐领悟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既可以为创作者带来灵感,又可以引发共鸣。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创作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有助于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此,大学生进行新媒体创作,除了要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还要灌注真情实感。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将真实的感受融入作品,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而产生共鸣[9]。

(四)建立积极心理品质互助社群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校园论坛等网络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场所[10]。利用这些平台,高校可以创建以积极心理为主题的社群,邀请学生加入其中并参与讨论。在这样的社群中,大家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学习心得和成长经历,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当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可以在社群中寻求帮助,获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从而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群管理员可以积极策划组织各类活动,如心理知识比赛。比赛能激起学生的胜负欲,激发他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此外,心理电影分享会也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活动。通过观看电影,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精神的复杂性,加深对精神卫生议题的认知与了解[11]。参加不同的社群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技能,无论是在学业还是生活上遇到挫折,学生都能向社群寻求帮助。

同时,社群也将成为一座桥梁,让心理学专业人士与学生建立联系,通过在线讲座为学生解答困惑,让学生对心理健康产生更具体的认识,进而对自己的情绪与行动有更清晰的理解。专业人士可以定期在社群举办在线讲座,分享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社群所具有的互动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能帮助他们在面对情绪波动时,有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是,社群内的交流是双向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及感受,专业人士则可以提供宝贵的建议。这种互助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会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长远来看,社群不仅对学生个人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在校园内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心理健康环境。

(五)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

新媒体背景下,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之内,还应与企业、社区等进行合作,寻求资源整合。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能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磨炼自己的心性,树立团队合作意识[12]。

首先,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平台。企业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管理模式高效,为学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实习环境。在这种情境下,各种真实的挑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毅力和积极态度。在企业中开展小组活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13]。

其次,加强高校与社区的合作是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培育的重要途径。高校与社区的密切联系,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认识及情感管理水平。高校还可以与社会团体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校与社区的协作也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社区拥有丰富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而调整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后,校企合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双方的合作,既能为企业培育急需的人才,又能为学校提供有价值的资源支持。公司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产业资源,能为高校提供有价值的个案及实习机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大学生基本心理品质的要求,进而对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同时,校企合作也能为高校创造更多的实习岗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此外,校企合作还能使高校获得更多的社会重视及认同,既能提高学校的品牌形象,又能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

(六)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校网络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关键在于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首先,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14]。通过规范网络行为,强化网络信息审查,保证网络信息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防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讲座培训等方式,指导大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工具,理性看待网络信息,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这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又可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高校可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兴趣。大赛既可以检测出学生的网络安全水平,又能加深其对网络安全的认识[15]。另外,学校还可以打造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活动期间,校方可举办网络安全讲座、网络攻击模拟演练、网络安全知识展示等,使学生对网络安全产生全面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与应变能力。一个健康的、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加深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能使大学生有效防范网络诈骗、信息泄露、恶意软件攻击等问题,增强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个人财产安全。此外,还应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不散布虚假信息等。

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与自我发展上。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信息,大学生若缺乏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与判断,极易被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所误导。因此,必须不断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力度,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四、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媒体的特点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这既是对教育内容的丰富、对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对网络环境的优化。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种种挑战,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艺丛,程淑华,管志伟,等.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J].校园心理,2024,22(2):148-152.

[2] 韩文静,谢俊霞.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6):32-34.

[3] 向前,张智慧,蒋淑亚.女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心理健康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4(1):88-95.

[4] 李慧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3):139-141.

[5] 田梦.大学生内卷化的自利归因偏差及积极心理应对[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16(2):60-63,92,98.

[6] 盛旸.大学生积极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4,19(4):220-222.

[7] 赵红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4):63-65.

[8] 朱剑,冯佳旖.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2024,23(5):10-14.

[9] 侯瑞鹤.基于书写情绪表达范式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干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4,12(2):75-84.

[10] 何丽华,雷名媛.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4(2):195-198.

[11] 徐紫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4(1):102-104.

[12] 闫赟慧,高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3):117-121.

[13] 聂述文,张世懂.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提升路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69-71.

[14] 刘微,郭薇,田雨顺,等.大学生线上积极心理干预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4,19(1):79-81.

[15] 蔡新华.积极体验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模式建构初探[J].科教文汇,2024(1):176-180.

作者简介 贾缨琪,讲师,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