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4-10-27郑芳李雪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迎来教学改革契机。文章深入剖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及具体策略,旨在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系统梳理新媒体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实践,涵盖在线课程、互动交流平台及虚拟实训系统等,并科学评估这些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不仅能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强化教学的互动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通过实施混合教学模式、搭建虚拟实训平台等创新举措,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也得到增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尽管新媒体在优化教学效果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但仍需正视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与教师适应能力相对滞后等现实挑战。文章旨在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有效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7-0180-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ZJGH2023104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教育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关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学模式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1-2]。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教学方法显得单薄滞后,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需借助新媒体,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3]。
一、新媒体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普及
新媒体的普及对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特别是教育领域。随着社交网络、移动应用程序、虚拟现实(VR)等的应用,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更具互动性、访问性和灵活性的学习环境形成。2023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为62%,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52亿,这表明人们越发依赖移动技术获取信息和服务,数字技术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拥有超过10亿的互联网用户,为各类数字平台奠定了用户基础。值得注意的是,85%的用户是年龄在25~40岁的年轻人,他们学习能力强,精通技术,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的学习模式,并且善于从数字教育中获益进步[4]。
(二)新媒体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超过70%的高职院校已经在某些领域应用新媒体,主要包括在线课程、虚拟实训平台、电子教材等[5]。其中,在线课程的应用比例最高,达到75%。紧随其后的是虚拟实训平台,应用比例为60%。电子教材的应用比例为55%,而数字化评估的应用比例则相对较低,为40%。这些数据反映了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无法实时更新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操作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或者成绩下滑,无法提升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6]。传统教学不仅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感,还多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同时,传统教学方法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显得格外滞后,无法有效应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二)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的变化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不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更大的需求,还更加关注毕业生的新媒体应用、数据分析等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对新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表示不满[7]。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希望他们掌握传统的人力资源知识,还希望他们能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同时,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也成为企业选人的关键因素。因此,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这无疑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商科实训教学建设的滞后性
多数高职院校商科专业的实训教学建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实训教学软件投入有限、任课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不足、校内外实训场所缺乏联动等问题依旧制约着高水平实践教学的组织开展。高职院校在商科实训教学方面的发展常常滞后于行业需求,具体表现为实训内容更新不及时、教材与市场脱节等。此外,许多院校缺乏完善的实训平台,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投入显著不足。许多教师在实践指导方面的能力也有待提高,使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无法获得充足的操作经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新媒体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升教学质量
新媒体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表明,运用新媒体的课堂比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整合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并定期更新和维护资源,能够有效保证新媒体赋予课堂“新生力”。调查数据表明,融合多媒体元素的课堂能使学生的分数提高35%,78%的学生更青睐这类课堂[8]。
(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新媒体平台能够通过学习管理系统(LMS)和其他教育技术收集有关学生的表现、行为和偏好等数据,使用算法分析数据,推出与学生个人学习需求相关模式的线性趋势,从而更合理地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具体的学习材料、活动和时间表等。斯坦福大学教育政策分析中心(CEPA,202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个性化学习计划能让学生不同科目的成绩平均提高18%。麦肯锡公司202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使用大数据分析调整学习方式的学校,学生总体留存率提高22%。专家建议,下一步尝试人工智能驱动自适应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实时表现调整内容难度,辅以人工智能辅导技术,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和支持,使用人工智能监控和预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在必要时提供干预措施[9]。
(三)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开发和集成模拟真实工作情景的人力资源虚拟实训平台,能够创建沉浸式培训模块,同时复制招聘、入职、冲突解决等任务,投入学生的日常实训教学中,及时利用平台内实时反馈和评估数据,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应用学习。哈佛商学院案例2020年研究表明,与传统课堂上的学生相比,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使用虚拟实训平台的学生,在实际评估中表现优秀的占比高达28%。《应用心理学杂志》2021年的数据显示,参与虚拟模拟的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了35%。目前,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始尝试引入虚拟竞争对抗的模拟软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角色扮演,再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表现数据,随机调整应对策略,这种模拟一般作为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分析的基础[10]。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为例,课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第一阶段制作并上线薪酬管理在线课程,共计四大模块,涵盖基础理论、实训演练和案例分析。第一阶段,学生课前完成在线预习,完成预设作业,形成对课程的初步认知。第二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浏览线上多媒体素材,实现感性认知,进行在线测试或者模拟实训,强化学习成果。以设计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例,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任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浏览示范案例操作视频(某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调整过程)、小组实际操作,教师利用在线平台的数据反馈,针对每组学生的实训操作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第三阶段,在期末前的3~4周,利用学校提供的虚拟实训平台,模拟真实的劳动仲裁操作,进行跨部门协作。
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后,根据多项指标仔细评估结果,员工关系管理课程的通过率从65%提升至90%,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从75%上升到90%。混合教学模式实施前,课堂在线参与率为60%,实施后则提升至85%。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混合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教学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在新媒体、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内容交付、实时跟踪和个性化反馈等多种方法发挥合力,有助于营造更高效、更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业成绩,而且能够提升学生满意度和参与度。
(二)开发虚拟实训平台
开发阶段(2022年1月—2022年6月),邀请多家企业的人力总监、招聘主管、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进行需求调研,确定系统开发主要功能模块,如职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流程、录用决策等,邀请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虚拟招聘系统,并进行多次测试和调试。实施阶段(2022年9月—2023年6月),在招聘与配置课程中,使用虚拟招聘系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模拟企业招聘过程。应用虚拟实训平台后,学生对企业招聘系统的适应速度提升了30%[11]。学生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从70%提升至88%,增加了18个百分点。同时,实用技能水平从65%提升至90%。课程考试成绩同样有显著提升,从62%提升至85%,增幅为23%。在虚拟平台的业务参与率方面,实施前为60%,而实施后则提升至85%。此外,教师对教学工具的满意度从75%提升至92%,增幅为17%。这些数据表明,虚拟实训平台对强化教学效果具有积极影响。课程中,VRS实施情况在几个关键指标上有显著提升,包括适应速度、实际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学生整体满意度。学生们发现虚拟环境能够反映现实世界的场景,让自己更快地进入未来招聘角色。鉴于VRS在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和满意度方面取得的成功,建议在VPTP中开发其他模块,模拟将新员工整合到组织中的过程,提供执行绩效评估和管理员工发展场景,使学生能够练习处理工作场所纠纷和员工的不满。线上和线下培训协同,有利于复制真实的企业环境,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机会。VRS的成功部署为进一步扩展和细化高等职业教育中虚拟训练范式提供了稳健的模型[12]。
(三)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讲解、案例动画等,将多媒体元素融入课堂,实现传统教材数字化,能够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部分高职院校已在此方面作出尝试。
以某多媒体微课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为例,资源开发阶段邀请专业制作团队,制作涵盖课程主要章节的多媒体微课,每节微课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内容,时长10~15分钟,共计30节。课程实施阶段,学生在线观看微课,完成对应的情景模拟练习,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深入讨论和答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微课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参与积极性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首先,知识掌握的考试成绩从实施前的70分提升至85分。其次,出席率和参与率从实施前的60%提升至80%。再次,在学生满意度方面,实施前为72%,而实施后则提升至90%,增幅达到18%。最后,在情景模拟问题的平均分数方面,学生的得分也从65分提升至80分。学生在独立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也显著增加,从每天 1.5小时提升至2.2小时,增幅达47%。另外,教师对教学工具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从75%提升至92%,增幅为17%。组织行为学多媒体微课的成功,证明了多媒体资源在其他课程中的普适性作用。
(四)加强教师培训与团队建设
要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相关培训,鼓励教师组成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共同开发和应用新媒体教学资源[13-15]。以某新媒体技能培训计划为例,制订培训计划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2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涵盖多媒体课件制作、在线课程开发、虚拟实训平台操作等。培训实施阶段(2022年1月—2022年12月),邀请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多次集中培训,每次培训参与教师不少于30人,总培训时长累计超过300小时,举办新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竞赛,鼓励教师团队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经过这次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能够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的比例从55%提升至85%,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管理的熟悉程度从50%显著提升至82%,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从70%提升至85%。同时,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数量从20个增加到50个,教师团队完成的合作项目数量从7个激增到25个。综合数据表明了继续推进这类培训项目的重要性,应与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保持同步,定期更新培训课程设计,从而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五、教学改革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要围绕“新媒体背景下教学改革”这一命题,重点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课程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引用虚拟实训平台开展教学。
(二)实施步骤及过程
新媒体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在准备阶段,多所高职院校与上海踏瑞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究,进行软件开发需求分析,确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实施阶段,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课程中引入一种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在平台学习基本理论知识,随后教师组织课间小组讨论,各小组达成统一观点,利用虚拟实训平台模拟真实企业操作,完成员工投诉、校园招聘组织、市场工资调研、培训项目设计、人力资源常见数据分析等实训任务。评估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考试成绩、实训任务表现和企业导师反馈。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改革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确保教学质量和相关性持续提升。
(三)实施效果及评估
对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学生整体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平均考试通过率由改革前的70%提升至88%。学生满意度也大幅增长,从75%提升至90%。此外,企业对学生实习表现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从65%提升至85%。值得一提的是,实训项目在虚拟平台上的完成率在改革后达到95%,而在改革前并没有相关数据可供参考。整体来看,这些指标充分反映了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实习体验带来了积极影响。
六、结语
分析新媒体背景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案例,不难看出,新媒体的引入,不仅能够有效丰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全面规划,包括前期调研、技术更新、资源优化、课堂实施、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协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琦.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原则、内容及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8(6):18-22.
[2] 于飞,吴红蕾.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8(10):93-101.
[3] 刘绪军,温贻芳.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变革意蕴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2(1):58-63.
[4] 曲楠.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1):0069-0072.
[5] 刘洁,郑丽.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2(4):7-12.
[6] 郑乐静.新媒体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7):0145-0147.
[7] 王雪珂.新媒体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爱人,2022(10):0109-0111.
[8] 杨素云.新媒体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25):110-112.
[9] 高亚梅.新媒体视角下营销专业改革实践研究[J].营销界,2023(2):116-118.
[10] 董艳凤.新媒体视角下营销专业改革实践探究[J].大众文摘,2023(20):0146-0148.
[11] 崔险峰.媒体融合背景下某广电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5):0151-0154.
[12] 黄维铭.新媒体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1):151-153.
[13] 易烨,薛锋.“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基于浙江省335名专任教师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5):55-61.
[14] 陈雄鹰,彭莹莹,汪昕宇.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青年,2022(3):6-8.
[15] 王郁蓉,刘楠.新文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J].人力资源开发,2022(19):63-65.
作者简介 郑芳,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校企合作、企业管理。李雪,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学、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