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语媒体语境下中国区域国际形象构建研究

2024-10-27陆超群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7期

摘要: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自觉选择。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亟待传媒界持续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国际法语媒体语境下,以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涉浙新闻为例,通过梳理该报自中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20年间的新闻报道,探讨海外媒体对中国区域国际形象的构建。文章首先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报道数量、报道主题等进行统计和分类,然后与周边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对报道态度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虽然涉浙报道数量比周边四省多,但差距并不明显,相比上海,则存在短期内无法跨越的“鸿沟”;报道主题涉猎较广,但并未充分体现浙江的特点,且正面报道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想要为广大海外民众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浙江形象,仍需要时间和努力的积累。针对上述状况,文章建议相关部门重视此问题,主动出击,为自身打造亮点议题,认真看待多语种国际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与国外官方媒体、民间自媒体展开对话、交流与合作,旨在做好有温度的国际传播工作,提升中国区域的国际形象和亲和力。

关键词:法语媒体;《费加罗报》;报道;区域国际形象;浙江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7-0083-05

国际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世界高度互联互通、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国关于国际传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焦点。近年来,国际传媒与我国的国际形象、各大城市的国际形象之间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有关研究也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但是,介于国家与城市之间的区域国际形象研究一直未得到充分关注。

所谓区域形象,是指一个区域在公众心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除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硬形象”,还包括精神理念、经济发展、文化氛围等“软形象”。区域国际形象则是上述情况呈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模样。新闻媒体作为人们了解国际事务的主要信息渠道,影响着一个国家、某个区域在受众眼中的形象[1]。当前,已有学者开始探讨我国区域国际形象构建问题,并且相关研究多建立在对国际新闻媒体有关报道的梳理分析之上。譬如,国际新闻媒体报道中的福建形象研究[2]、江苏形象研究[3]等。

浙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学者对浙江国际形象问题进行过探讨,但依托的基本是英美主流媒体[4-6],基于国际法语媒体涉浙报道的研究尚待填补。

鉴于此,本文聚焦法语主流媒体《费加罗报》展开研究。认真剖析法语媒体涉浙报道,不但对浙江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而且可以促进浙江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联结、互通,进而对研究法国主流媒体涉浙、涉华传播策略及态度立场有益。本文通过阅览该报发布的有关浙江的新闻报道,梳理其报道主题、关键词等,并初步分析其对塑造浙江形象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提升浙江国际形象的针对性建议,助力浙江抓住更多全球化框架内的发展机遇,进而为其他省份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费加罗报》涉浙报道情况

《费加罗报》(Le Figaro)创刊于1826年,是法国的综合性日报,也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作为法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费加罗报》在法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7]。该报读者以文化水平较高的商界人士和高级职员为主。《费加罗报》展现的中国形象、浙江形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我国学界已有多项研究基于《费加罗报》涉华报道对中国的国际形象进行讨论。这些报道大多涉及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社会问题、军事行动等领域,在中国形象的建构上,呈现出刻板的负面印象[8-10]。当然,也出现了少部分不一样的回响。在一些学者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费加罗报》有关中国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报道所展现的中国形象,正逐渐显示出开放性与客观性[11-12],对中国进行客观、真实、多样化的报道似乎有望成为一种趋势[13]。

考虑到互联网技术对法国传媒业的影响——纸质出版物传播力下降,网络平台传播力增强,同时为了跨境研究的便利,笔者选择《费加罗报》的官方网站(www.lefigaro.fr)作为取材平台。 2004年1月,中法签署联合声明,决定建立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因此本文以2004—2023年这20年为时间样本。以“Zhejiang”(浙江)为关键词,笔者在该报官网检索,并在位置(Sites)点选“Le Figaro”(费加罗报)项,从而筛选报业主体涉浙报道情况。随后,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报道数量、报道主题等进行统计和分类,与周边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并对报道态度进行定性分析。

(一)报道数量

与周边的省级区域相比,在报道数量方面,20年间,《费加罗报》提到浙江的新闻报道共计419个检索结果,年均被提到20.95次;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则分别被提到318次、140次、133次、249次,年均15.9次、7次、6.65次、12.45次。浙江的数据大于周边四省,与江苏的差距最小,年均比多约5次;与江西的差距最大,是它的3倍以上。上海共计9693个检索结果,484.65次的年均数据,能轻松超越其他5省20年的总量(见图1)。

浙江与江苏是我国的两个经济大省,许多产业均与上海相互依存,形成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关系。所谓江浙地区,指江苏省与浙江省。江苏文化与浙江文化均源于吴越文化,方言、风俗、文化等方面有类似之处。所以在国际法语媒体报道数量上,将二者单独拎出来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如果将报道总数按照中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进行对比分析,涉及浙江的报道分别为219次、200次,前后两个十年总体接近;而江苏的则为92次、226次,数量在第二个十年增长了一倍多,报道频次大幅提升。

(二)变化趋势

在报道趋势方面,涉浙报道数量时有起落。在中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个十年间,《费加罗报》报道提到浙江的次数,首先在2005年实现零的突破,随后除2007年出现些微下降,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峰值;2012年数据大幅下降,但次年又上升,并达到第二个峰值。经过10年的发展磨合,在中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二个十年,有关浙江的报道数量首先在2014年出现大幅回落,随后基本维持在每年十几或二十几篇的范围,并且在2020年出现第三个峰值(见图2)。

将上述浙江的变化趋势同江苏进行比对可以看出,两者在20年间的年度数据变化规律总体走势相似,并且有逐渐走向交叉重叠的趋势。在第一个十年,江苏的每年数据均落后于浙江,但总体走势接近;到了第二个十年,江苏先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超过浙江,之后又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1年超过浙江,且两者数据走向渐趋一致。

(三)主题和态度

有关浙江的报道涉及主题范围相对广泛,但并未充分体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这两个浙江省域品牌主题词。重点对2014—2023年的相关新闻进行人工梳理,以新闻报道的篇数来计,涉浙报道共有180篇。按照《费加罗报》给每篇报道设定的类目来划分,报道主要集中在国际新闻、经济快讯、时政快讯这三项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第一的50篇涉浙国际新闻中,超过一半的数量需要付费订阅才能浏览全文。除了表1中的5个类目,报道还零星涉及科技与网络、社会生活、体育运动、艺术展览、畅玩巴黎、职场生活、影视娱乐、企业经营、历史、音乐等诸多领域。

从内容上看,《费加罗报》对浙江的关注焦点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公共卫生、教育、军事、社会、体育、历史等方面。除了政治新闻,社会类、经济类报道所占比重也较大。其中,社会类报道聚焦与欧美相关的国际事务及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负面事件;经济类报道则主要围绕股市动荡、经济态势等话题。另有科技类报道体现了浙江新型科技的蓬勃向前、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再启征程,其他的文化类、教育类、民生类等报道数量总体偏少。

以报道充斥的感情色彩论,《费加罗报》涉浙的正面报道并不算多,但涉及的主题和内容比较丰富。譬如,2023年12月发布的新闻《一款更轻薄的保暖面料:灵感源自北极熊的纺织革命》(Un tissu chaud et moins épais: la révolution textile qui s’ inspire des ours polaires),记者德尔菲娜·查耶特(Delphine Chayet)报道了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受北极熊皮毛的启发,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质地轻薄却更具保暖功效的新型纺织纤维,且该科研成果已成功发表在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

在同年10月发布的《斯特兰蒂斯与中国零跑联手加速电动汽车业务发展》(Stellantis s’allie au constructeur chinois Leapmotor pour accélérer dans l’électrique)中,记者塞巴斯蒂安·法莱蒂(Sébastien Falletti)介绍了跨国企业斯特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与浙江杭州的一家本土车企零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多项协议,开创全球领先汽车集团与中国电动车新势力合作先例。报道所展现的是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图景。

体育新闻方面,2023年6月,阿根廷球星梅西乘机抵达北京,开启他的第七次中国行,带领阿根廷国家队在北京与澳大利亚举行一场友谊赛。《费加罗报》联合法新社(AFP)对此进行报道——《足球:“梅西热”席卷北京》(Foot: la Messi Mania s’empare de Pékin)。在一众热情如火的球迷中,记者采访到了一名跨越1000余千米从浙江到北京的球迷。40岁的他,本职工作是律师,业余热爱踢足球,是梅西的铁杆球迷。报道反映了中国球迷对国际知名球星的热捧,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另外,也有一部分是负面报道。一些西方媒体在涉华报道中惯用冲突框架来设置报道议题,《费加罗报》的涉浙报道也不例外。这些报道基本限于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安全事件、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方面,存在只讲负面、有意指摘,甚至歪曲事实的嫌疑。态度中性的报道也不在少数,如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Airbus)在华发展、星巴克在华东市场大宗收购、中国夏季高温等,有的是附带提及浙江,内容相对中立。

二、相关建议

梳理与分析中法全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费加罗报》的新闻报道发现,涉及浙江的报道总体数量较少,且增长势头趋于疲软;报道涉猎较多,但并未充分体现浙江特点。与此同时,正面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为法国、其他法语国家及广大海外民众构建一个鲜活的浙江形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利用外宣通道,主动打造亮点话题

国际新闻媒体是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各国民众对他国方方面面的认识、看法和评价上具有重要作用。从以上情况看,在包括浙江在内的几个周边省份中,《费加罗报》的关注点聚焦于上海。其他几个周边省份各方面发展水平或多或少存在差距,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各有特点,但与上海相比,几个省份相关报道数量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如何突出重围,抢占国际舆论高地?在今后的区域国际形象构建与国际传播工作中,特别是在实施重大议题时,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主动打造亮点话题。相关部门应重视区域形象的影响力,高效利用外宣通道,向海外受众讲述浙江的成长之路。一些选题可与上海建立联系,适当地“搭便车”“蹭热点”,发现不足,及时弥补,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新闻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面对一些舆情,区域官方应及时回应,不回避敏感话题,主动设置议程,澄清外界质疑与猜测。

(二)多语种设置,积极与世界对话、交流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我国与世界开展密切而深入的互动,相当程度上依赖英语作为沟通桥梁。但在重视英语学习的同时,不可忽视对法语等其他语种的学习,这能够让人们从更多维度认识世界。

法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也是瑞士、比利时、加拿大、海地、摩洛哥、加蓬等4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据统计,全球有1亿到1.2亿人以法语为母语。此外,还有1.5亿到1.9亿人以法语为第二语言。《费加罗报》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法语媒体在我国区域国际形象构建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与此同时,对于运用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印地语等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来生产新闻的国际媒体,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帮助浙江更好地建立连接海内外经贸、情感、文化等更具适配性的纽带。

(三)站在海外受众立场,去“自我中心化”

要增强区域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还要重视国际传播多元主体的构建,形成“顶层设计、整合传播、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全社会呼应”的国际传播新格局。不能仅依靠新闻宣传的传统路径,还需要借助民间外交的力量。如果各界民间人士发出真诚的声音,一定能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美好的中国形象[14]。

当今时代,自媒体的发展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也使主流媒体在区域国际形象传播中的自主性不断降低。因此,在当前区域国际形象传播生态中,主流媒体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化”,才能对外界产生清晰的认知,才能保证区域国际形象传播效率与世界发展相适应。例如,在举办大型活动、赛事,或发布重大信息时,可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红人”(Influencer),以大众视角观察、借民众口吻述说,全面解读不同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进而消除海外受众对该区域的认知盲区以及不必要的误解。

三、结语

区域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存在差异,我国各区域的国际形象构建与国际传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和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新矛盾、新挑战、新形势下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十分重要。

只有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在构建鲜明国家形象的同时,带动包括作为“重要窗口”的浙江在内的各省市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才能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毛濂.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报道研究:以《新海峡时报》为例[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4):123-124.

[2] 王大可,李本乾,冯妮.全球媒体视域下的福建形象研究: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背景[J].对外传播,2018(5):68-71.

[3] 赵浩.“自塑”与“他塑”:江苏形象国际新闻报道的语言研究[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82-91.

[4] 焦俊峰.英美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浙江形象研究[J].经济地理,2005(3):294-297.

[5] 赵莉.新媒体时代区域形象对外传播路径与效果:以外国人媒介使用习惯及浙江省国际形象问卷调查为例[J].新闻前哨,2014(10):30-33.

[6] 李斌. 21世纪英美主流媒体对浙江形象报道的研究:以《纽约时报》和《卫报》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9):4.

[7] 邓颖平.法国《费加罗报》官网涉华报道分析[J].国际传播,2018(3):39-47.

[8] 曹永荣,杜婧琪,王思雨.法国媒体中的北京形象:基于《费加罗报》2000—2015年涉京报道进行框架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61-65.

[9] 何滨.法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费加罗报》涉华报道为例[J].国际传播,2019(1):76-87.

[10] 戴冬梅,陆建平.法国主流媒体生产的中国“异者”形象:以《世界报》和《费加罗报》(2012—2016)为例[J].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0(2):1-10,91.

[11] 王露露.欧洲法语媒体中的中国形象[J].中国记者,2013(7):124-125.

[12] 陈帆.从新闻框架视角看法国右翼媒体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以《费加罗报》对习近平2014年访问法国的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8):45,150.

[13] 陈静,姚瑞雪.法国主流媒体国庆70周年报道中的中国形象:以《费加罗报》和《世界报》网络版相关报道为例[J].科技新闻传播,2021(3):65-69.

[14] 郭镇之.多元一体讲好中国故事[J].对外传播,2018(9):4-6.

作者简介 陆超群,助理记者,慈溪日报报业有限公司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传媒、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