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跨文化内容生产及其创意劳动研究

2024-10-27王浩昆刘畅孙瑞凝郑好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7期

摘要:近年来,在华外国留学生活跃于自媒体平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聚焦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运用网络民族志、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考察在京留学生自媒体跨文化内容生产类型及其创意劳动过程。过往研究多将作为桥接群体的外国留学生放在受众的位置,忽视了他们进行跨文化内容生产的主体潜力;而对于创意劳动的研究,则多关注劳动的异化问题,对跨文化传播中劳动的复杂性鲜有关注。研究发现,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的跨文化内容包括生活、知识、兴趣三种主要类型,通过内容采集、分发、消费等多个环节实现跨文化创意劳动。在这一过程中,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呈现出两种创意劳动模式,即主动式创意劳动和被动式创意劳动。前者受劳动主体个人愿望、需求等影响,后者则更多被平台的算法、劳动主体所面临的现实条件等因素所限制,劳动者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自媒体跨文化传播中关于生产主体的疑问,探讨何为跨文化内容生产者及其以何种方式向受众呈现这些内容,从而为强化跨文化内容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留学生;自媒体;内容生产;创意劳动;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7-0078-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跨文化内容生产的创意劳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410031037

一、引言

近年来,在中国高校完成注册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庞大,他们广泛活跃于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既是内容生产者,又是创意劳动者,并成为网络空间跨文化传播的桥接群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对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进行实证考察,运用网络民族志对在京留学生自媒体内容进行类型学划分,并通过深度访谈法描摹其跨文化内容生产流程及创意劳动模式。

二、文献综述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留学生自媒体

留学生一直以来都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参与者。留学生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更适应互联网生活节奏。研究发现,使用社交媒体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并进一步强化归属感[1]。另外,大部分留学生的中文媒介使用频率较高,时长多在每日1小时及以上。并且社交媒体往往是他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占比甚至远高于专业新闻媒体[2]。

随着互联网生产与消费界线的模糊,内容生产不再依托固定的“组织机构”,而是转向由个体用户主导的信息传播与产品生产模式。新媒体平台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明显[3]。

对于已发展成熟的自媒体网红,国内已有许多针对其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而对于留学生群体,则多将他们放置于受众的位置,思考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形象并传播中国文化[4]。或者将研究重心放在他们的社交媒体使用与跨文化生活适应等方面。在这些研究中,留学生往往被看作被动的接受群体,而忽视了他们在网络上自主表达观点,与他人产生互动的实际体验与心理活动[5]。

(二)留学生的数字创意劳动实践

来华留学生既是跨文化群体,又是自媒体上活跃的数字创意劳动者。这一数字实践重新定义了劳动形式,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车间,而是涵盖全球价值链上的各种形式劳动[6]。这种新型劳动形式强调创意阶层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中的独特地位[7]。许多留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留学生活、学术见解或兴趣爱好,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创意表达和价值创造方式。

与传统的劳动形式不同,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核心的数字创意劳动,凸显了劳动过程的弹性与随意,强调劳动主体的主观意愿[8]。对于留学生来说,社交媒体使用策略可以分为工具型、融入型和体验型[9]。有研究表明,“洋网红”为维持粉丝流量,获得可观的网络收益,会积极开展形象传播,构建在华社会认同。在资本和算法的影响下,内容生产者的劳动自主性和创造力受到剥夺,导致劳动降级和自我异化[10]。互联网资源享用背后隐含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个人隐私数据商品化、个人休闲时间商品化、个人社会资本商品化来分析[11]。

然而,现有研究在探讨数字创意劳动时,往往集中于劳动的异化等问题,对数字创意劳动在特定社会文化与跨文化背景下的复杂性探讨不足。本文重在将数字创意劳动置于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探讨,考察在京外国留学生在创意劳动实践中的主体性要素。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提出

本研究聚焦于长期在北京生活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一群体,主要有两方面考量:一是北京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庞大,聚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留学生,体现了对象的多样性;二是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非常活跃。这些留学生主动突破使用自媒体所面临的文化、生产流程等障碍,呈现丰富的原创内容,并且创意劳动过程独具特色。因此,考察这一群体的内容创作流程及创意劳动过程中包含的各要素,是本研究的核心议题。

本研究旨在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跨文化内容生产有哪几种类型,二是跨文化内容生产有哪些流程,三是呈现出何种创意劳动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网络民族志与深度访谈方法。一方面,为更好地考察在京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实践,广泛收集其发布的文字、视频、图片以及与网友的互动,对留学生自媒体的内容呈现类型进行分类。另一方面,为理解作为自媒体用户的外国留学生创意劳动的动机和模式,对10名在中国自媒体平台上活跃且有一定粉丝数量的在京外国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将其序号编为A—J(见表1)。尽管用户的个性特征不同,但这10名留学生自媒体的内容创作流程呈现出较强的统一性,创作内容涉及各领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需要强调的是,他们都有大量创意劳动实践,且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可以作为在京留学生自媒体的代表。

四、研究发现

(一)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内容类型呈现

“理想类型”是马克斯·韦伯建构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概念工具,旨在理解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在经验性的规则与行动者的实际目的之间建立联系[12]。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概念在对自媒体内容进行分类时同样适用。自媒体对于生产内容较为相似的划分可以被视为已经被广泛接受的规则,而辅之以留学生自媒体期望借助内容实现的目的,可将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的内容类型大致划分为生活、知识、兴趣三种。不过,这三类内容之间并无明确边界,在京留学生自媒体发布的内容可能同时包含几种类型,或同一账号下的内容兼有三种类型。

1.生活类内容

生活类内容是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发布最多的内容,以留学生分享生活经验、生活经历、生活感悟以及生活技能为主。例如,留学生发布的旅行Vlog、参与活动的经历等便是典型的生活类内容,其显著特点是轻松、信息增量小、接地气,并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留学生自媒体的个人魅力往往成为吸引互联网用户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风趣的语言风格、丰富的选材等。

2.知识类内容

知识类内容同样广受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的青睐。“知识”指广义的信息,只要互联网用户可以从留学生自媒体中获取信息增量,就可视为知识类内容。典型的选材包括留学生介绍其国家的生活方式、习俗、价值观念,也包括留学生在自媒体教授语言等。知识类内容的显著特点是选材新,容易吸引用户。主要发布这类内容的留学生自媒体关注内容本身大于其他因素,是名副其实的原创内容生产者。

3.兴趣类内容

兴趣类内容的分众化更加明显,主要由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本身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决定。典型的兴趣类内容包括音乐、电子游戏、科技、手工等题材。通常而言,兴趣类内容往往与在京留学生自媒体深度绑定,对其自身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追求内容的深刻性而非广泛性。因而,这类内容较少出现在留学生自媒体中。相应地,这类内容易吸引拥有共同爱好的用户,并强化互动,使内容消费更为迅速且方便。

(二)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的跨文化内容生产流程

自今日头条等新闻聚合类媒体涌现后,传媒业的格局便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大量原创自媒体内容具有强大的用户吸引力[13]。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在京留学生自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可大致分为内容采集、内容分发与内容消费三个阶段,个人的情感偏向、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则被深刻地嵌入其中。由此,在京外国留学生的主体性得以通过跨文化内容生产的方式凸显。

1.内容采集

一方面,在京外国留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原本熟悉的内容陌生化,让这些内容表现出跨文化差异。同时,外国留学生自媒体将个体身份作为内容素材,积极在采集环节选取因留学生这一桥接群体所衍生的实践经历。另一方面,在寻找热点话题时,不同留学生自媒体也会积极交流,分享近期热点。受访对象E表示,“当时我的很多朋友都在催,就说‘你一定要拍这种视频’。当时觉得这样的视频特别多,所以我才没拍”。外国留学生自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换为内容采集提供了方向,但也无形中加剧了部分内容的同质化。基于此,外国留学生也会主动地进行判断和取舍。

2.内容分发

从分发渠道看,在京外国留学生多选用热门自媒体。对于在京时间不长、没有完全熟悉中国互联网文化的留学生自媒体,“合适的渠道”多源于同伴之间的“口口相传”。而深度参与到中国生活的外国留学生则会根据渠道和内容自身的特点,在不同渠道分发不同内容。受访对象D表示,“我在抖音上发的内容和在微信(视频号)上发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我看到最近抖音上手势舞比较火,之后可以练一练,抽出时间录一下视频(并发布在抖音上)”。

从分发形式看,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非常注重内容分发效果是否符合预期,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语言符号的使用上。留学生会针对内容分发渠道的不同,在母语、英语或中文三者中灵活选择。对于特定的语言符号,留学生在了解后会积极更正自己的认知,并立刻加以运用,塑造包容性更强的人设。此外,留学生自媒体往往会在使用中文网络流行词时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而评论区用户则会积极地纠正其误用,这使内容分发与内容消费两个阶段得以自然结合。

3.内容消费

在内容消费过程中,在京外国留学生的作品在自媒体平台传播,并与用户产生多种互动关系。其互动形式普遍基于平台集成的社交功能,以图文评论、视频弹幕等形式呈现。

研究发现,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反馈的互动内容基本友善,也有部分留学生自媒体乐于回复评论,并享受和评论者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关系与传统内容生产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类似:由生产者制作的内容产生话题,进而完成短暂的交流。其中,部分用户可能被发布者的个人魅力、内容质量等因素吸引,成为长期的追随者。他们大部分并不是粉丝转化率优秀的网红,也甚少从经营自媒体中获取实际的经济利益。对这部分人来说,通过公开发布的内容展现自己想表达的观点与真实的自我,分享日常生活,才是主要目的。

(三)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的创意劳动模式

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的创意劳动模式可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两种。一方面,在京外国留学生愿意为了乐趣、被认可、彰显自我存在等缘由进行主动式的劳动;另一方面,受平台算法、自身文化背景、个人语言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他们不得不进行被动式的劳动。两种创意劳动模式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在京外国留学生的劳动过程。然而,无论哪一种劳动模式,在京外国留学生都无意在劳动与收益之间建立明确联系,其主体性是否得到足够的彰显是首要考虑因素。

1.主动式创意劳动

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跨文化内容生产过程主要表现为主动式创意劳动模式。这一模式反映出留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自愿进行跨文化内容的创意劳动。

其一,留学生自媒体将劳动视为乐趣,将生产原创内容视为娱乐手段,因而主动进行创意劳动。访谈发现,多数生产生活类内容的留学生自媒体进行创意劳动,是为了分享并传递生命中的快乐,或者单纯享受创造的过程,乐于为之投入时间和精力。

其二,在内容消费阶段,合乎预期的反馈可以增强留学生自媒体的劳动意愿,保证其主动劳动的长期性。留学生自媒体乐意与其他网友进行线上互动,这主要体现在其在评论区会大量回复网友评论。尽管留学生自媒体并不会期望每一条评论都使自己产生共鸣,但若遇到持相似观点的评论或者发自内心的赞美,其倾向于积极回复,甚至产生大段内容交流。

其三,留学生自媒体也将线上的创意劳动过程视为“电子日记”,以此标记自身的存在。在互联网上留下记录,满足了留学生对彰显自我的需求[14],而记录则在劳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访对象C表示,“对我来说,社交媒体是一种线上日记;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拍照片,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让我去记住”。

2.被动式创意劳动

留学生希望借助自媒体平台充分展示自我,使创作内容更具个人特质;但同时,数字平台的“算法黑箱”以及对获取更多关注的需要则要求留学生自媒体迎合用户偏好[15],进行被动式劳动。经过持续性的创意劳动后,留学生自媒体会自然地根据自身经验与感受,大致判断用户对内容分发形式的偏好,并以此为依据对自身创意劳动过程加以改善与优化。尽管这样的改善会迫使留学生延长劳动过程,花费更多的精力[16]。受访对象F认为,“如果我在自己的视频中活动起来(而不是一直坐着),他们有时候可以写更多(评论)”。

此外,在京外国留学生也将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进行创意劳动作为提升自己中文水平的方式。对语言的熟练掌握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而为了弥补线下生活中无法创建有效的语言环境的缺憾,抑或是为了更多与中国网友用中文交流,留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创意劳动,利用原创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关注。这促使留学生自媒体强化自身劳动效果,将学习语言的过程与创意劳动的过程相融合。

五、结语

本研究将在京外国留学生自媒体的内容类型分为知识类、生活类、兴趣类三种,发现留学生自媒体往往通过内容采集、分发与消费三个阶段完成跨文化内容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其创意劳动模式突出体现为主动式劳动和被动式劳动。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自媒体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传播主体的困惑,即谁在生产跨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又是以何种方式被呈现给受众的。

不过,本研究尚未对外国留学生内容创作者与作为媒介的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留学生如何理解创意劳动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其在劳动过程中如何形成“同意制造”机制等问题,仍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韦路,陈稳.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5,37(1):114-130.

[2] 孙双星.在华留学生移动中文媒介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3.

[3] 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68(4):122-128.

[4] 柴燕菲,王晓苑.来华留学生与新时代国际传播方式探索[J].国际公关,2022(2):33-36.

[5]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1):103-113.

[6] 徐婷婷.劳动异化与劳动同意:互联网数字劳动的价值二重性辨析[J].新闻爱好者,2021(4):17-21.

[7] 翟秀凤.创意劳动抑或算法规训?:探析智能化传播对网络内容生产者的影响[J].新闻记者,2019(10):4-11.

[8] 何威,曹书乐,丁妮,等.工作、福祉与获得感:短视频平台上的创意劳动者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6):39-57,126-127.

[9] 董晨宇,丁依然,段采薏.作为复媒体环境的社交媒体: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平台分配与文化适应[J].国际新闻界,2020,42(7):74-95.

[10] 张可玉.算法规训、劳动降级下的自我异化:“创意劳工”语境下的内容生产从业者分析[J].青年记者,2023(14):104-106.

[11] 李彩霞,李霞飞.从“用户”到“数字劳工”:社交媒体用户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2):51-55.

[12]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莫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45.

[13] 宋全成.论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其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3):112-120.

[14] 李欢,徐偲骕.为了不忘却的纪念:数字时代网络用户的“被记忆权”研究[J].新闻记者,2023(5):62-74.

[15] 张冠文.主体意识下的被俘与同谋:短视频达人创意劳动的本质[J].山东社会科学,2023(2):87-95.

[16] 林磊,冯应谦.自由、自主与抵抗:作为创意劳动的网文创作[J].新闻记者,2022(10):72-84.

作者简介 王浩昆,研究方向:媒介生产。刘畅,研究方向:媒介社会学。孙瑞凝,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郑好,研究方向: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