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4-10-26马秀芳黄正华米桥伟柯清超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10期

摘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教师的持续使用。探究影响中小学教师持续使用该平台意愿的因素,有助于优化和改进平台,推动其深度应用。该文基于信息系统持续理论、信息系统成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了影响教师持续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意愿的整合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对35934份中小学教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教师持续使用平台的关键因素及其结构关系,并揭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在地域、年龄和任教学段上存在差异;满意度是影响教师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略高于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资源优质、功能易用和教学适切是维持教师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基础;感知有用性和期望确认度在满意度形成机制中占核心地位,资源质量是影响期望确认度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发现该文给出了提升教师使用平台意愿、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教师数字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生态建设和运行运维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CA230014)研究成果。

一、引言

近年来教育部推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重要抓手,集合全国优势和力量,推进平台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和落脚点[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自2022年上线以来,资源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截止2024年5月15日,平台页面浏览总量已达405.40亿次,注册用户超过一亿人次[2]。

教师是国家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其接受和使用国家平台是应用推广的重要起点,维持他们的持续使用意愿是决定国家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3]。教师的持续使用对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构建、应用及反馈机制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这不仅促进了平台的持续进步与完善,而且对平台的长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具体而言:(1)教学需求的深入理解与功能优化:教师的使用反馈为平台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学需求,从而对平台功能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改进;(2)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与丰富:教师的持续使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不断更新与扩充,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多样性,满足了不同教学场景的需求;(3)技术迭代与创新推动:教师的持续使用为平台技术的迭代提供了实践基础,推动了平台技术的持续更新与智能化升级;(4)教学创新与示范效应:教师的持续使用有利于推动学校数字化教学实践创新,促进其他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参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增强平台的社会影响力;(5)资源配置的优化与效率提升:教师的持续使用有助于平台更好地掌握资源的利用情况,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6)数据积累与分析:教师的使用为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深入分析教学效果、预测教育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国家平台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平台建设[4]、教学应用[5][6]和教师发展[7][8]三个核心领域,虽然有部分研究探讨了教师应用国家平台的影响因素[9],但缺乏对教师持续使用意愿的关注。本研究试图整合信息系统持续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构建影响教师持续使用国家平台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挖掘关键影响因素、结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通过教师对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识别出平台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提升平台的整体功能和用户体验。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研究结果可以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为平台建设与运营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确保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二、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数字化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国内外针对信息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构建了众多理论模型。典型的模型包括:(1)技术接受度模型,如TAM、UTAUT等;(2)期望确认度模型,如ECM、ECM-ISC、ISCM等;(3)整合技术接受度与系统应用期望确认度的模型。教师的国家平台应用实质是个体、平台以及周围环境三者相互交互的一种决策和行为过程。本研究结合前期文献和理论梳理、国家平台问卷与实地调研成果,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持续理论、信息系统成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建立研究假设和影响因素模型。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

1.信息系统持续理论

信息系统持续理论(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 Continuance,ECM-ISC)是一种用于研究直接和间接影响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重要理论[10],包括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满意度四个主要要素,主要观点有:(1)用户使用意愿和满意度直接相关;(2)用户满意度受用户期望确认度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3)用户期望确认度是用户感知有用性的显著预测因子。

国家平台具有信息系统的特征和基本功能,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因此,本研究将满意度、期望确认和感知有用性作为影响教师持续使用国家平台意愿的因素。满意度是指教师使用国家平台后对平台的整体评价与态度,是教师持续使用平台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11][12]。感知有用性是指教师在使用国家平台时,认为平台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的程度。相关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MOOC平台[13]、e-Learning学习系统[14]等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是指教师在使用平台后的实际体验感对预期体验的确认程度。当用户的前后期望确认值差异较小时,他们对于平台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程度都会随之增加[15][16]。基于以上分析和ECM-ISC主要观点,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教师满意度对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2:教师国家平台的感知有用性对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H3:教师国家平台的期望确认度对感知可用性具有正向影响;

H4:教师国家平台的期望确认度对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2.信息系统成功理论

信息系统成功理论(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ISS)是一种衡量信息系统质量和成功度的理论模型,用于研究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如何影响用户满意度、使用意愿和用户收益[17][18]。信息质量指系统输出内容的质量,如准确性和可用性等;系统质量指系统基本属性,如易用性和可靠性等;服务质量指系统提供的技术支持是否可靠与适合等[19]。该理论认为,当信息系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良好的系统功能和稳定的服务时,用户将更加满意并愿意持续使用该系统[20]。易巧等人有关实时在线教育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结果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具有显著关系[21]。然而Franque等人在研究移动支付的持续使用意愿时,发现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会影响满意度,但服务质量却没有影响[22]。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个体通常是基于一定的期望去使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会影响用户的期望确认度,用户的期望越是得到满足,越能激发用户对系统的信任和满意度,进而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和持续使用系统[23]。

国家平台是以智能技术为骨骼,以优质数字资源为主体,以精准化教育服务为灵魂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24]。结合ISS理论,研究认为平台的资源质量、功能易用性和教学适切性是影响教师持续使用平台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资源质量是指国家平台所提供的教育资源的性质和质量,包括资源的丰富度、准确性以及适用性等方面,属于信息质量范畴。功能易用性是指国家平台的操作界面设计是否简洁明了、功能是否易于操作,属于系统质量范畴。教学适切性则是指国家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功能是否能够与教师实际的教学需求相匹配,属于服务质量范畴。基于以上分析和ISS核心观点,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国家平台的资源质量对教师期望确认度具有正向影响;

H6:国家平台的功能易用性对教师期望确认度具有正向影响;

H7:国家平台的教学适切性对教师期望确认度具有正向影响;

H8:国家平台的资源质量对教师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H9:国家平台的功能易用性对教师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H10:国家平台的教学适切性对教师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3.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Theory,SET)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有效完成特定任务或应对特定情境的信心或自信程度[25]。良好的自我效能感通常伴随较为积极、自信、持续的意向与行为。相反,则可能出现消极、沮丧和回避的行为倾向。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技术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Crump等人提出缺乏信心或者自我效能感是阻碍信息技术使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6]。

在国家平台的使用情境下,教师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持续使用平台的意愿,而这种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自身的数字素养水平密切相关。良好的数字素养水平可以让教师更为有效的基于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和发展自身能力,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积累成功经验,进而不断得到正向反馈,提升自我效能感。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假设:

H11: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对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4.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nfluence Theory,SIT)旨在解释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是如何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塑造和影响的[27]。已有实验证明在不同情境下用户因社会影响而发生的态度转变,并根据个人接受影响的程度,将影响划分为 3 个过程:顺从、认同和内化[28]。这种社会影响可能来自纵向的政策要求或激励,也可能来自横向的同伴行为、语言或观点[29][30]。

同样,在教师使用国家平台的情境下,可能面临着政策、激励、同伴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教师周围的领导、同事和学生都比较支持其应用国家平台,那教师便会更愿意应用[31]。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假设:

H12:社会影响对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二)概念模型

根据上述假设,研究构建了国家平台教师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包含9个变量和12条作用路径。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年龄、性别、任教学段、所在地域等;二是主体量表部分,主要用以测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中的相关变量,共计9个变量:自变量(资源质量、功能易用性、教学适切性、期望确认度、感知有用性、数字素养、社会影响)、中介变量(满意度)、因变量(持续使用意愿)。测量量表依据前人研究中成熟的量表编制而成,并基于实际研究情境进行调整,标度范围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基于小样本前测结果修改调整问卷内容后,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如表1所示。

网络问卷除了测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中的相关变量外,还增加了两道针对国家平台整体性评价的问题:“您对平台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和“您未来是否会继续使用平台?”。数据采集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1月24日,课题组采用网络问卷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开展调研,共收集了37710份问卷,剔除填写时间过短、错误选项等无效问卷之后,获得有效问卷数量为35934份,回收率为95.29%。样本量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要求,样本结构较合理,可用于理论模型的验证。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教师对平台的总体性评价

问卷数据表明,中小学教师对平台使用满意度的整体评价较高,40.6%的教师对平台评价“非常满意”,40.9%的教师评价“满意”,但仍有少数教师对平台表示不满意,主要问题包括资源质量不高、资源查找不方便、资源不够丰富等。在持续使用意愿方面,74%的教师认为平台对其教学教研非常有帮助,表示会继续使用平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平台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差异性分析

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性别进行差异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年龄、地域、任教学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中小学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在年龄、地域、任教学段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5岁以下教师的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显著高于50岁以上教师,呈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的趋势;乡村教师的持续使用意愿高于其它地域的教师;小学教师的持续使用意愿高于初中和高中老师,同样呈现随着学段升高不断减弱的趋势。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信效度分析

研究从Cronbach’s α和潜变量的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两个层面进行信度评估。所有构面的Cronbach’s α系数值介于 0.724 和 0.952 之间,CR 值介于0.780和0.952之间,均高于临界值0.70,这说明数据整体可靠,潜变量的测量项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验证性因子分析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和其平均方差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检验收敛效度。各变量的测量项因子载荷介于0.506和0.914之间,变量的AVE值介于0.487和0.663之间,均高于各自可接受的临界值,这表明变量的收敛效度较好。

区分效度通过AVE平方根值与变量间相关系数的大小进行检验,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达到区别效度的评判标准。各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各个变量所在行与列上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对应的AVE值的平方根,这意味着构面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基于此,可以认为数据的信效度水平较高,适合进一步做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的相关检验。

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了确保统计检验的有效性,减少共同方法偏差的可能影响,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法,使用SPSS对研究使用潜变量的所有观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析出9个因子,从旋转载荷平方和矩阵来看,第一个因子的解释方差为14.98%,低于40%,说明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拒绝了共同方法偏差的假设[43]。

3.假设验证

(1)拟合度分析

本研究对初步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指标如表3所示,RMSEA=0.053,小于0.08;IFL=0.902、CFI=0.902,均大于0.9;TLI=0.893,较接近0.9;PNFI=0.824,PCFI=0.824,均大于0.5,说明模型拟合情况良好。

(2)路径分析

为验证国家平台教师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本研究对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模型中各变量间的路径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

具体而言,资源质量对期望确认度(β=0.411,P<0.001)和满意度(β=0.193,P<0.001)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5和H8成立。功能易用性质量对期望确认度(β=0.256,P<0.001)和满意度(β=0.117,P<0.001)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6和H9成立。教学适切性对期望确认度(β=0.294,P<0.001)和满意度(β=0.449,P<0.001)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73和H10成立。数字素养水平对持续使用意愿(β=0.158,P<0.00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11成立。社会影响对持续使用意愿(β=0.243,P<0.00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12成立。期望确认度对感知有用性(β=0.248,P<0.001)和满意度(β=0.204,P<0.001)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3和H4成立。感知有用性对满意度(β=0.261,P<0.00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2成立。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β=0.363,P<0.00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1成立。最终本研究得到图2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图。

(四)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SEM)是一种通过创建路径模型来分析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被学者应用于多个领域中与行为意愿相关的因果关系研究[44]。然而 SEM 只能分析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45],无法给出细化的各个测量变量之间的影响程度,因此在实证分析的第二阶段引入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对数据进行分析。不同于回归分析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检验非线性关系和非补偿性决策过程[46],可以有效弥补SEM分析的不足[47],主要包括模型构建、模型评估和敏感性分析。

1.ANN模型构建

本研究应用前馈神经网络,将具有显著影响的路径作为输入的神经元构建ANN模型。基于表4的路径分析结果,研究构建了A、B、C三个ANN模型,如图3、图4、下页图5所示。使用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of Errors)算法,激活函数设定为tanh,对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为每个ANN模型生成了10个网络。采用10倍交叉验证的方法来解决潜在的过拟合问题,将10%的数据用于测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余90%的数据用于训练。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本研究采用了两个隐藏层,并且每个隐藏层中包含2个神经元[48]。

2.ANN模型评估

模型预测准确性评估是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一环。本研究通过训练和测试过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考察三个ANN模型的拟合精度[49]。本研究训练和测试的RMSE均值都在0.164—0.227之间,相对较小,表示研究所构建的三个ANN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具体如表5所示。

3.敏感性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敏感性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模型输入变量对输出结果影响程度的重要方法。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获得ANN模型中变量的重要性,将相对重要性均值最高者作为100%,计算所有变量的标准化重要性,三个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模型A中,对期望确认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资源质量>教学适切性>功能易用性。模型B中,对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资源质量>教学适切性>功能易用性。模型C中,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满意度>社会影响>数字素养水平。

五、研究结论

经上述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在地域、年龄、任教学段上呈现出差异性

第一,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递减效应。年轻教师处于职业发展初期,渴望通过新的资源和工具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持续使用意愿强。年长教师由于自身无法熟练操作平台或与原有教学方式冲突等原因,持续使用意愿不强[50]。

第二,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在任教学段上呈现负边际效应。在小学阶段,平台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功能可以教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持续使用意愿强。初中阶段,知识难度增加,平台资源可能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筛选和整合才能适应教学需求,导致使用意愿有所降低。高中阶段,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可能认为国家平台的资源和功能在应对高考的高压和快节奏教学中的作用有限,因此对平台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

第三,从学校所处地域上的差异来看,农村学校教师的使用意愿显著高于县城、城市教师。可能的原因是,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获取优质教学资料和先进教学方法的渠道有限,国家平台丰富且便捷的优质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教师的教学需求。而县城和城市的教师因所在地区本身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可选择的教N0NEnK0xmFiRttb1oX1XeWtfxIDgB/ENMFq1OElT1D8=学支持途径较多,所以对平台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

(二)满意度是影响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社会影响作用程度略高于教师数字素养水平

SEM和ANN分析结果表明,满意度是对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解释力最高的因素,这与当前有关数字化平台、虚拟社区等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结论一致[51][52]。教师的平台选择和使用行为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满意度则反映了教师在应用平台功能、服务、资源等方面的整体评价,是教师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驱动力。

社会影响和教师数字素养水平也是影响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子。社会影响揭示了教师在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国家平台时,会受到同行评价、教育政策导向以及所在学校或区域内普及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数字素养因素则说明了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意识、知识、技能与责任等,才能有效地使用国家平台的各项功能和资源。尽管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对持续使用意愿也有重要影响,但在本研究中,社会影响的作用更为深刻一些。可能是因为数字素养虽然能够增强教师对平台功能的理解与应用,但社会影响却能够直接触及教师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影响其行为决策。

(三)资源优质、功能易用、教学适切是维持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基础

研究发现,资源质量、功能易用性、教学适切性均可以通过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满意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这一结果能够在谭春辉等人[53]的研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

首先,资源质量、功能易用性、教学适切性通过直接影响教师国家平台的使用满意度间接影响教师持续使用意愿。高质量的资源能够满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需求,易用性良好的功能设计则使教师能够轻松高效地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适切性的提升则直接增强了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从而共同促进了教师的使用满意度。

其次,资源质量、功能易用性、教学适切性通过“期望确认度-满意度”“期望确认度-感知有用性-满意度”链式中介间接影响教师国家平台持续使用意愿。这一结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UGT)的核心观点相契合。基于该理论,教师使用国家平台的行为可概括为“社会/心理因素-国家平台期待-国家平台接触-需求满足情况”的基本因果连锁过程。具体而言,教师因个人发展或教学需求而接触平台,随之产生相应的应用期待。当平台提供的资源、功能和服务满足或超越这些期待时,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引发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的提升,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持续使用平台的意愿和动力。

(四)感知有用性和期望确认度在满意度形成机制中占核心地位,资源质量是影响期望确认度的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教师国家平台应用满意度受到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资源质量、功能易用性、教学适切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感知有用性的作用程度最大,其次是期望确认度、资源质量、教学适切性、功能易用性。这一发现揭示了教师在使用国家平台时,最关注的是其是否能够带来实际的价值和效益。比如国家平台的使用是否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手段亦或是促进了个人的专业成长等。期望确认度的作用程度略小于感知有用性,通过前述分析可知,期望确认不仅直接作用于满意度,还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作用满意度,这与ECM-ISC的原假设一致,也进一步证明了该理论对国家平台这一情境的适用性。

同时,ANN分析结果显示,资源质量是教师期望确认度的关键预测因子。这说明现阶段教师对于国家平台的依赖和期待,依然主要集中在通过平台获取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上。这可能是因为资源贯穿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场景的实践与创新,都离不开资源支撑。教育部科技司国家平台问卷调研也间接佐证了这一结论,教师认为平台提供的多样化、专业化资源是对他们开展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服务、自身研修帮助最大,教师选择占比分别为80.07%、77.87%、 60.01%、76.02%。此外,课题组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地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主要将平台作为优质资源的获取与补充的工具,主要基于平台的优质资源辅助开展课前备课、双师课堂、课后服务、高质量作业设计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等。

六、实践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为提升中小学教师持续使用国家平台的意愿,推动国家平台的常态化、深度应用,建议(1)聚焦教师实际应用需求,提升教师对平台的感知有用性,定期开展大规模线上线下教师国家平台应用需求调研,围绕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作业设计与批改、专业发展、师生交流等真实场景,剖析平台现有功能和资源的优势与不足,找出教师实际需求存差距的关键点,建立教师平台应用动态需求数据库,按照需求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对平台进行优化与改进;(2)增强社会引导与激励,推动国家平台广泛应用,如充分发挥政策的权威性、强制性、引导性等优势,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和监管,确保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推广与应用国家平台,形成政策推动和实施的良性循环。另外,鼓励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围绕“以赛促研、促应用、促提升的理念”积极举办全国性、区域性的平台应用创新大赛,设立平台应用专项奖励基金,激发教师参与热情。(3)完善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提高资源供给与应用效能,如健全数字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及时下架过时的、不适用的资源,并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及时补充、更新最新适用资源,实现平台资源“优胜劣汰”。(4)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增加智能教学工具的供给,支撑教师的教学设计、作业批改、学情分析等多个教学环节,提升教师使用平台开展日常教学的粘性;提高数字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水平,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理解与分析教师的兴趣偏好与使用习惯,为教师智能推荐与其教学需求相匹配的数字资源,实现从“人找资源”向“资源找人”转变。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教育部:坚定不移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EB/OL]. http://www.news.cn/2023-06/20/c_1129709157.htm,2023-06-20.

[2] 林焕新.服务领域和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浏览量超400亿次[N].中国教育报,2024-5-21(01).

[3] 李薇,杨东山,陈佳敏.在线教育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期望确认理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2):97-106.

[4] 柯清超,刘丽丽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重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3,(3):30-36.

[5] 曾媛,黄志南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典型模式与赋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3,(11):98-104.

[6] 金玉,汤玲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省域推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9):30-37.

[7] 王浩楠,郭绍青.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9):48-55.

[8] 张雅君,周琼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高效应用:总体要求、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教育科学探索,2024,42(1):70-77.

[9][31][37] 郭炯,付瑞.乡村教师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3,(6):33-42.

[10][38] 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J].MIS Quarterly,2001:351-370.

[11] 周建华,陈凤菊,李政.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我国大学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J].开放教育研究,2024,30(1):99-110.

[12][21] 易巧,梅思阳.实时在线教育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教育者用户体验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6):125-128+211.

[13] 张敏,尹帅君等.基于体验感知的慕课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6,(6):43-50.

[14] B e T.E-learning technology and higher education: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J].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18,24(4):362-376.

[15] Cho J.The Impact of Post-adoption Beliefs on the Continued Use of Health App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6,87:75-83.

[16] 方旭,许磊,姜沛.教师人机协同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远程教育志,2023,41(6):71-83.

[17] DeLone W H,McLean E R.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 [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60-95.

[18][19][20][32][41] DeLone W H,McLean E R.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A Ten-year Update [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9(4):9-30.

[22] Franque F B,Oliveira T,Tam C.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of Mobile Payment Continuance Intention:Evmpirical Test in an African Context [J]. Heliyon,2021,7(8):e07807.

[23] Spreng R A,Chiou J.A Cross-cultural Assessment of the Satisfaction Formation Process [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2,36(7/8):829-839.

[24] 柯清超,马秀芳,邓博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学校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J].人民教育,2024,(5):57-60.

[25]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191.

[26] Crump B,Mcilroy A.The digital divide: Why the “don’t-want-tos” won’t compute:Lessons from a New Zealand ICT project [J].First Monday,2003,8(12):106.

[27] Kelman H C.Compliance,Identification,and Internalization 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 [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1):51-60.

[28] Kelman,Herbert C.Interests,Relationships,Identities:Three Central Issues for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Negotiating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 [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6,57(1):1-26.

[29] Kim Y J,Hollingshead A B.Online Social Influence:Past,Present,and Future [J].Routledge,2015,(1):185-214.

[30] 刘启华,徐智超,郭道猛.旅游景点直播用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信息性社会影响的解释[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2(2):129-139.

[33] San-Martín S,Jiménez N,et al.The determinants of teachers’ continuance commitment to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J].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2020,25(4):3205-3225.

[34] Roca J C,Ciu C M,Martínez F J.Understanding e-learning continuance intention:An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6,64(8):683-696.

[35] 宋灵青.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实然状态与突破路径——基于全国9405名中小学教师的测评[J].中国电化教育,2023(12):113-120.

[36] Venkatesh V,Morris M G,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 [J].MIS Quarterly,2003:425-478.

[39] 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MIS Quarterly,1989:319-340.

[40] Lee M C.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ward E-learning:An Extension of the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0,54(2):506-516.

[42] Nguyen G D,Dao T H T.Factors Influencing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Banking: an Extended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With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J].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2024,11(1):1-14.

[43] Podsakoff P M,Organ D W.Self-report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Journal of Management,1986,12(4):531-544.

[44] 杨选辉,严章宽.CAC范式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算法回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24,44(2):130-141.

[45] Zhou S,Li T,et al.What drives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of online paid knowledge A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perspective [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22,52(13):101126.

[46] Svozil D,Kvasnicka V,Pospichal J.Introduction to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J].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1997,39(1):43-62.

[47] Leong L Y,Hew T S,et al.Predicting the antecedents of trust in social commerce-A hybri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20,110:24-40.

[48] Karkonasasi K,Yu-N C,Mousavi S A.Intention to Use SMS Vaccination Reminder and Management System Among Health Centers in Malaysia: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ttitude [J].ArXiv Preprint ArXiv2018,1806:10744.

[49] 颜波,褚学宁,张磊.结构方程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的用户感知建模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53(7):830-837.

[50] 万力勇,赵呈领.基于UTAUT模型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2):70-75.

[51] 孙挺,夏立新.社会化阅读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21,41(5):60-69.

[52] 赵雪芹,王少春.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J].现代情报,2019,39(6):70-80+90.

[53] 谭春辉,易亚,李莉.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21,41(1):50-59+77.

作者简介:

马秀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黄正华: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数字化。

米桥伟: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数字化。

柯清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教育。

Research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 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of The National Smart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a Xiufang1, Huang Zhenghua2, Mi Qiaowei1, Ke Qingchao1

1.Schoo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Liwan Experimental School, Guangzhou 510145, Guangdong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relies on the continuous use by teachers. Explor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 intention to continuously use the platform helps optimize and improve it, further promoting its in-depth application. This study integrates the IS Continuance Theory, IS Success Model, Self-Efficacy Theory, and Social Influence Theory to construct a model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 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the study analyzes data from 35,934 questionnaires completed b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nationwide, identifying key factors and thei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eachers’ intention to continuously use the platform varies by region, age, and teaching stage. Satisfaction is the crit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ir intention, with social influence being slightly more significant than digital literacy. High-quality resources, ease of use, and appropriate teaching functions are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teachers’ 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play a central role in forming satisfaction, with resource quality being key to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Finally, fiv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o enhance teachers’ 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focus on teachers’ practical needs to improve perceived usefulness; enhance social guidance and incentives to promote widespread use;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resources to increase supply and application efficiency; optimize platform functions to enhance both basic and advanced features; and leverage data potential to support platform optimization and teaching integration.

Keywords: The National Smart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using; perceived usefulness;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

收稿日期:2024年7月12日

责任编辑:李雅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