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潜山市以地标产业促乡村振兴

2024-10-26程进

食品界 2024年10期

近年来,安徽省潜山市持续强化地理标志培育、运用和保护,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为推进乡村振兴提质赋能。

强化培育保护,打造品牌高地。深入挖掘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要素的资源,出台相应奖补政策,对新获批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给予每件20万元一次性奖励。健全地理标志保护机制,积极指导经营主体按标生产、规范经营、依法使用专用标志,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保护地理标志“金字招牌”。目前全市拥有6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家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源潭镇被评为安徽省制刷业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查处地理标志保护案件6件。

深挖地方特色,擦亮资源名片。紧紧围绕潜山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传承,在加强守正创新上下功夫。王河舒席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举办6期“传承舒席技艺培训席娘手艺”培训班,申请舒席产品实用新型专利4项。设立潜山市王河舒席非遗工坊,荣获“安徽省示范合作社”“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遗传承基地”,研发的非遗产品连续3年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天柱山瓜蒌籽”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中国绿色食品博b5279563241ea24e3d214cf2096dd6fa览会金奖等奖项,入选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发挥标志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天柱山瓜蒌籽”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地理标志农产品+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或农户”的发展机制,实现小农户与地标产业的有效衔接。全市8家“天柱山瓜蒌籽”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2023年实现销售总产值近4亿元,带动创业就业近3万人。通过传统技艺研究、舒席编织技能培训、展示展销能力培训等形式开展舒席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累计带动4000多人就业,与20多家民宿、竹工艺厂家长期合作,发展经销商80余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王河舒席“传承指尖非遗 激活指尖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获评国家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