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鹿皮胶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4-10-26林伟欣李树奇张璐杨莹莹李娜

食品界 2024年10期

我国鹿资源丰富、养鹿历史悠久。鹿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药用动物。2020年5月29日,梅花鹿、马鹿首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成为特种家畜,这大大拓展了鹿产品的用途,为鹿源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政策保障。鹿皮是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胶类中药是以动物的皮、角、甲或骨,用水煎取胶质再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胶。鹿皮胶是采用梅花鹿或马鹿的鲜皮或干燥皮经去毛漂泡、煎煮、浓缩并加入冰糖、黄酒和豆油等辅料制成的固体胶。胶类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中药滋补领域的瑰宝,具有显著的保健价值。在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消费需求增高,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国内胶剂中药的发展,鹿副产品的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重视,随着养鹿业的发展壮大,鹿皮胶的生产进入正轨,鹿皮胶的相关有效成分、产品研发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但近十几年缺乏相关研究成果阶段性概述总结,本文对鹿皮胶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概述,并在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产品开发等研究方向提出发展建议,有利于充分发挥鹿皮胶保健滋补作用,增加鹿产品附加值,为鹿副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养鹿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鹿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鹿皮胶的本草考证

在古代就有鹿胶(包括鹿皮胶和鹿角胶),且鹿胶为六胶(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之首,鹿角胶以“白胶”之名入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一切漏疮,烧灰和猪脂纳之,日五、六易,愈乃止。在《四川中zb6VI4EeSq6NDTx2ZAxI8g==药志》中描述其药性温和,味咸,无毒性。主要用于妇女白带,血崩不止,肾虚滑精;涂一切疮。《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中记载:鹿皮胶对于补气,涩虚精,强筋健骨效果很好。可用于体虚消瘦,腰酸疲惫,肾虚耳鸣,头晕目眩,久咳不止,痰中带血,虚喘气短,妇女经血不调,崩漏带下等症。《临床比较中药学》中记载:鹿皮胶性温,既可滋阴,亦可壮阳,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2.鹿皮胶的有效成分分析

鹿皮营养比较丰富,含有蛋白质、粗纤维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对人有益的成分。现代研究证明:鹿皮胶成分80%为胶原蛋白多肽,其余为氨基酸、多糖、脂肪和微量元素等。王建辉等人对鹿皮化学性质分析表明,鹿皮中C、H、N的含量分别为38.08%、5.29%、13.02%,蛋白质含量为81.4%,含水率为24.9%,灰分为0.09%,共有21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主要的Zn、Ge、Se含量分别为93.4g/g、0.56g/g、0.01g/g。

张磊、王燕华等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及毛细管气相色谱对驴皮胶及鹿皮胶中的重金属、氨基酸、核苷及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鹿皮胶中氨基酸质量分数90.02%,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5.89%,其中Glu、Gly、Ala、Pro含量占比较高;朱连连等人研究表明鹿皮胶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7种(赖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其中甘氨酸含量大约为23%,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大约为23%。

张磊、王燕华、刘畅等研究表明鹿皮胶中共含9种核苷,其中次黄嘌呤含量最高为70.44g;鹿皮胶中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及亚油酸等,鹿皮胶中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较高。

3.鹿皮胶的相关产品开发

3.1 食品

孙琪瑶等人对鹿皮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鹿皮胶不具有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畸性,可安全使用。张宝香制备出了一种鹿皮胶软胶囊和鹿皮营养液,可以益气补血,美容养颜。谭晓红在高温高压下反复蒸煮鹿皮,经过浓缩干燥得到鹿皮胶,并发现鹿皮胶可以提高大鼠体内多种酶的分泌水平。

胡雪探讨了鹿皮胶汁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枣山楂鹿皮胶果冻产品配方。林伟欣等人以鹿皮胶为主要原料,辅以黄酒、冰糖、党参膏、黑芝麻、核桃仁、红枣、枸杞,制备鹿胶即食糕并确定最佳配方制备工艺。林伟欣等人以鹿皮胶和鹿角霜为主要原料,辅以熟地黄、山药、枸杞、山茱萸、黄芪、丹参,确定了复方鹿胶咀嚼片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陶务端提供了一种鹿皮枣汁的制作方法。党平等人提供了一种鹿皮胶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刘代成等人提供了一种以姜汁、米酒、木糖醇配比的鹿皮胶酒的制作方法。

3.2 化妆品

鹿皮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以I型胶原蛋白为主,胶原蛋白来源的多肽类成分对人体健康显示出有益的影响。

胡太超等采用酸水解和酶水解结合的方法从鹿皮中提取出胶原蛋白,并在研究鹿皮胶原蛋白的抗氧化活性中发现鹿皮胶原蛋白可以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齐越等采用超声-酶解法提取了鹿皮胶原蛋白并通过实验发现分子量较小的胶原蛋白抗氧化活性反而更强。郑玉翠成功提取鹿皮胶原蛋白多肽(DCPs),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较低的分子量和丰富的氨基酸;通过激活Akt/Nrf2/HO-1通路发挥抗衰老作用并成功制备胶原多肽口服液。孙琳等人研究确定了鹿皮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W、超声时间60min、超声温度80℃、酶解pH9、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7h;以保湿性能为参考指标确定了鹿皮多糖保湿霜的配方,并完成其质量评价。

4.发展方向与展望

4.1 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杭宝建等人通过比对驴皮和马皮、牛皮、猪皮、羊皮、骆驼皮、鹿皮胶原蛋白的序列,采用蛋白酶切技术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发现理论的各杂皮胶原蛋白特征肽。建立了阿胶中马、牛、羊、猪、骆驼、鹿皮源成分的检测方法,主要旨在建立阿胶中杂皮源成分的检测方法。现鹿皮胶尚无规范的质量标准和鉴别方法,张争明老师及其团队以项目为依托,从蛋白水平揭示鹿皮胶和阿胶的蛋白质组分信息,探究鹿皮胶和阿胶的差异关键蛋白和代谢通路。并以鹿皮胶、阿胶、鹿骨胶、猪皮胶为研究对象,得出鹿皮胶特征肽段,相关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特征肽可以作为鹿皮胶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4.2 产品开发

目前鹿皮胶制备工艺及工业化生产已相对成熟,进一步促进了鹿皮胶相关产品开发。首先开发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开发剂型涵盖口服液、软胶囊、咀嚼片、饮料、膏剂等产品形态,可以进一步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普通食品冲调粉、软糖等剂型产品有待开发。如鹿皮胶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多种复合制剂以及更多保健产品的研制等。其次,在相关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促进相关化妆品产品的研发如面霜、面膜、精华液等产品。

基金项目

山西省科技厅农业处重点研发计划“鹿皮胶功能食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研发”(201803D221011-7)。

作者简介

林伟欣,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药用动物基础研究及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