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倚仗岸田,豪赌提前大选
2024-10-25王家曦

就任首相9天即宣布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在老挝会见中国总理与韩国总统,决定不参加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支持率不高的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似乎要摆脱“面目模糊”的政治形象,寻求焕然一新的改变。
石破茂虽然蛰伏16年,且五度出马参选自民党总裁,是众议院的老牌政客,但是,打破先前“不会急于解散国会”的私下承诺,提前一年举行大选,还是在党内外引发了广泛争议和激烈回应。他在10月4日的施政演说,遭到在野党议员时不时的大声呵斥—“遵守竞选承诺!”“骗子!”
10月台风季中的日本,正酝酿一场政坛风暴,而石破茂居于风暴眼。
特立独行的实干家
现年67岁的石破茂,一直是自民党内的“异类”。《读卖新闻》整理的履历中,石破茂把“鸷鸟不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句化用自《楚辞·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的座右铭,非常精当地概括了石破茂的政治形象和一贯作风。
在金权和派阀政治复杂交织的战后日本政坛,利益和人脉主导高层政治的一切。石破茂虽然也未能免俗地建立了一个小派阀“水月会”,但常年与职业官僚和地方自治体打成一片的经历,使他对自民党高层习以为常的利益勾兑和搭建人脉一直不甚上心。“因为不够和光同尘而与同僚们格格不入”的他,也因长期关注政策领域的实干家形象,在永田町内被礼貌地排遣在核心圈层之外,并几乎与自民党的历代实权派阀交恶。
但这种“不粘锅”性格,也让他得以在席卷整个自民党高层的政治黑金丑闻中,近乎独善其身,并以此在第五次参选党首时“逆袭”登上龙门。
作为家中弟弟和长男的石破茂出生时,曾任鸟取县知事且与前首相田中角荣过从甚密的父亲石原二朗已经48岁。据父亲的秘书回忆,由于与父亲的年龄差距过大,石破父子的关系并不亲近。父亲因病住院期间都是秘书在医院照料。曾经公开表达过“我不可能跟父亲一样(从政)”的石破茂,从庆应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最初希望去当新闻记者或者到日本国有铁道公司就职,遭到了父亲的反对,最终入职三井银行。
与安倍、岸田相似,石破茂也继承了政治家业,在父亲过世后靠祖荫步入政坛,29岁当选众议员,2002年于小泉纯一郎任内第一次入阁。
石破茂从政起点很高,但与其他“政二代”不同,在担任阁僚后,他以务实的工作态度持续向下扎根,在防卫装备厅长官、农水大臣、地方创生大臣任上,获得了中央省厅职业官僚及地方自治体的好评。这些任职经历塑造了他的政治理念,也为他后来五次冲击自民党总裁大位并最终当选提供了政治资本。也因此,虽然都被评价为有主见的政客,但相比于岸田文雄的坚持己见,石破茂的有主见更多了几分强硬的意味。
派阀政治总决算
“脱派阀”的政治实验在战后日本政治史上并不是孤例,但罕有成功的例子。石破茂内阁与其说是“脱派阀”,不如说是“去安倍化”,即有针对性地将派系色彩浓厚、行政能力不强、政声不佳的安倍派成员直接扫地出门。但同时,他大量任用旧岸田派的政治人物出任新政府的要职,特别是林芳正留任作为核心机要岗位的官房长官,展现出石破茂与岸田文雄的密切关联。
日媒直接称岸田是“拥王者”,认为石破的内阁是“岸田人事2.0”,这也反映出石破茂在高层人事上没有自己的资源与人脉的窘境。
日媒直接称岸田是“拥王者”,认为石破的内阁是“岸田人事2.0”,这也反映出石破茂在高层人事上没有自己的资源与人脉的窘境。而在就任后,他迅速打破“认真权衡解散国会重新选举的时机”之私下承诺,决定于10月9日国会朝野各党党首会见后即宣布解散众议院、当月内进行重选,在自民党内也引起了不小的震荡。
在2023年自民党政治黑金丑闻被踢爆后,石破茂已经察觉岸田文雄借解散派阀“瓦解安倍派势力”的意图,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支持,并解散了自己的小派阀“水月会”。在当选总裁后,第一个支持解散派阀的石破茂,理所当然地与麻生太郎、高市早苗等主导的派阀结下了梁子,但也新任或留任了大量旧岸田派核心干部,如委任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解散派阀的森山裕为干事长执掌党务人事大权,凸显其人事布局与权力架构的微妙。
新官上任的石破茂,意图将“第一把火”烧向保守派把持的国会,急于利用选举中反映的民意与“安倍—岸田体制”划清界限。但未来意图推动政治改革,石破茂同样避不开安倍创设的内阁“司令塔”,和岸田开启的增税和财政扩张进程。前任首相的政治遗产要如何继承,自民党的政治传统如何扬弃,对统治日本政界多年的派阀政治要如何安抚与改造,是石破茂面临的难题。
取信于国民道阻且长
10月4日,石破内阁在首相官邸首次全体亮相。在传统的大合照环节,阁僚们散漫的衣着和漫不经心的神态,随即遭到民众的猛烈批评。
比亮相造型更邋遢的是内阁支持率。根据各大通讯社9月底到10月初所作的民调,石破内阁的支持率均在50%上下徘徊,是各通讯社1990年代开展舆论调查以来,新内阁支持率的最差或倒数第二差纪录。
特别是在岸田内阁末期20%左右的支持率达历史低点之后,“取信于民”成为没有蜜月期的石破内阁的首要任务。因此,在10月9日众议院解散的公告发布后,自民党内部定调涉及政治黑金丑闻及统一教问题的菅家一郎等6名议员参选人不能代表自民党参选,加上此前因停权处分而不能认定参选资格的萩生田光一、西村康稔等6名原阁僚,累计12名议员竞选人被禁止代表自民党出战10月27日的新一轮众议员选举。
这12名议员竞选人中多数隶属于旧安倍派,引发了石破茂对旧安倍派展开清洗和报复的质疑,不满和讨伐接踵而至。甚至有消息称,自民党内对石破不满的势力已经开始在高市早苗身边集结,酝酿在众议员选举中针对石破内阁开展狙击。更有此前被党纪处分后退党的前自民党籍参议院议长世耕弘成等原安倍派高级干部,宣布以个人身份参选,等同于以政治地盘相要挟,对石破茂打出反旗。自民党继安倍遇刺身亡和政治黑金丑闻爆发后,又一次开始散发出大分裂的危险意味。
与党内的混战几乎同时,10月3日,曾经举报自民党政治黑金丑闻的神户大学教授上胁博之,再次到东京地检署,控告石破茂及其派阀“水月会”在2019—2021年举办的政治募款活动中,有80万日元的收入没有按《政治资金规正法》的规定进行登记。金权政治的阴云并没有消散,而在屡次被辜负的民众中修复信心和重建信任的过程,无疑是道阻且长。
国政改革的破局与阻力
与早前频繁被外界炒作的“亚太版北约”相比,石破茂领导下的自民党推出的新竞选纲领中,地方振兴和设立防灾省两项政见,显然更受日本民众的关注。
石破茂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因经济发展滞后而曾被称为“里日本”的鸟取县(北临日本海,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度过,因此对日本内部区域发展失衡和首都圈一家独大的虹吸效应,有切肤之痛。在安倍内阁任内,石破茂结合曾任农水大臣的经历,兢兢业业地将权力、地位均十分边缘化的“地方创生大臣”做了一任。在2016年内阁改组时,他拒绝留任,立场变得明显为“党内野党”。
在总裁竞选政见发表会和施政演说中,石破都强调要打破首都圈的垄断,构建发展机遇均等惠及日本各地方的施政理念,将振兴地方打造成“日本经济的起爆剂”。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振兴地方不仅仅是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视,更将涉及财源、产业规划的重新分配,面临高昂的沉没成本和既得利益者的强大阻力,前途并不明朗。
设立防灾省的主张,无疑受到近年来日本极端天气诱发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2023年底以来,日本中北部濒海的石川县已经连续遭遇地震和暴雨的多轮重创,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始终未能回归正常。进入夏季以来,连续不断的台风灾害和特大暴雨,更是让石川县的灾后复兴成为日本国内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自民党内对石破不满的势力已经开始在高市早苗身边集结,酝酿在众议员选举中针对石破内阁开展狙击。自民党继安倍遇刺身亡和政治黑金丑闻爆发后,又一次开始散发出大分裂的危险意味。
在竞选纲领中石破茂提出,希望将分散在各中央省厅的防灾对策职能集中,新设部级应急单位“防灾省”,以协调紧急灾害对策体制下各级各部门、自卫队和海外救灾援助力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从而提高灾害应对效率,并降低次生灾害造成的严重伤亡与财产损失。
10月5日,石破茂把当选后的首次地方视察行程安排在了石川县灾区,访问暴雨导致住房损坏以及因地震而遭遇大规模火灾的轮岛早市现场,听取相关人士的说明,并到地震后建造却被暴雨侵蚀的临时住宅,向灾民了解现况。
但设立防灾省的设想,同样面临各省厅相关职能的协调效率及确保人财物供给长期稳定的现实问题,并涉及复杂的立法规划,不是短期内有可能实现的政策目标。石破茂在首次施政演说中强调“有获得感和共感的政治”需要最大限度争取民众的支持,但改革的沉没成本巨大且前景并不明朗。相比较而言,一场失败的改革可能比一个无所作为的首相更难以让日本民众接受。
未知的前路
虽然充满争议且阻力重重,但石破茂确实可被视为自小泉纯一郎之后,改革步伐最大、改革信念最坚定的首相。
从针对旧安倍派的“派阀政治总决算”到推动“防灾省”的新设,石破茂有意在掌舵后为日本这艘缓慢航行的“旧船”规划新的航路和航速。但老旧的船身、忧虑的乘客和各怀心事的船员,让这艘大船在急遽变化的国际大潮中显得有些颠簸。加速的改革与整顿,到底是让日本回归正轨,还是加快日本下坠的速度,犹未可知。
对当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的中日关系而言,即使是短期和局部改善,也是打破停滞与徘徊的重大利好。在复杂多变的周边外交环境中,中日双边关系本该成为两国发展的“压舱石”和“倍增器”,但中日关系的现状显然与彼此的期待和诉求不符。作为周边外交和双边关系的最重要一环,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双方的舵手锚定航向、相向而行、竭诚努力。这既是中日两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也将持续考验日本新领导层的政治境界与外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