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4-10-24杨金林
开放教育是面向群众的教育,它打破了教育的时空局限和门槛限制,让更多人能够通过开放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提高群众的素养、培育更多的先进人才提供助力。在开放教育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但就现阶段来看,开放教育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仍旧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足,需要做出优化和调整。在分析其优化路径和完善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开放教育的特性、现存问题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开放教育的特征
开放教育的特征较为鲜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开放教育对于学习者的限制和约束是相对较少的,除了可以打破教育的时空局限、拓宽教育受众范围以外,学习者在申请入学以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开放教育中学习者的自主性相对较高。其次,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开放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更高,这是基于开放教育能够打破时空局限衍生出来的另外一大特征。因为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才可以打破时空局限,为资源共享、在线教学提供更多的助力,因此,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开放教育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更高。最后,开放教育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灵活.自主且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地制订学习计划,访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展开分析。第一,在开放教育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突出开放教育普惠性、包容性、群众性的特质,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教育的时空局限,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教育共享,这既符合开放教育的特质,也顺应了开放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开放教育中十分必要。
第二,在开放教育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开放教育是面向群众的教育,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不对学习者的学历进行限制,这就意味着部分学习者可能会因为受教育程度有限在知识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直观化资源,给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提供有更多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深化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入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开放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特性。
最后,在开放教育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开放教育是面向群众的教育。在受教育者中,已经参加工作的群体占比相对较大,该群体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需求来合理规划时间,集中精力排除外界干扰,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
三、开放教育的现存问题
由前文可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就现阶段来看,开放教育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存在着欠缺和不足,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即便现阶段开放教育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甚至可以说在开放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开放教育的始终,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相对而言较为单一。开放教育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线上直播课程讲解配合在线作业发送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的,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并未充分凸显出来,甚至还会因隔着屏幕学习而使部分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问题,影响学习者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其次,在开放教育中,学习者的选择空间相对较小。学习者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学习需求来选择所学课程,但是,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采用同一套教学标准、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必然会产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者“吃不饱”,能力较弱的学习者“吃不好”的问题,以致真正通过开放教育受益的学习者十分有限,即教育针对性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开放教育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最后,在开放教育中,部分教育者往往忽略了激发学生兴趣。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采用的形式较为常规传统,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转移注意力,甚至无法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学习任务。此外,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直观化教学和面对面沟通,在开放教育中做好与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开放教育实施者与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流同样是相对较少的,不仅影响了开放教育的针对性,还导致了很多学习者的学习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在问题的不断堆砌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变得越来越多,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说,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沟通和交流中的优势未能体现出来,还需要作进一步调整。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一)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依据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来对开放教育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是提高开放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础。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是提高开放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径。通常,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进行优化和调整。
首先,做好基础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分析,为后续的因材施教提供信息参考和理论支持。这需要教育者在学期开始之前做好信息调查,了解不同学习者的受教育水平、从业经历、工作时间、年龄等基本情况,必要时可以发放调查问卷或通过简单测试的方式来明确学习者的素养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其次,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因材施教,即教育者可以在整合基本数据后,将学习者划分为基础层、普通层和提升层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发展需求设计简单、中等、困难等不同等级的教育资源,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其精准推送到学习者手中。在设计和完善基础层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所传授的内容为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同时教育者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确保学习者可以了解和掌握资源中的信息和知识。普通层教育内容需要在基础和核心知识的基础之上做好细节讲解,对内容进行完善和扩充。提升层教育资源则需要在普通层的基础之上做好相关领域的延伸,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要明确的是在开放教育中线上教学是主要平台,但是如果在线上课堂中分别传授普通层、基础层和提升层的教育内容,则很容易会让教育进程变得更加拖沓,从而浪费学习者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时则可以依托系统平台设计不同难度的线上教学体系,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以及系统推荐,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线上课程,由不同教育者在线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推动学习者更快更好地达到最近发展区。
(二)微课、慕课联动,丰富教育资源
微课、慕课教学是现阶段开放教育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两种教学方法。微课教学是通过五到十分钟的视频讲解就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习者抓住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而慕课教学则是通过线上直播课的方式来解决学习者的学习问题,展开知识讲解。以微课和慕课教学为基础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形式,能更好地开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开放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
首先,从微课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在设计微课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育体系,抓住重难点知识录制微课资源,并将微课资源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推送到学习者手中,从而促进学习者高质量学习。此外,为了使操作便利,还可以配合大数据检索技术对微课资源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学习者可以通过类别搜索或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搜索、浏览对应的微课资源,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习者的个性化问题和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从慕课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慕课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线上沟通交流的方法及时解答学习者的疑难问题,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帮助,但是因为开放教育是面向群众的教育,而不同学习者又会因为生活环境、工作习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其学习时间难以保障,所以在开展慕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录制慕课资源,不同学习者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采用回放的方式来学习相关课程,同时在慕课教学开展之前,还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发送通知,让学习者可以及时参与到慕课课程的学习当中。此外,为了解答学习者的疑难问题,可以将慕课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正课讲解,即在固定周期、固定时间开展慕课教学,在线上教学中讲解知识;另外一种则是答疑类慕课教学,学习者可以通过线上发送弹幕的方式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讲解,而这类答疑慕课资源则可以分设不同时间区,例如,每天早晚各设置一次,每个时段的慕课教学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主,如果没有学生提出问题则可以提前结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学习者的时间冲突。
最后,在丰富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搜索相应的试题资源、情境资源、案例资源等,学习者在学习结束以后可以通过解决案例问题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找到知识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应的微课和慕课视频资源进行巩固学习。此外,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PPT或案例、文献资料等,也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发送到用户端口,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资源借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三)加强沟通交流,实时引导
在开放教育中加强沟通交流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问题,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素养、能力的发展。然而,部分开放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渠道较为单一,多是以线上教学中的沟通交流为主,这就导致很多学习者的学习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可以丰富微课和慕课资源,在不同时间段开设线上教学来解决学习者的问题以外,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
首先,可以组建一个学习群,同专业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群来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此外,教育者也可以将相应的教育资源发送到学习群中,这样即便教育者无法及时回答问题,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群内资源调取、相互沟通、交流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其次,可以通过发布话题讨论的方式来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利用微博等进行话题讨论,让学习者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教育者可以做好资料收集整合,然后通过录制微课、设计教育PPT和线上答疑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避免反复讲解同一问题而浪费教育资源、延长问题解决周期。而对个性问题,则可以通过个人微信发送教育资源等方法解决,让每一个学习者的每一个学习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避免因问题堆积而影响学习者的后续学习。
最后,在沟通交流、实时引导,甚至资源的设计和整合的过程中,教育者都需要明确学习者有效掌握专业知识不仅取决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取决于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习惯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因此,在实时沟通交流、整合教育资源,以及完善微课、慕课设计的过程中,教育者也需要从这些维度来丰富开放教育的内容,并且搜索大量与之相关的教育案例,在传授知识技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和培育,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结语
开放教育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育更多专业性人才以及促进学习者的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开放教育中合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以更好地提高开放教育的教育质量。相关教育人员可以通过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微课、慕课联动,丰富教育资源,加强沟通交流,实时引导等多种方式来优化和调整开放教育,提升教育效果,从而达成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