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概念探问题,紧跟时代析语境
2024-10-24朱华华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既紧扣时代脉搏又充满思辨色彩的作文题目。首先,其时代性彰显无疑,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鲜活背景,精准捕捉了科技进步对当前社会生活与人们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引领考生深入关注科技发展,并思考如何与之和谐共处。其次,其思辨性极为突出,“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一开放性问题设计,巧妙激发了考生从思维方式演变、信息获取方式革新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再者,其教考衔接性体现充分,此题目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紧密呼应,不仅有效检验了考生的写作水平,更触发了新时代青年对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度思考,有力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审题误区
该作文题难度适中,但考生在写作时仍需警惕几个常见的思维误区。
误区一:核心概念辨析不力,导致逻辑起点混沌模糊。作文材料中“问题”一词出现了两次,但其在前句和后句中的具体所指是有区别的。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迅速得到解答的,可以变少;哪些问题则超出了其能力范围,不会变少;人工智能解答的问题等不等于解决了问题;以及使用人工智能可能会引发哪些新的问题……不少考生没有进行这些深思与追问,只是笼统地阐述为什么问题不会越来越少,因为旧的问题有了答案,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因为已知的圆周扩大,未知的边界也会随之扩大,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会不断递增等等。此类分析貌似有哲学相对论的高度,但其实缺乏对核心概念的辨析,则论证的起点难免混沌模糊。
误区二:材料语境理解不深,致使因由剖析流于浅表。作文材料已明确指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广泛普及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提问的主观意愿和提问所能带来的客观结果。部分考生在写作时,忽略这一语境前提,不能立足于这一具体的社会背景,没有将问题的多少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紧密结合,没有深入剖析问题的多少与现代科技的深层次逻辑联系,没有结合人工智能的特性及其解决问题的原理分析其优势与局限……则难以深入揭示人工智能很快给出答案的因由,难以挖掘人工智能可能会衍生更多问题的隐患,同样亦难以深度论述为什么我们的问题会(或不会)越来越少。
误区三:时代视域观照不足,使得应对策略缺乏自省。该作文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对如何在信息充斥的时代中高效地辨别与处理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并探索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如何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一些考生只是简单地罗列人工智能可以或无法解答的问题,而未能对当前人工智能普及的时代特点进行深刻洞察,未能就在科技的广泛应用中人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未能对网络原住民的青年一代在互联网的信息茧房中难以突围、自甘沉溺的现象进行自我反思,致使作文流于零碎的现象堆砌,而缺乏时代视域的观照,缺乏自我审查的意识,作文则难免肤浅而缺乏时代公民自我叩问的力量。
二、应对策略
为了避免审题误区,确保深刻领会作文材料的主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明晰“问题”之多元内涵,求解“是何”之困惑
常言说:议论说理,概念先行。概念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因此首先需明确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的内涵。互联网无疑展示了其惊人的能力,搜索引擎、智能助手、在线数据库等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使得寻求问题答案变得异常便捷。然而,这些被迅速解答的问题大多属于“术”的层面,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具体疑难。例如,学术研究中,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地协助我们整理文献;在医学领域,AI工具能够辅助疾病诊断;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建模分析复杂数据。此外,电子钱包、刷脸支付、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都是人工智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实例。
其次需明确互联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内涵。人类社会是复杂且多元的,那些涉及到“道”等更深层次的人文问题,则难以通过人工智能找到答案。例如,伦理道德、情绪处理、精神孤独、心灵隔阂、道德沦丧、社会不公、阶级矛盾、贫富差距、战争冲突、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深刻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出新视角,并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个人隐私泄露、信息茧房现象、算法偏见、就业结构变革等新时代的问题,也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和讨论。更进一步的,关于人类命运、人的价值、人的内心世界,诸如苏格拉底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将去往何处?”鲍勃·迪伦对人类的叩问“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的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等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或是如何爱人、如何提升幸福感等触及心灵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人类自己思考,自己寻找答案,即使问题永远无解,即使答案永远在风中飘扬,思考与寻找的过程也是人类自我反思的过程。
对策二:深挖“问题”之产生根源,剖析“为何”之缘由
为了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考生则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与现象的简单列举上,而需要进一步深入剖析为何科技进步并未导致问题减少的深层次原因。
因为人工智能擅长解决的是那些已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其高效性源于对大数据的深度搜索。然而,它只是能够迅速“检索”问题的答案,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与模式识别,使其在处理已知信息时表现出色。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对于那些仍在探索中、未有定论的问题,人工智能则显得无能为力。
而且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提供表层的、即时的答案,但在面对深层次的问题,诸如人文、哲学、心理等问题时,其局限性便显现出来。人工智能所给出的答案往往局限于知识性问题,而对于那些开放性的、复杂的、涉及价值观判断的问题,它很难给出满意的答复。这是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的情感、伦理、文化等深层次的内容,这些都是无法被简单地数据化或形式逻辑化的。
另外人工智能的普及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它可能导致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当我们习惯于依赖人工智能来寻找答案时,我们的思维可能会变得惰性,失去对知识和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感。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信息茧房”“娱乐至死”等伴生性问题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创造的虚拟世界,导致他们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社会深度思考的能力。
对策三:探寻“问题”之时代解法,破解“如何”之难题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如何走出“问题似乎变少”的困境呢?现代人要想突围,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与科技的关系,并持续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与探索精神。
首先,对已知答案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升对问题答案的理性辨析能力。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我们必须坚守人的主体性,以主人的姿态驾驭现代科技,而非成为其附庸。面对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和即时答案,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更不能因此丧失审辨判断的能力。应借鉴鲁迅的“拿来主义”态度,我们要主动运用自己的脑髓,放出独到的眼光,自己去选择、去判断、去取舍。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的海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答案所迷惑,从而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度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其次,对未知的领域,我们需要激发对问题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辅助而减少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欲。相反,我们应该站在这些科技巨人的肩膀上,将视线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向更广阔的未知世界发出追问。正如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所言:“我并不担心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我只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我们要警惕自己大脑的机械化,防止被科技喂养。因此,我们需要持续锻炼并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对问题的探索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尊贵与灵性的体现。
总体而言,面对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既要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也要保持对潜在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好奇探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仅避免被科技所束缚,更能借助其力量,拓宽我们的视野,达到更高的境界。
回顾新课标Ⅰ卷近几年的作文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对“本手·妙手·俗手”的探讨,到对“故事的力量”的挖掘,再到对“互联网时代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的深思,这些题目不仅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更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给予考生以极大的启发。它们指引着考生从夯实基础到勇于创新,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再到理性看待科技进步并思考如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保持对问题的敏锐洞察与探索欲望。这一系列命题无疑对考生的个人成长和思维提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在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命题,继续引领青少年在思考和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作者简介: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省、市中语会理事,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学科带头人。获粤港澳大湾区高考下水作文特等奖,省、市教学论文一等奖。发表论文、随笔80余篇,出版教学专著2部】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