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陕北说书传承人熊竹英

2024-10-24陈大力

曲艺 2024年10期
熊竹英

今年8月20日,国产第一部 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火爆全球。令人惊喜的是该游戏中推动情节发展的一段由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陕北说书传承人熊竹英演唱的陕北说书《黄风起兮》引发广泛关注,让无数人心潮澎湃,大为称赞。可见,这是一次曲艺与游戏巧妙结合的成功尝试。由此,笔者特邀陕北说书传承人熊竹英进行一次采访,请他聊一聊对这次陕北说书火出圈的感受与陕北说书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黑神话:悟空》制作公司是怎么联系上您的?

最初,是我给一部动画片做说书录音,他们听过这个录音以后觉得不错,所以通过那个动画片的录音老师联系上我。该游戏《黑神话:悟空》音乐团队的老师打电话给我,请我给录制一段陕北说书。

二、录音时,与音乐制作团队在对陕北说书的演绎上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我是在北京的一个录音棚里进行的录音,开始我拿到的唱词脚本就感觉不太适合说书,有点像念稿子的感觉,语句停顿和押韵部分不太适合唱。当时和我对接的老师就表示可以按我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来他们又提供了一版唱词,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他们表示只要脚本意思不变的情况可以随意修改。经过好几次的修改,最终形成现在的脚本。去北京录音之前,我还担心一天能否录制下来(因为是给游戏配音,还夹着道白,嗓子又不舒服),结果去了录音棚和负责该项工作的老师们沟通十分顺畅。当天,我的嗓子还是不太舒服,加上之前看脚本内容没有喜庆的因素,完全是沉下来的悲凉的故事,所以我跟负责对接的配音老师说我的音调是否可以低一点,高了可能不太好表达,嗓子可能会影响发挥。对接的配音老师立即表示可以,我们想要的效果就是要说得沉下来。我平时说书时用的是F调、升F调、G调,结果那一天说书用的就是说书从来没有用过的E调。在录音棚里录音时,我按照对每一段的理解,把传统陕北说书的曲调融入在句子里面,基本上就是以轻、慢、低沉的曲调,和我平时说书的高调、亮一亮自己嗓子的方式不同,与大家边聊天边录音的情况下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这录制远比我之前想象的难度要小很多。

三、您是如何理解和表演这段陕北说书《黄风起兮》呢?

《黑神话:悟空》音乐制作团队只给我发了第二篇章里无头僧(灵吉菩萨)唱的这一段和道白,当时我对这整个故事还不能理解,给我的唱词都是诉说事情,表达劝善的意思。我录音时就没有用欢快的节奏和激情演唱,那次嗓子不舒服的巧合与配音的结合才取得出乎意料的结果。

四、《黑神话:悟空》游戏在正式发售后,您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是否玩了这款游戏?对这段说书有什么看法?

我身边的朋友有玩这个游戏的,发信息反馈给我说游戏过程中猛然听到说书的声音就是熟悉的感觉,没有想到我能跟这么大的游戏制作公司合作。我自己不玩这款游戏,一是平时真没有时间玩游戏,二是自己没有玩游戏的爱好。目前,没有人对陕北说书《黄风起兮》的唱腔唱词提出意见。我近期在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很多年轻人成了我的粉丝,和我聊天时表达了他们在玩游戏过程中到第二篇章时看到荒凉的黄土高原、好多中国古建,听着我唱的这段书,唱腔一起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感觉陕北说书这门艺术放到这个情节一点儿没有违和感。

五、《黑神话:悟空》发售前后,有没有其他单位邀请您再现陕北说书《黄风起兮》的表演呢?

《黑神话:悟空》游戏没有正式发布前,我参加了早就邀请我的、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黑神话:悟空》线下主题音乐会全国巡演,我唱的就是这段《黄风起兮》。该游戏正式发布后,许多做游戏、做动漫的制作公司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给我发私信留言或打电话联系我,邀请我再次给游戏、动漫配音,到目前我还没有答应任何一家公司。我觉得现在得冷静一下,《黑神话:悟空》的火爆是其制作团队幕后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才达到这样的好效果。别的游戏制作公司找到我只是因为我唱的陕北说书火了,他们的游戏在制作过程中未必能涉及到陕北说书的内容,只是利用我现在的热度为他们的游戏进行宣传,所以很难得到好的效果。如果将来也有像《黑神话:悟空》游戏制作公司这样的制作力度,我还是很愿意再次为游戏进行配音、进行创新。线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榆林学院让我给学生们分享录制《黑神话:悟空》的前因后果的故事、一些公益性演出和小型商演都有表演这段陕北说书《黄风起兮》。总之,这款游戏火爆后,给我带来好多与之前相比没有过的演出场次。

六、面对当下陕北说书火热出圈的状况是否有预料?您有何感想?

我之前没有预料到这款游戏会这么火,陕北说书会出圈。其实,多年来我都是凭着自己对陕北说书的喜爱走到今天,我对传承上一直很担忧。现在大部分陕北说书的从艺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的陕北说书艺人很少,其中一些年轻人还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去以民歌的演唱方式唱上几段自己理解的陕北说书,其实他们并不会唱传统的陕北说书书目。在未来10年、20年、30年,可能陕北说书会变得四不像,不能传下来原汁原味陕北说书的大本子(书目)。但是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让我重新充满希望。陕北说书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横山说书是省级“非遗”项目。之前的非遗传承人是按资排辈来挑选,现在慢慢在改变以往的惯例,是以谁能带徒弟、谁能在社会上传得下去来评选。2022年,我就很荣幸入选了横山说书省级非遗传承人。此外,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相较之前还有传承经费,让艺人们有信心从艺、能养家糊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艺人们的生活问题,这也引起好多年轻人在慢慢加入陕北说书这个队伍。我带年轻的徒弟学习陕北说书,既教传统书目,也教当前流行的新书目,一步步慢慢来,争取把老前辈留下来的好多的经典书目传承给徒弟们,让他们学会。我收徒弟的标准就是德要过关,德要好了我再看是否有天赋;如果有这样的苗子,我会义务地教他陕北说书。我觉得,接下来自己想要做的就是把我会的陕北说书传下去。我相信,通过这次《黑神话:悟空》出圈,陕北说书广泛传播,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门艺术甚至学习它。

七、从《看今朝》陕北说书与评弹的融合创新到与大热IP《黑神话:悟空》的成功结合,作为其中参与者,请您谈谈传统曲艺在新时代如何创新以及在创作中是否遇到过挑战呢?

这几年,对我个人而言,做了陕北说书和其他艺术进行融合的创新方式,曲艺说唱《看今朝》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很多人的努力把南北两个曲种搬上舞台,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尝试过几次与常德丝弦、陕北民歌、Rap等艺术形式融合,每一次的创新都没有把完整的陕北说书本身进行修改,都是原汁原味的陕北说书跟其他艺术融合在一起,包括《黑神话:悟空》游戏中也是原汁原味的陕北说书唱腔,至于如何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协调便是创新。我曾经尝试过把曲风、曲调改得完全不像陕北说书,在演出后观众和专家的反馈是改后的陕北说书失去了原本的韵味。所以,我的理解是创新得守正,把原汁原味的陕北说书中的元素永远不要去掉,守住老本子(书目)再进行创新;如果守不住老本子,一味地去创新有可能会出现不好的效果。

在生活中,即便传统书目故事有意思,有时也会让观众不喜欢。在过去,红白喜事上基本没有陕北说书,现在在红白喜事上说书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陕北说书还能反映在政府部门的宣传上,如林业宣传、农业宣传、文化宣传、平安宣传、交通宣传等负责单位的有关部门人员会找到当地的艺人,让艺人用说书的方式进行创作去宣传。这就需要艺人们先得创作脚本,再进行表演,让观众喜欢的同时达到想要的效果。为了生存,艺人要融入社会当中进行创新,让观众更好地接受。有时,有宣传单位找我,邀请我创作一个节目。我想着要接地气,想办法把文本意思创作成小段儿,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但是往往主办单位不愿意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宣传,而是用标语、口号的方式进行宣传。这种标语式、口号式的宣传往往让观众不满意。我认为,为更好地进行政策宣传,编创故事是方式之一,比如交通宣传常说的“酒后驾驶酿悲剧”,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呈现宣传的目标,这比条条框框的标语式宣传更容易引起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之前,我参加的禁毒宣传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吸毒之后闹得家破人亡的惨痛后果,最后的节目效果很好。

八、您从事陕北说书三十余年,您自己如何理解陕北说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呢?

我的文化水平很浅,自初中毕业就从事陕北说书。我打小儿听说书,就感觉又好听又能学习到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大多传统书目体现了惩恶扬善的思想,起到高台教化的作用,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时候,十里八乡的人们会赶到庙会上围在一起听陕北说书,听完后大家会感觉很舒服。在那种不好的条件下,大家能听一场很有教育意义的说书,是一次文化的传播,彰显着老前辈留下来的民间艺术的魅力。说书人只要能守住自己的底线,就是一场正能量的传播,但是好多艺人被网络环境影响靠网络炒作去赚钱,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我从来没有进行直播打赏赚钱,一直坚持做自己的事、坚持走正路,只想把陕北说书传播下去。

九、您觉得陕北说书和其他地区的说书艺术不同之处在哪里?

我们的说唱形式和其他地方有不一样的地方,首先陕北说书是西北的曲风,是粗狂声音在吼着,鼻音重且前后鼻音不分的唱法,这是其他字正腔圆的地方很少有的。我们一唱起来陕北味就出来了,这恰恰就是我们当地的特色。陕北说书的曲调说得是“紧平慢快、喜怒哀乐”,尤其是到了紧和快的时候,观众能看到在舞台上陕北汉子很有激情的表演这一艺术,这种特点很显著。我们表演陕北说书时腿上打的那个甩板(耍板),右手弹三弦时戴在手上的“麻喳喳”(用一块布串起来几个小木片缠在右手上,弹弦时木片来回摆动响起来喳喳声,这个打击乐器的名称是“麻喳喳”。它既能有节奏感又能衬托住说书的单调的气氛,也能让艺人在表演时换一口气调整表演状态,还能让观众听着新颖,感觉很好玩),用的杏核拨子和其他曲艺表演形式都不一样。

通过这次与熊竹英老师的交谈,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他朴实、随和的性格和对曲艺坚定的热爱。曲艺发展至今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这期间起起伏伏,有些曲艺形式在不断发展,个别曲艺形式已濒临失传,愿陕北说书新人辈出,发展得越来越好,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门艺术蕴含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陈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