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最后的“托举”

2024-10-24李品鹏张全友

曲艺 2024年10期

今天给大家说的这段故事要从“一座城送别一个人”开始。一座城送别一个人?怎么回事?

话说今年的5月9日上午,寰宇凄冷,大地无声。被松柏环抱的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烈士陵园纪念广场上是庄严肃穆。

广场正中间安置了一个大型的悼念台。大屏幕上赫然写着:“新时代宁阳楷模”王龙安葬仪式。正中间挂着一张遗像,两侧挽联上写着:“真英雄何惧渡沧海,凡人身无愧立天地!”现场这洁白的花朵、黑色的挽幛都寄托着人们深深的哀思。整个宁阳社会各界人士都是自发赶到现场,为这位宁阳的英雄王龙送行。这正可谓是“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

有人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王龙又是何许人也?

这得从这场特殊送别仪式的6天前,也就是2024年5月3日说起。这天下午,就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西池村淄河河畔,这是鲁山脚下,淄河上游,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不少的游客在这儿驻足游玩。当然啦,也有一些小孩儿在河边上玩水嬉戏。

就在这工夫儿,一名6岁男孩不慎从浅水区落入深水区。孩子妈妈一看万分焦急,“咚”!她下河里去了。可是,孩子妈妈也不通水性。大人和小孩儿两个人瞬间陷入深水是拼命挣扎。呼喊声是声嘶力竭:“救命啊····救命!”

就在这万分危急时刻。人群里闪出一个人,此人是个帅小伙儿,中等身材,乌黑的头发,眉目清秀,元宝耳朵,戴个眼镜,文质彬彬,他就是王龙。此刻,王龙还领着他才4岁的小儿子,小孩儿胖乎乎的透着那么的可爱。

此时的王龙没工夫儿多想,满脑子就是下水救人。他把儿子交给旁人照看,自己是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岸边,落水男孩儿的父亲也跳入水中。落水妈妈很快获救了,而男孩儿还在水中拼命挣扎。情况十分危急,再多耽误一秒钟,孩子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王龙在水中奋力向孩子游去,“哗,哗,哗”,到了孩子跟前,用双手奋力将男孩托起。此刻,王龙用自己最后的那点儿力气双脚踩水,一边全力托举男孩,一边吃力地将口、鼻尽量露出水面奋力大喊:“快!快救孩子!”就这样,落水母子两人都获救了。但是,可惜可叹的是救人的王龙此刻已筋疲力尽、体力不支,沉入水里。这期间,有人拨打了救援电话。现场还有一位退役军人试图潜入水中将王龙救起,但由于水中淤积了不少泥沙,没有成功。随即赶来的救援人员将王龙救上岸,虽全力抢救,但已于事无补。

王龙在水中拼命救人时,他4岁的儿子就在岸边,孩子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但还是不停地大喊:“爸爸掉水里了!爸爸掉水里了!”当时距王龙下水救人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岸上已挤满了人。闻讯赶来的王龙妻子抱着年幼的儿子被挡在人群外,无法看到水里的情况,她无助地掩面哭泣:“他是怕水的啊!”

之后传来王龙牺牲的消息,王龙妻子始终不能接受丈夫牺牲的事实,她的脑海里仿佛又看见丈夫那灿烂的笑容···

看王龙,开颜笑;眉目俊秀面似桃!

家山东,宁阳县;青岛大学毕业学识高!

有爱心,知孝道;危难之际显英豪!

英雄赞,美名传;泰安英雄,一路走好!

在送别仪式现场,年幼的孩子问妈妈:“爸爸怎么了?他怎么不起来和我玩呀?”

王龙妻子含泪告诉孩子:“你爸爸睡着了,在梦里陪着我们。爸爸还说,小宝儿,你要听妈妈话。遇到困难,不要害怕,不要退缩,爸爸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嗯,请爸爸放心,我一定成为勇敢坚强的男子汉。我们拉钩。爸爸,我一定去梦里看您。”

一瞬间,在场人们泪如泉涌,无不动容。

王龙同志舍己救人的行为,充分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因此,山东省淄博市追授王龙“见义勇为模范”。被救者和家属感动得是泪流满面,十分内疚,一再表示,愿意把王龙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替王龙尽一份孝,替王龙为孩子尽一份责。

当时,王龙家乡宁阳县举办的“思想大解放 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全体参会人员为王龙同志默哀一分钟,向王龙表示深切的哀悼。在王龙骨灰安葬仪式上,王龙的妻子久久不愿离去。她带着无限的思念涓涓两行泪,一步一回头。王龙的母亲早已哭成“泪人”,哭喊着“我的好孩子·····”是呀!王龙他不仅是母亲的好孩子,是一位好丈夫,还是一位好父亲,他更是泰安的英雄,宁阳的骄傲!

点评:

英雄王龙的事迹符合评书“有人、有情、有事”的要素,值得书写和歌颂。

艺谚说:“唱戏要轴子,说书要扣子”,“扣子”即评书中的悬念。在这点上,此篇评书开门见山,提出设问:“一座城送别一个人?怎么回事?”迅速将观众(读者)的思绪抓住。

作者没有铺垫王龙一家三口来淄河旅游的事情,在回答开篇设问时直接从有儿童意外落水开笔,从而展开新的“扣子”,在一次次解“扣子”中发展情节。可以说是取舍精当,层次鲜明,脉络清晰,情景交融。动情之处是英雄妻子的一句话:“他是怕水的啊!”令人不忍卒读。“看王龙,开颜笑……”一段“赞赋”,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评书创作规律的熟悉,但词句略显“言不尽意”。“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是正常的一个创作规律,可在今后的演出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任何技巧都是为“剧情”服务的,而技巧中最上者乃真情实感!在这点上,《人生最后的“托举”》无疑是成功的!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更多的宣传中华优秀美德的新篇章。

(点评人: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耿柳)

(责任编辑/陈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