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月书影

2024-10-24

师道 2024年10期

朋友海标兄寄给我两箱很重的书,从2009年秋天到现在,他一直不间断地给我寄书,这是他第几次寄书,我已记不清。海标兄说:“里面有一本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很有意思,推荐你读一读。”于是,我拆开书箱,从里面翻出,从晚上十点读到半夜一点,读完一半,第二天下午接着读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是一口气读完。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是杨素秋写的非虚构作品,写作素材源自素秋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到政府挂职的经历,重点记录一座区级图书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杨素秋是大学老师,想更了解社会,于是选择去西安市碑林区挂职文旅局长一年。正好接手“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便和搭档小宁一起计划建设一座理想型的图书馆。建设过程却没有那么理想,首先馆址在地下室,没有自然光线,其次选书遇到冲突,素秋顶着压力,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自选书籍,甚至发动了几十个朋友一起来帮忙选好书。然而正是自选好书触犯了某些禁忌,但素秋绝不妥协。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素秋笔下真实生动的人。素秋写与她一起建馆的宁馆,一个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因为建馆付出了很多努力,承受了巨大压力,当开馆时面对记者提问忍不住一直哭;素秋写去府谷县图书馆,学习借鉴他们很多创新的做法,比如“你选书,我买单”的借阅模式,并结识多才多艺热心实诚的陈馆;素秋写把学生带进图书馆看书来缓解应试压力的高三老师朱妮娅,写连续带了七年高三喜欢读诗写诗的王彦明老师;素秋写创办自己的“巴学园”的读者潘月,她的视力几乎失明,还有盲人按摩店的读者杜斌,“他心里的大海,比我看见的更壮阔”;素秋写那个“斯文”的赵文,写美学教授王耘,写自由摄影师宋璐,写阅读树枝的王焓,他们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推荐了最好的书籍……

素秋最后写了在川西的藏区草原上建造唯一图书馆的喇嘛久美,久美凭一己之力自费创办公益图书馆,并为读书的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素秋带着孩子去拜访久美和他的图书馆,素秋的孩子问久美:“人为什么要善良?”久美从宗教层面给孩子解释,我想久美、素秋和素秋的朋友们所做的善行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释。

“师生都在安静工作,不说话。几匹小马在草间玩耍,用鼻子去蹭对方的肚皮,像是挠痒痒。雪山融水,溪流并不宽阔,两岸即便低矮的植被也在努力地吸收水分,卑微平凡的生命就这样在生长、繁殖、修复。她感到极度地宁静与愉悦。手持标本时,她突然有了冥想的感觉。周围的云雾似乎隐去,她只关注手上正在测的东西,不去想这件事情要多久才能结束。只是去测,去测。”做野外科研的王焓,在全无人烟的贡嘎山西坡,全身心完成手上的工作,并感受到宁静和愉悦。素秋写得如此动容,恐怕这也和创办图书馆的心路历程一样。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打动我的不仅仅是素秋的书写,更是她的书写触发了我的回忆。世上总有一些纯粹的人在做着和素秋同样的事情。我和海标兄的友谊缘于“立人”乡村图书馆。“立人”的创办人英强兄创建民间公益图书馆的过程更加艰难、传奇。尽管图书馆已经消失,但里面的人和故事就像一帧帧电影画面那样清晰明亮。而我曾经也创办过一间很小的公益图书室——“一盏灯”,海标兄是第一个捐书捐款的公益人。这间小小的图书室坚持了十年,因我的工作调动,2019年7月,这间图书室关门尘封。

而我关于“立人”“一盏灯”的记忆在阅读这本书时,像秋日的落叶,在我脑海中纷飞起来。

(撰稿人:广东兴宁市齐昌中学 温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