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李玉贵老师上课

2024-10-24尹红艳

师道 2024年10期

2017年11月,我曾有幸听过李玉贵老师的一节绘本阅读课,讲的是《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这是一本无字绘本,记录了一个乡村从1953年到1972年之间的变化。整堂课,李老师语速平缓,声音轻柔,她带领着孩子们一幅一幅地观察图片,静静地比较,慢慢地发现,在引导与鼓励中,引发孩子们思考:乡村是怎样不见的?

如今7年过去了,当时的很多画面还记忆犹新,李老师的很多话语还常常在我的耳畔回响。

“老师在忙是为了谁?”——要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

那天开课不久,李老师在给孩子们找图片。大概因为图片太多,她找了好一会儿还没有从讲台后面走出来。孩子们有些不耐烦,开始躁动起来。这时,李老师探出头来,用她那温和的声音对大家说:“老师在忙是为了谁?所以大家应该耐心地、平静地等我是不是?不然我会着急的。”她的话里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是那么轻柔,又那么有力,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一个个都端正地坐着,耐心地等待,直到李老师走出来。

我不由为李老师的处理深深折服。如果是我们会怎么处理?被孩子们的情绪带动,着急忙慌找图片?那样一来,可能会忙中出错,或者越急越找不到,耽误更长时间。或者,生气地批评孩子们不守纪律、没有耐心?那样一来,自己带着怨气,孩子们不服气,又如何继续接下来的学习?因不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火而一语不发?那样一来,孩子们可能更加聒噪,进一步影响我们的情绪。

李老师的处理就不一样了。首先,她的态度很温和,语气很柔和,说的话易于被人接受;其次,她提出了两个问题:“老师在忙是为了谁?所以大家应该耐心地、平静地等我是不是?”这两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让孩子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激发了他们的自我修正意识。最后,她的一句“不然我会着急的”既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提醒孩子们关注老师的感受,同时化解了前面委婉的批评给孩子们带来的不适。三句话,不着痕迹地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

课后,李老师在谈到自己的设计时说:“课堂上一定要先有存在感。”我们在这堂课上还听到了这样的句子:“能不能跟老师一样一直去关心还没有说的同学、还没有机会说的同学?”“不要把你的答案告诉别人,那样会阻断他的思考。”李老师用这样的话告诉孩子们,我们要关注课堂上每一个人的存在,有存在才有参与,有互动,有交融,有碰撞,才能进步。

“很好,你们在非常小声地讨论。”——倾听是建立关系的基础

“嗯,很好,你们在非常小声地讨论。”课堂上,我们有没有这样肯定过孩子?

“好的班级是老师讲话越来越小声,而不是越来越大声。”我们有没有这样告诉过孩子?

“听别人的思路非常重要,因为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思路了。”我们有没有这样教给孩子倾听?

李玉贵老师这样做了。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用高音量和麦克风控制课堂?用纪律和惩罚恐吓孩子?用物质奖励讨好孩子?尽管用了这么多手段,我们还是常常感慨孩子们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难管。为什么?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教过孩子们倾听。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回答问题时稍有“卡壳”,马上就会有如林的小手举起来,完全无视正在回答的同学是否回答完毕;我们可以看到,老师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孩子们却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我们还可以看到,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孩子们却在东张西望或窃窃私语。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回答问题稍有停顿,老师就会好心地为他寻求帮助,“谁能帮帮他”;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回答稍稍偏离老师的预设,老师就会善意地提醒,“你再好好想想”,然后示意孩子坐下;我们还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刚开始,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们汇报,全然不顾孩子们的讨论进度。

老师们自己都没学会倾听,又怎么能教给孩子们倾听的意识和习惯?老师们自己都不愿意倾听,又怎么能抱怨孩子们越来越难管呢?

李玉贵老师说:“倾听是建立关系的基础。”因为只有用心倾听,我们才能听到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要表达的意思,才能从别人的表达里听出自己的不懂和不足,从而修正自己的意见,才能了解别人的思考,丰富、促进自己的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倾听别人的想法,让每个人安心说话。”李玉贵老师这样说。

“老师不要你举手”——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老师不要你举手”,上课的时候,你这样跟学生说过吗?你敢跟学生这么说吗?

有的老师可能要说,学生不举手,我怎么知道他们听懂了没有?学生不举手,师生还怎么互动?学生不举手,我的课怎么上下去?

的确,有很多老师的教学进程需要举手的学生来推动,他们课堂的精彩往往体现在师生我问你答、你来我往之间,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充分展现教师高妙的预设能力和学生默契的配合。在这样的教学中,举手的学生至关重要,他们不仅会认真倾听,迅速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而且还善于捕捉老师问题中的关键点,迅速给出老师想要的反应和答案,从而推动教学的进行。可以说,我们的很多教学就是仰赖着这为数不多的聪明学生得以顺利进行的。

这些举手的孩子本来就是一群优秀的孩子,一群爱表现、善表现的孩子。课堂上通过配合老师,他们获得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机会,可以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还可以自由地展现自我的风采。渐渐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他们就会不断得到锻炼,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教室里除了老师和这一小部分的孩子,还有一大批并不热衷表现的普普通通的孩子。也许,他们的反应没有那般敏捷,他们的表现欲也没有那么强烈,他们思考的速度会慢一些,表达的准确性会弱一些,但是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如果老师不能关注他们,只是一味地想要借助孩子们的反应尽快完成教学流程,就会忽视这部分孩子的需求,长此以往,这部分孩子将会失去学习和思考的动力,沦为课堂的“观众”。

李玉贵老师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有没有举手真的没有关系,因为“我要看到你思维的进展”“因为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想好怎么跟别人说也是需要时间的”。

佐藤学说:“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追求自己教学流程的顺利,而应该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思维的差异,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平等的机会。

“我关注到你了”——视线跟随与思考是很重要的

课堂上,一个女同学正在回答李老师的问题,她的语言断断续续,但可以看得出来,她正在积极地思考。这时,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听,背对着她的两个同学甚至转过身来,仰着头专注地看着她,但有三个男同学明显有些不耐烦,开始晃动自己的身体,东张西望。

待到这位女同学回答完毕,落座以后,李老师说了一段比较长的话。她说:“李老师非常感动。刚刚回答问题的这位同学是不是有点支支吾吾,有点断断续续?这是思考最标准的状态,我们在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断断续续的,表达起来就是支支吾吾的。这两个同学,他们转身、注视,用一种关怀的眼神看着回答问题的同学,让李老师非常感动。但是有三个同学的脚开始摇晃,手开始动,表现得很不耐烦。当别人还没有快速地说出他/她的思考以前,我们要更诚恳地倾听。”

李老师用这段话清晰地向全班同学表示:“我关注到你了!”

她告诉回答问题的同学:虽然你的回答断断续续,说话支支吾吾,但是我要告诉你,那是因为你在思考!发言不流利没有关系,只要你在思考,因为思维的进展远比语言的组织重要!

她告诉专注倾听发言的同学:你们认真的态度我关注到了,我为你们对同学的尊重和体谅感动!当别人的发言不顺畅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关怀!

她告诉那三个不耐烦的同学:别以为你们的表现我没关注到,你们不愿意听她发言,因为她说得太久了。你们不太懂得尊重他人哦!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用这样一段话告诉全班同学:你们所有人都在我的眼里!我关注你们每一个人!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还要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

看似不经意的一段话,语速不疾不徐,声调不高不低,态度不急不怒,语气却坚决笃定,让人不得不服。事实上,李老师说完这段话以后,很多孩子自觉调整了坐姿,挺直了脊背,那三个不耐烦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看似简单的一段话,体现的是李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正因为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里,她才能感受到回答问题的同学背后思考的不易,才能捕捉到那两个专注倾听的同学眼中的关怀,才能觉察到那三个不耐烦的同学躁动不安背后的心理,才能冷静地陈述自己看到的现象,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动,平静地提出自己的希望。相信每一个听了这段话的学生都会懂得:课堂上任何时候,他们都在老师的关注中;任何时候,都应该关注身边的人。

反观我们自己,一直呼唤着“面向全体”,呼唤着“教育公平”,呼唤着“以人为本”,可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我们的关注还只停留在自己教学流程的顺畅上,停留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上,停留在课堂的热闹表象上,停留在追求我们自己的精彩呈现上,而忽视了对孩子们思维品质的培养,忽视了人性关怀和价值构建。李玉贵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面向全体”和“以人为本”应该落实在课堂上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中。

“说什么都可以”——每个人的思考都很珍贵

“说什么都可以”,课堂上,真是如此?当然,只要是你的思考,说什么都可以。这是李玉贵老师给学生的鼓励。

短短一节课的时间,这样的鼓励很多:“我刚刚讲的话你听不太懂是不是?我告诉你,其实课堂上很多时候,大家都听不懂。”“高深的学问很难一次听懂。”“听不懂没有关系,我们经常是自己模糊地感觉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词汇,然后去懂得是什么意思。”

课堂,就是一个学习新知的场所。新知的获得都需要经历接受、消化、吸收、巩固、强化的过程,才能达致最后的熟知、掌握及灵活运用。不同的学生接受新知的过程各不相同,听不懂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新知的必由过程,所有的学生都是经由不懂、稍懂才达到懂得的,可以说,听不懂是听课时最正常的状态,也是大多数人的状态。

可现实中,我们很多老师都感觉自己能点石成金,希望学生都能一点即通。当学生表现出听不懂的状态时,我们不是反思自己是否已经讲清楚,是否了解学生的已知和认知规律,而是一味责怪学生“笨”“难教”,却忘了学生正是因为未知才需要学习,忘了学生不懂才是正常反应。李老师的话提醒了我们,也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老师对学生不断的鼓励正是学生对新知由

模糊到清晰的最好推动力。

“就是很难才需要动脑啊!”

“我真的很感动,这样把想法一点一滴地挤出来,这是你思维的进展和进步。”

“别人举手了你不要就停止了,你自己的思考是最珍贵的。想不出来有什么关系?关键是你真的去观察、比对了,你真的有发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新的知识从不懂到懂得,需要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那就是思考。不管是在调动旧知与新知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渐渐理解新知,还是在听取了他人的思考以后慢慢丰富、厘清自己的思考,都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获得思维的进步,但这进步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由于知识储备、学习品质、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人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也会不一样,甚至截然不同。如果大家都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表达出来,或许会产生观点的冲突,思维的碰撞,在冲突和碰撞之中,我们往往就能看到自己视域的狭窄,看到自己思维的偏失或局限,从而去修正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思维。所以李老师才说,“说什么都可以”“什么观点都是好的”。她告诉我们,老师对学生的不断肯定和鼓励,正是推动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最大动力,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兴围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