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
2024-10-23徐若璠
摘 要 深化产教融合是实现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新金融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尚未有效构建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动力机制,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存在诸多困难。为此,文章分析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主体的内驱动力及制约因素,提出构建动力机制的有效策略,以期深化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教融合。
关键词 产教融合;内驱动力;制约因素;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6.010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U Ruof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Investment,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to cultivate new financial talents and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o this end,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s and constraining factors of the participating entitie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propo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 driving mechanism, in order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rnal driving force; restrictive factors; power mechanism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而财经类院校是培育金融人才的中坚力量,在金融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高水平财经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目前国内金融行业人才数量不断增长,金融行业人才整体供大于求,直接导致金融行业用人标准普遍提升。因此,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才能赢得金融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优势。然而长期以来,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参与各方主体缺乏足够的动力仍存在“两张皮”或半途而废的问题。因此,构建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是解决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融而不和问题的根本方法。
1 文献综述
产教融合的概念自被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研究初期,产教融合仅被视为高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达成的合作,而如今的产教融合早已超越校企合作的范畴,成为教育连接教育系统与行业、企业等系统间互动发展的纽带[1]。二是关于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产教融合主体推进产教融合的动力往往不一致,政府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是发挥其政府职能[2],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3]。三是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王向红指出政府部门作为产教融合的指导者,尚未充分发挥其效能[4],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能不足主要是由于收益无法抵消投资成本[5],而院校虽然是产教融合的利益既得者,但受对产教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其参与产教融合的能力受限[6]。
综上所述,现有关于产教融合的研究相对粗浅,研究主要集中在产教融合的内涵、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而在金融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激活产教融合所涉主体的内在动力、如何构建动力机制、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变革是当前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所涉主体的内驱动力及制约因素
2.1 政府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动力及制约因素
政府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动力在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新财经人才,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职能,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目标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岗位[7],然而随着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对传统金融岗位的需求也在减少,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愈加困难。针对上述人才需求错配的问题,政府亟须通过宏观政策引导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金融行业转型紧密结合[3]。
然而,地方政府并未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产教融合政策供给不完善且落地性差。产教融合涉及教育、财税、科技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但政府发挥的主导性不足使得当前的产教融合未能形成有效的利益耦合机制[8]。此外,在政策落实方面,由于现有的产教融合政策多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指导,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细则时出现了政策落地难等情况。二是有关产教融合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目前还没有颁布针对产教融合的专项法,导致产教融合实践欠缺法律依据。三是监督评价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缺乏制度约束,产教融合所涉主体存在中途退出的风险。
2.2 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动力及制约因素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任何企业行为背后的核心价值诉求都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动力在于通过产教融合,紧握人才质量、技术创新水平、企业品牌形象等抓手,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金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新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实现人才战略目标。伴随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传统金融岗位的人才需求不断缩减,而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复合型“新金融”人才大量短缺。金融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将金融行业的需求和标准融入教学过程,有效填补复合型“新金融”人才缺口。二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有效促进财经类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这不仅发挥了院校科研成果的应用性,也有利于增强金融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然而,现行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践的收益还不能满足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诉求,金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金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结果可能是与院校协同培育的金融人才最终没有服务于企业,投资成本与收益间的差距会削弱金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9]。二是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质量难以保证。金融企业亟须新人才和新技术的支持以应对金融行业的创新变革,但高技术含量的专业人才多集中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财经类高校,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金融企业输送的金融人才、提供的技术服务质量有限[10]。三是缺少经费和政策支持。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涉及大量的成本投入,因此希望政府在财政拨款和财税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但是,目前国家针对产教融合制定的政府拨款制度还不完善,难以分担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
2.3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动力及制约因素
近些年由于财经类专业大规模招生,财经类人才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此外,随着金融行业的转型,各类金融机构亟须复合型“新金融”人才。然而财经类本科院校更侧重于对学生传统金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新技术的培养,金融人才供求的错配不仅导致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愈发困难,也制约了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11]。因此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动力在于通过产教融合,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从现实来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技术、设备、服务等方面的供给能力相较于其他高水平财经类高校存在不足。目前已有学者将国内财经类高校划分成三大梯队[10]。而处在第三梯队的地方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经费、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科研水平等教学资源上相较于其他高水平财经类高校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导致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向金融行业提供的人才、研究成果等质量不高,金融机构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也随之减弱。二是高等教育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充足的生源导致高校即使不参与产教融合也能够生存和发展,高校缺乏忧患意识,严重制约了其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
3 构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路径
3.1 优化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资源配置,提升供给能力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的拥有量和配置情况的影响。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在生源、师资队伍、经费等资源的拥有量和配置上与其他高水平财经类院校差距明显,导致其难以向金融行业输送高水平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优化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配置,提升其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一是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和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高水平财经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其专业设置应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从而有效对接地方产业链。二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普遍是毕业后直接在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必要的行业实践经历,不利于学生获取金融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往往难以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因此,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广泛的挂职锻炼机会,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为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3.2 完善产教融合相关法律与制度框架,推进政策落地
目前关于产教融合的指导性文件普遍过于宽泛、落地性差、缺乏刚性约束力,因此需要完善产教融合法律与制度框架。首先要明确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职责。为了强化参与主体的职责,可在借鉴国外产教融合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地方政府与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责范围,规范政府的权力边界,调动学校及金融机构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中的积极性。其次要颁布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所有出台的相应政策都能够落实,提升政策的执行效果。最后,应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产教融合参与主体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等内容。
3.3 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保障所需经费
产教融合是涉及多方主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参与产教融合的金融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部门给予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严重影响了金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而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以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建立产教融合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地方政府要在预算中明确每年产教融合项目投入资金的比例,督促落实该项资金用于产教融合项目的建设。二是建立产教融合融资机制,地方政府可借助金融资本作为推动产教融合的催化剂,同时将提供产教融合项目融资支持的金融机构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基金项目:2022年河北金融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构建地方应用型财经类高校产教融合新生态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基于生态理论”(CXCY202203)。
参考文献
[1] 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81-87.
[2] 郝天聪,石伟平.从松散联结到实体嵌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研究,2019,40(7):102-110.
[3] 杨勇军,杨新荣.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24(4):92-97.
[4] 王向红.立地式研发: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98-101.
[5] 任延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效能提升路径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4(2):36-44.
[6] 刘宝.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合法性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45-52.
[7] 陈果静.金融与科技加快深度融合[N].经济日报,2022-01-07(07).
[8] 周红,张玮.思政教育与智能建造专业教学融合的思路探析[J].吉林教育,2023(5):35-37.
[9] 沈璐,李莹.产教深度融合下职教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1):92-98.
[10] 赵培红.习近平经济思想在财经类院校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23(3):25-34.
[11] 朱书琦.产教融合视域下新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2024,23(4):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