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辉:智能网联的价值与痛点

2024-10-22

信息化建设 2024年8期

对接会上,新奇点智能科技集团总裁张辉以“智能网联的价值与痛点”为题作主旨演讲

智能网联自主系统:个体智能与体系智能

智能网联自主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机器人三个领域,都是万亿级别。智能网联的终端首先具有强大的个体智能。如自动驾驶车辆的自主感知、决策、执行能力;无人机可以自主飞行,并完成特定任务及协同任务;机器人可以智能控制、自主决策,并应用于特定领域。去年底,四部委开展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就是由车企牵头推动个体智能达到L3/L4级别。

智能网联自主系统还需要强大的体系智能:在通信网络和安全网络下,通过大模型训练、算力中心、运营机制、安全监管等赋予终端云脑智能(目前这些是标配),通过示范学习、仿真训练、技能开发等赋予终端个体增强,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赋予终端群体增强。体系智能如何赋能个体智能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和机遇。今年五部委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就是由城市牵头,验证体系智能,从运营、法规、商业模式等方面使智能网联车路云形成商业模式,完成商业闭环。

个体智能与体系智能的匹配:以私家车和运营车辆为例

私家车(乘用车)

L0—L2等级的私家车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个体智能)处理90%的问题,剩余10%的问题则由交管部门提供信控、绿波诱导(体系智能)处理,个体智能和体系智能直接通过导航软件进行匹配链接。L3以上等级的私家车一旦进入自动驾驶模式,个体智能和体系智能通过上行下行2个途径匹配:一是实时数据上报,每秒上报一次车的行驶状况和诉求;二是自动导航,赋予了多颗粒导航、路径规划、交通诱导、商业保险等体系智能。此时个体智能和体系智能的匹配度为80%和20%。

私家车(乘用车)L3的实质是L2与L4的切换(驾驶责任主体的切换),在高架快速路、AVP、高速公路三个场景下,私家车将从L2人工驾驶模式切换至L4自动驾驶模式,在路况复杂的城市地面道路上,私家车保持L2即可。

运营车辆

运营车辆可以分为两类,公共服务类(包括公交、环卫、巡逻等)和商业服务类(包括出租、快递物流等)。除了车辆制造方(车辆改造方)之外,又新增了车辆运营方(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营主体)和路云投资建设方两个主体,三方商业闭环比较复杂,因此“车路云一体化”需要通过试点来逐步明确疏通三方商业模式、运营分配、责任主体等。

运营车辆L4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个体智能,车型碎片化且自动驾驶性能参差不齐、个体智能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高、个体智能使用体系智能数据缺乏标准化等;二是体系智能,路云建设的投资回报不明确、社会投资吸引力不足,下发数据价值不清晰等;三是运营模式,目前成熟的运营模式局限于矿山港区等半封闭场景,无人出租真正要实现商业价值估计需达L5等级、无人重卡干线物流遥不可及、缺乏相应自动驾驶运营保险等。

未来,一是希望私家车L3尽快实现规模量产(十万量级以上),给予普通民众获得感。以AVP、高架快速、高速公路为L3的切入点,建议浙江全省范围提供规模化应用场景。二是围绕运营车辆从公共服务类和短途物流应用切入,建议政府引导补贴。三是通过试点运营,制定个体智能使用体系智能数据的标准规范,包括内容、置信度、颗粒度、数据格式等,指导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形成商业闭环。

(本文由浙江数字经济百人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