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人才培养与吸引机制研究
2024-10-22吴作栋申加宁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快速稳定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引进与支持。产业园区引进人才要从工作细节入手,从政策制定、环境支持、人才技能、校企合作等方面全方位考虑,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为产业园区在未来发展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加速落地。比如,“数据二十条”的制定,旨在增强政府部门间对公共数据统筹管理的能力,同时提升数据在共享、交换和应用层面的数量和质量,进而促进公共数据的流通和经济社会价值。
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市场规模迎来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2022年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其中,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维持稳定的二八比例,数字产业化规模约为9.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约为41.0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培养和吸引相关人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在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企业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涉及从基础高等教育到高端人才培养再到高端人才利用等各个环节。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相关工作尤为注重事件平台的建立和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为此,在产业园区内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和科学实验室,通过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为高校学生以及社会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工作实践环境。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国际经济合作区)为例,其先后接待涉外使团50余批、3000余人,举办承办各类国际活动100余个,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一期、中德应用技术学校顺利启用,申建中德工业大学,青岛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获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青岛自贸片区首家德国独资教育公司艾瑞莱茵项目签约落户,德国前驻华大使葛策先生年内两次到访园区并给予高度评价。
然而,尽管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产业园区的人才培养以及引进工作依然存在着多项问题和挑战。首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匹配度低的情况,不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使得部分人才很难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其次,产业园区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简单,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使得高端人才在执行具体工作时,面对交叉类工作很难满足相应需求。最后,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由于环境建设、人才使用及行业发展问题,部分优秀人才存在流失的情况。缺少高端人才的支持,不仅严重影响产业园区的健康稳定发展,并且将造成产业园区整体竞争力严重下降。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对于人才的特殊要求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顾名思义是以数字经济为主VRX7678fbE6hX2cfuhQtq1E7SVwdcdFnO7bWVW/QoF8=导方向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不仅对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对于人才有着明确的专业方向性要求。首先,产业园区的人才必须拥有极强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基础类技术技能和高端类技术技能。基础类技术技能要求相关人才要精通各种线上自动化办公软件以及数字化工具,比如网上办公系统、线上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和使用;高端类技术技能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技能。
除此之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对于相关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因为人才创新思维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具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飞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要求人才具备极强的工作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包括能够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为产业园区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加强人才培养与吸引机制的策略
加强教育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
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应不断加强教育合作工作,与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共建的形式吸引人才的加入。首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学校与数字经济园区内的企业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共建关系,依托优势资源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其次,定期开展跨学科教育合作。数字经济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与研究机构开展跨学科的教育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和培养方案,借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
增加实习项目吸引高素质人才
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人才,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应该进一步增加实习项目,为学生和人才提供稳定的工作实践机会,让相关人才能够通过实习项目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技能提升。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强有力政策支持下,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到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中去。国有企业作为新时代下新型基建的主力军,积极参与建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为引领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以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因此,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应不断加强与企业及高校的合作,增加实习项目吸引高素质人才。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可以与高校和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和实施实习项目。此类实习项目应该紧密结合产业园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确保实习内容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紧密相关。比如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与企业深度合作,目前已与70家数字经济领域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约44亿元。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快速稳定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引进与支持。产业园区引进人才要从工作细节入手,从政策制定、环境支持、人才技能、校企合作等方面全方位考虑,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为产业园区在未来发展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作栋单位:青岛西海岸投资促进有限公司集成电路分公司,作者申加宁单位:中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