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畜胎衣不下的辨证施治

2024-10-22柳永全李红柳光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10期

摘要:奶畜胎衣不下,是家畜产科中的常见病。胎儿娩出后,一般牛为4~6 h,羊为0.5~4 h不能正常排出的为胎衣不下,以中医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分类,根据证候所在,进行辨证施治,通过分析病情,拟定治疗原则,促使胎衣滞留时间显著缩短,并且预后效果也明显,解除胎衣不下症的威胁。

关键词:奶畜;胎衣不下;辨证施治

造成母畜胎衣不下的原因甚多,或因产前孕畜运动不足和劳役过重,身体瘦弱,元气不足;或因母畜气虚血少,血少则干枯,胎衣粘连于子宫;或因子宫过大,如双胎、羊水过多等,使子宫收缩无力,致使胎衣不能顺利排出。临床上常常因治疗不当,重的酿成脓毒症危及生命,轻者转化成恶露不尽症、白带症(慢性子宫炎),造成繁殖障碍甚至淘汰。归结以上所述,造成母畜胎衣不下的原因,以中兽医的立方治则,可分为气虚型、血瘀型、寒凝型和毒热伤胞型。根据奶畜胎衣不下症的临床症状和产前的饲养管理情况,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剂,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于后。

1 临床病例采集

1)病例:主要依自然发病的奶牛、奶山羊。临床共收治奶牛65例,其中2.5~3岁者8例,4~5岁者18例,6~7岁者39例。初产牛8例,经产牛57例,其中产1~2胎次者8例,3~4胎次者11例,5~6胎次者45例,双胞胎1例。共收治奶山羊131例,其中1~2岁者17例,3~4岁者38例,5~6岁者74例,7岁者2例。初产羊17例,经产羊114例,其中产1~2胎的12例,3胎的70例,4胎的48例,6胎的1例。

2)诊断标准:奶牛在分娩后超过12 h以上,奶山羊分娩后超过6 h以上不能自行排出胎衣。

2 试验方法

将以往治疗中的病例,按西药促胎衣排出药物和手术剥离进行处理的,作为对照组;以病因病机分类辨证及其用药物进行处理的,作为试验组。实验组按不同归类及组别,服药一剂,最多二剂。以第一次进药时间计算胎衣的排出时间观察效果。

3 病因病机

1)气虚。眼结膜、口色苍白,精神沉郁, 母畜素体虚弱,疲怠不堪,腹部弛缓,呼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营养欠佳,元气不足,或产程过长,机体疲乏,以致胞宫松弛、收缩不良。

2)血瘀。胞宫因胃肠等内脏挤压、外物的撞击或惊恐、惊吓等原因而使瘀血阻滞胞脉,胞宫功能紊乱造成失调,胎衣滞留。

3)寒凝。四肢居于腹下,努责不安,回头顾腹,有时现呕吐之状,口流涎,舌色淡,苔白润,脉沉弦。产期感受寒邪,致使气血凝滞熟化不良而胎衣不下。

4)毒热伤胞。因感受外毒、瘟疫及其他热邪伤其胞络,使胎衣黏附宫壁,如布鲁氏菌病等而难以排下。

4 辨证施治及方药

1)气虚

①临床症状:高产、老龄及体质虚弱的母畜多发,娩出胎儿后,胎衣不能按时排出,神态倦怠,食欲不振或停止,行立不稳,心悸气短,触之后腹有块而不硬不痛,微胀,阴道内流出污血,呈淡红色,有腥臭之味,舌淡苔薄,脉细而无力。

②辨证:素体虚弱,营养欠佳,产程长而耗伤气血,故阳气虚不能摄血而阴道流较多的淡红色血水,胎衣滞留,后腹其块不硬不痛,心血亏耗、不荣头舌,而舌淡苔薄及步态不稳,中阳虚衰,故而心气短、脉细弱而无力,均属气血虚之象。

③治则及方药:当以活血、理气、补虚为治,行瘀为则。宜用加味生化汤服之,当归、党参、炙黄芪、川芎、炒桃仁、炮姜炭、益母草、牛膝、炙甘草,水煎3次分2次灌服。

④方义:当归、党参、黄芪补气养血,炮姜、炙甘草温脾而助化源,川芎、桃仁、益母草祛瘀生新,牛膝补肾壮腰而引滞外行。相互配合,补中有行,能生能化,气血充盈加之倍用益母草、牛膝能增强胞宫气机,加速排出胎衣。

2)血瘀

①临床症状:胎衣不下,腹痛(呻吟、磨牙或鸣叫),后腹内有硬块拒按,血水排量少、色黯,有的腹围增,纳食不振或废绝,精神不安或踢腹,舌质紫黯,脉弦涩有力。

②辨证:腹痛,血水排量少,后腹内有硬块而拒按,示之胞宫瘀血停聚,气机不扬扰击它脏而纳食不振,舌紫色黯,脉弦涩有力,旨为瘀血阻滞证候。

③治则及方药:以活血化瘀、健脾理气为则。方用送胞汤合散结定疼汤加减,当归、川芎、益母草、乳香、没药、丹皮、炒芥穗、麝香(或用木香,均研末)、桃仁(研末)、山楂、炒蒲黄(各冲)、炒五灵脂(研末)、牛膝,水煎3次取汁冲药末分2次灌服。

④方义:当归、川芎,补血养阴,益母草、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桃仁活血化瘀,山楂健脾消血滞,麝香(木香)行气消胀,芥穗、丹皮去火除腐,牛膝引通。

3)寒凝

①临床症状:胎衣不下,努责不安,回头观腹,腹部冷痛,后腹按压有硬块,阴道血水排量少而色黯红,精神不安或不振,呻吟磨牙,口鼻耳发凉,口吐食水或唾沫,有时现呕吐之状,口色青舌苔薄白,脉沉涩。

②辨证:常发于严寒或阴冷时节,产时感受寒邪,寒凝血结,故胎衣不下,腹痛冷聚,故血水排量少和按之有硬块,口鼻耳发凉,吐食垂涎,口青舌白皆为中寒上逆之故,中阳受阻,血流不畅、脉沉涩均系寒凝血瘀之候。

③治则及方药: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则。方用黑神散加味,熟地、当归、炒白芍、川芎、生蒲黄、川牛膝、炮姜、肉桂、炙甘草,水煎3次,黄酒为引,分2次灌服。外治亦可热敷后腹。

④方义:姜桂温经散通血脉,当归、熟地、白芍养血和血,川芎、蒲黄合益母草活血化瘀,黄酒可引药速达,牛膝引瘀下行。

4)毒热伤胞

①临床症状:多发生于异常的胎产(中毒、流产、早产、死胎及疫病等),或暑热内伤,临床可见发热、口赤舌燥,粪干尿赤,食欲减退或废绝,阴道流污水或排污血,味腐臭,脉洪数或虚细而数。

②辨证:毒热伤其脏腑,扰冲任,适血妄行,蒸耗阴液,而胞膜黏附宫壁,毒热炽盛伤津则口赤舌燥,胞宫受侵、毒热郁腐,故阴道流污水或血水,脉洪数或虚细而数,为热聚或阴虚血热之证。

③治则及方药:以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为则。方用清温败毒汤加减,生石膏、生地、黄连、栀子、丹皮、黄芩、没药、益母草、当归、知母、黄柏、连翘、炒芥穗、艾叶、牛膝、甘草,水煎三次分二次灌服。

④方义:石膏、生地、丹皮、当归、甘草养阴清热,连翘、黄连、栀子、黄芩、知母、黄柏、芥穗清三焦毒热,没药、益母草 活血化瘀,艾叶、牛膝引而行达,加速胎衣排出。对阴道有腐臭味者可增用白藓皮(倍量)、艾叶、防风、荆芥水煎取汁,再以药汁比例加入千分之一的轻粉(酒溶)、1%的冰片(酒溶),灌入胞宫内,以除毒防腐。

5 实验结果

5.1 用药后胎衣排出时间

①奶牛:对照组共收治20例,其中不足8 h的1例,8~16 h排出胎衣的5例,20 h或进行手术剥离的14例。实验组共治45例,其中不足8 h的1例,8~16 h的36例,20 h者8例。实验组胎衣排出时间8~16 h的占80%,比对照组高55%,20 h的占18%,比对照组低52%。

②奶山羊:对照组共治疗40例,其中不足8 h的2例,8~16 h的20例,20 h及手术剥离的18例,实验组共治91例,其中不足8 h的6例,8~16 h的75例,20 h以上的10例。实验组胎衣排出时间8~16 h的占82%,比对照组高32%,20 h者占11%,比对照组低34%。

5.2 再孕率

①奶牛:对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奶牛,在正常干奶期发情后接受配种1~3个情期,以怀孕标准测定。其中淘汰及卖掉也计入空怀组。对照治疗20例,其中怀孕9例,淘卖11例,再孕率45%,试验组治疗45例,其中怀孕41例,淘卖4例,再孕率91%。试验组病例的再孕率比对06ba37c7d65ecf042236a16fcebab22cb1ecc3891bbf1080bd74c8b6c1664416照组高46%,淘卖率2%,比对照组下降53%。

②奶山羊:测定方法同奶牛。对照组40例,其中怀孕24例,淘卖7例,怀孕率60%。试验组91例,其中怀孕81例,淘卖4例,再孕率89%,比对照组高29%,淘卖率4%,比对照下降13%。

6 分析与讨论

1)根据实验对比可看出实验组的胎衣排出时间快,胎衣滞留时间显著缩短,并且预后效果也颇为明显。解除胎衣不下症的威胁,需以中医理论进一步研究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首选方药,加强本病的预防和发生。

2)从实验中看出淘汰及卖掉的病例,多是因此而屡配不孕,以致淘汰,所以有必要更深入研究,加强临床对奶畜胎衣不下的辨证施治,对改良、繁育和发挥生产效能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3)造成奶畜胎衣不下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母体营养不良,体瘦虚弱,元气不足,或者奶畜气虚血少,子宫无力收缩,形成胎衣粘连,不能顺利排出。平日加强对怀孕后期奶畜的饲养管理,及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运动和增加光照,提高奶畜的机体张力。

4)对奶畜胎衣不下严重的病例,采取中药与西药结合治疗措施,及时注射缩宫素等药物,子宫内灌注稀葡萄糖酸氯乙定溶液,促进奶畜子宫收缩,更好地提高中西药物的疗效,促使胎衣快速排出。奶畜胎衣排出后,为尽快地恢复奶畜体质,可以静脉输液5%葡萄糖酸钙500 mL和25%葡萄糖,防止奶畜发生瘫痪。

5)根据奶畜胎衣不下情况,结合手术剥离胎衣,子宫灌注高锰酸钾溶液,中药调治,也是一种有效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