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实践探索

2024-10-21刁国龙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4年9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初中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文章旨在探索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践途径,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为学生创造更加愉悦高效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6-0057-03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章节和知识点为单位进行教学,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理解,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面对这一挑战,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单元主题教学方式将教师和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从“教教材、学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学”.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需要构建一个具有驱动性的核心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核心任务过程中将学习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实现单元学习目标.

1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意义

1.1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能够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主题式教学不是将数学知识点简单地串联起来,而是在更深层次上构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而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体系.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零散的知识点,缺乏对数学知识整体结构的认识.而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中,通过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到一个大主题下,学生能够看到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看到这些数学概念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这有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骨架”,理解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同时,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点.当学生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更能深入体会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关键[1].

1.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强调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展开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兴趣爱好相结合的主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当数学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时,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如“购物中的数学”“运动会上的数学”等,使得数学学习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而是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当学生在探究这些主题时,就能够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常常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这些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及创造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1.3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问题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中,学生需要将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综合运用,解决与主题相关的复杂问题,这个过程加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围绕中心主题设计的项目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学会如何收集处理信息、如何与同伴沟通协作、如何利用信息工具进行表达,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也能极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还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探索以主题为中心的问题时,需进行自我驱动,主动寻找解决方案,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应用能力.

2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践途径

2.1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

在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恰当的教学主题不仅能够覆盖数学大单元的核心知识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使学习过程更加积极主动.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时,教师可以将“运动会成绩分析”作为教学主题,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又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具体到教学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运动会成绩分析”相关的活动与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统计和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近几年学校运动会的各项比赛成绩,然后指导学生使用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能够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主题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根据过去三年运动会100米赛跑的成绩数据,分析每年参赛选手的平均成绩变化情况.在解决这个题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利用图表展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计算及描述,如计算平均成绩、制作成绩分布图等,以此锻炼学生整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这个主题还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可以将数学与体育、科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运动会成绩分析”这一主题中,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对体育知识有所了解[2].

2.2开展综合性的项目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不仅关注学生通过既定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题技巧和能力.以几何知识为例,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设计理想的校内植物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项目,这个主题不但涉及几何图形的绘制测量,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美学设计以及预算管理等,是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首先对校园现有的空间进行实地考察和测量,这一步骤就需要学生运用到测量的基本技能和几何知识,如计算不同形状区域的面积和周长.接着,学生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利用几何知识设计植物园的布局,这需要同时考虑美观和实用性,还要考虑到植物对光照、水源的需求等生态条件,促使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此外,学生还要估算项目的成本,这就涉及了数学知识在经济中的应用,如计算预算和成本控制等.学生需要计算植物、土壤、装饰物等材料的费用以及可能的维护成本.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既能够理解数学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学习到基本的经济知识和管理技能.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还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设计,提高设计的精确度和效率,让学生体验到现代技术与数学结合的魅力.最后,学生可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展示,这不仅是对整个项目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对方案的讨论评议,学生可收获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反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方案,增强自信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2.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还能够扩展教学的空间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借助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虚拟的数据收集分析平台,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yIr8QOE4GioQhabJadCr9A==数据,如同学们的身高、体重、喜欢的运动等.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轻松输入、处理和分析数据,学习如何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根据不同的项目绘制条形图、饼图等,这种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其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可以使复杂的概率问题变得简单直观.通过模拟软件或在线工具,学生可以模拟掷骰子、抽签等随机实验,观察大量重复实验的结果分布,理解概率的实际含义.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软件,让学生模拟“抛硬币”实验,记录正面和反面出现的频率,并与理论概率进行比较.这种模拟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概率概念,理解大数定律和概率分布等重要概念.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分析报告或概率实验结果通过多媒体演示或视频等形式分享给同学和老师,以此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增加学习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2.4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中,思维导图是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性和系统性,是联结数学概念、公式和解题策略的有效工具.以“函数与方程”的主题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函数的基本概念出发,使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函数的定义、特点、分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图形中清晰地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及区别,从而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概念框架.接着,可用思维导图进一步探索展示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极值、对称性等.将这些性质与具体的函数联系起来,并通过图象直观表示,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记忆这些性质及这些性质是如何影响函数图象的.此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维导图也可以用来梳理解题过程.例如,在探讨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不同的解法,如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等,引申出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解题步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解法.思维导图还能作为复习和检测学习成果的工具.在单元学习的末尾,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顾这一单元学习开始时创建的思维导图,添加新学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自我反思并评估学习进展[4].

3结束语

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还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合理选择教学主题、开展综合性项目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和

思维导图等策略,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1] 劳越.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特点和策略[J].读写算,2024(1):76-78.

[2]魏小清.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探讨[J].理科爱好者,2023(6):79-81.

[3]王加亮.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天津教育,2023(36):46-48.

[4]宋平.“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J].学周刊,2024(2):79-81.

[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