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劳动意识 学会责任担当

2024-10-21钟凯李启

科教新报 2024年41期

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清溪小学作为教育部网络空间应用优秀学校,一直关注网络学习空间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及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学校依托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多方参与者提供了全新的互动与学习平台。为充实“澄悦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以校为本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志愿服务劳动等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锻炼,磨砺意志,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一、网络学习空间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1. 资源共享与互动增强

网络学习空间可以汇集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同时,它也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提供了“五位一体”的空间,打破了时空限制,实时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加强了多方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 个性化学习支持

网络学习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进度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使劳动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湖南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等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网络泛在学习。

3. 实践活动的拓展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学校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实践活动,如在线志愿服务、线下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构建“五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框架体系

1. 角色定位与职责分工

学校:负责整体规划和组织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明确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等,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监督课程实施情况,确保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设计与实施的主导者,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等活动,记录学生表现,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实践提供及时地指导。

学生: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主体参与者,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线上线下劳动实践活动,记录劳动过程和成果,与同伴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家长: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设计与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协助孩子完成家庭劳动任务,关注孩子在劳动中的成长与变化,与学校、教师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社区:为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场所、资源及志愿服务机会,与学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2. 以校为本分类构建课程目标体系

“生产劳动”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等技能,了解、体验新技术,增强劳动实践能力。课程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手工制作、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实施方式为:利用网络平台模拟生产场景,引导学生参与虚拟生产活动,组织线上线下的生产实践活动,如学校劳动教育基地、手工制作工坊等。

“生活劳动”课程,目标为通过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任务群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课程内容涵盖家庭日常生活自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实施方式为:通过在线视频教程、互动问答等形式传授生活劳动技能;鼓励学生在家中实践所学技能,并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劳动成果和经验。

“志愿服务劳动”课程,目标是通过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课程内容强调社会责任、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实施方式为:组织线上志愿服务活动,如网络公益宣传、在线辅导等,引导学生参与线下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清洁、敬老院服务等,通过网络平台记录志愿服务过程,分享志愿服务心得。

3. 因地制宜分段实施

在分类构建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的课程目标体系后,学校对高、中、低三个学段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低学段(1-2年级)孩子,“生产劳动”任务为:“植物种植体验”,认识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动物饲养体验”,认识并照顾小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习性。“生活劳动”任务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学习正确的洗手、刷牙等个人卫生习惯;“整理个人物品”,学习整理书包、书桌等个人物品,培养收纳习惯。“志愿服务劳动”任务为:“班级服务”,参与班级卫生打扫、物品摆放等简单劳动;“家庭服务”,帮助家长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摆放餐具、收拾玩具等。

中学段(3-4 年级)孩子,“生产劳动”任务为:“农业生产体验”,了解农业生产基本流程,参与简单的农业劳动;“手工艺制作”,学习简单的手工艺制作技能,如剪纸、编织等。“生活劳动”任务为:“家庭生活技能学习”,学习基本的烹饪、洗衣等生活技能;“环境保护实践”,参与校园或社区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志愿服务劳动”任务为:“社区服务”,参与社区的环境清洁、宣传等志愿活动;“校园服务”,参与校园的文化活动组织、设施维护等。

高学段(5-6年级)孩子,“生产劳动”任务为:“工业生产体验”,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参与简单的工业生产活动;“创业实践”,学习简单的创业知识,尝试进行小规模的创业实践。“生活劳动”任务为:“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习独立生活所需的各项技能,如购物、理财等;“家居美化”,学习简单的家居美化技巧,如布置房间、装饰家居等。“志愿服务劳动”任务为:“公益活动策划与执行”,参与或组织公益活动,如爱心义卖、募捐等;“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社会责任感。

4. 探索多元教学评价

为了检验网络空间应用下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情况,学校采用四种方式来进行总体评价,以促进课程实施的优化与发展。

观察评价法: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员通过观察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其技能掌握、态度和习惯形成。作品评价法:对学生制作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如手工艺品、烹饪作品等,考察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记录评价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成果,进行后期评价和反馈,全面了解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和发展。

问卷评价法: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态度、体验和收获,以便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

总之,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为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无限的可能性,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在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推动劳动教育的现代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